大家好,我叫Alex,大部分人应该都认识或者记得我。我们曾经是在上一个牛市相识的,对吧?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基本上可以证明牛市的开始。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以太坊。在我们开始之前,我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在做什么。其实我们的以太之旅三年前就开始了。当时我们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是以以太计价的基金,但很遗憾,我们早了三年,所以那个基金表现一般。另外一件事是我们希望呼唤新一代的操盘手。这件事我们三年前就开始了,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继续。不过现在牛市又来了,给了我一次新机会。我们还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不过不再成立新基金,而是想成为高收益的新操盘手,尤其是量化交易方面的操盘手。当然,主观交易也可以,但需要一定的编程能力,因为某些交易需要自动化执行。我们正在孵化这样的操盘手和有才华的分析师。今天的分享将由我们目前的分析师主讲,她将讲述以太坊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是否真的进入了一个宏伟的牛市。参与讨论的人数正好是49人,应该可以达到50人。所以我就不多说了,请分析师开始吧。
接下来,分析师开始发言。大家好,这真的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大家最近都在期待以太坊的创新高潮,当然今天稍有回调,但这不会影响我们的信心。刚刚Alex提到的一个点很重要,我们相信很多人,尤其是今天能来的,可能在上一个周期就已经入圈了。他们看着以太坊一步步走来,这一轮许多看好以太坊的人都是因为受到Solana的影响。以太坊的价格波动与三年前相比并没有明显上涨,但最近两周以太坊的价格表现不错,大家又开始重新讨论这一次是否真的不同。这当然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们分享的只是我们的个人看法,大家有问题可以在弹幕中留言,等我讲完后再进行讨论。首先,我个人觉得这一次的以太坊确实与以往不同。一个是它的结构性重新定价。在过去一年中,以太坊一直在2000美元左右浮动,我们一直在监测以太坊的链上结构。我们发现,其实在缓慢地进行资金的换装。所谓的换装就是关注长期持有者的入场成本,通常在1000到1500美元之间的大资金地址,他们的动作显示出了一些变化。在比特币的市场上,我们通过观察这个指标,可以比较精准地发现一些不同之处,而以太坊的形态则与比特币差异很大。比特币主要围绕着ETF构建,而以太坊的变化却表现出更多来自华人资本的参与。在之前的牛市里,他们在几百美元甚至不到1000美元时持有大量以太坊,但这一轮循环中的重创,导致很多以太坊基金无法给LP交代,因此不断出售资产。
以太坊在币股这一领域的机会常常被人诟病,尤其是关于基金会出售代币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基金会一旦进行以太坊的重大更新,就会开始抛售以太币,这样一来,以太坊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这让人不禁思考,如何才能使以太坊持续壮大。因此,Sharplink与以太坊基金会之间的关联,令我感到其具有一种特殊的背景。尽管在我看来,Joseph Rubin作为以太坊创始人的个人色彩较为明显,Vitalik Buterin(V神)似乎并没有以官方身份参与其中,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所关注的以太坊规范(spec),其中的文档显示,以太坊基金会以七折的价格向特定的融资公司(SPAC)出售代币,这体现出他们是在真正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而在Sharplink的情况下,我似乎没有看到类似的举动。Sharplink似乎更倾向于以以太坊基金会的名义行事,这也反映出V神对技术的重视度相对较高,而对整个筹码结构则显得兴趣不大,这也常常成为外界批评的焦点。此时,以太坊的特定资产证券(如SBAT)的推出被认为是一个开创性的尝试,但与此同时,也很难在这一领域形成别的有力竞争者。
随着Joseph Rubin的参与,汤丽也并未被排除在外。在这场资本的竞赛中,冲突似乎愈演愈烈。汤丽公开表示她的目标是获取以太坊5%的持仓,而Rubin则回应“放马过来”,这使两者的竞争更加白热化。现阶段,BNNR和CYBIT都在积极为自己进行宣传,展示出雄厚的资金实力,两者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较量,试图展现谁的资金更强大。SBI也令人瞩目,其融资计划高达60亿美金,随时可供实施,显示出极佳的流动性。而相比之下,Bitminer推出的期权则是为了提高股票流动性, ب但这里的流动性水平显然不如SBI。
最近的消息显示,木头姐作为Bitminer的强劲投资者,已经购入1.8亿美金的股票。在新兴市场中,每家公司都有其特色,Rubin的融资方式则显得果断而有效,试图通过行动证明自己。而汤丽在宣传和市场拓展方面表现得十分积极,利用自己在媒体上的影响力吸引关注。然而,在比特币市场的竞争中,汤丽显然面临较大挑战,因为Michael Saylor在比特币投资中的优势已经根深蒂固。无论如何,汤丽意识到以太坊的潜力并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毕竟在以太坊这个相对新兴的市场,竞争者的起跑线更为接近。
所以现在有意思的事情是,我认为Rubin代表的其实是原本就有很多以太坊的巨头,他们的出身主要是在币圈。而方力所代表的则是华尔街的一些知名投资者,比如Peter CEO和木头姐等人,我觉得他们都是引领科技潮流的投资者。因此,他们在资金和名望上是一个混合体。不管怎样,刚才Alex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以太坊,为什么不是其他的”,这是因为整体环境对以太坊有重新定价的结构性机会。Alex刚才提到的很多信息,其实是在为一些小伙伴们补充背景。可能有的小伙伴并没有认真去了解当前的币股,例如像SharpLink,它专门募资去购买以太坊,而以太坊也成为了SharpLink这只美股的底层资产之一。
这样的话,它会有更多底层资产。我们一般看美股的时候会计算NAV和MNAV,而这算下来它的NAV就变低了,这就意味着整个股票的估值可以再涨一点。此时,他们可以再募资购买更多的以太坊成为底层资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把这个叙事称为“treasury stock”,基本上类似于以太坊版本的MicroStrategy。由于以太坊基金会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币股,所以所有以以太坊为底层资产的币股就有了一个竞争的机会。如果这些币股相互之间竞争,其实直白来说就是凭借募资能力去募更多的钱,以此来购买以太坊,而购买以太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以太坊的价格会上涨。因此我们认为这次的情况真的不一样。
刚才Alex也给予了很全面的解释,实际上这些富有的“旧钱”募到了更多的钱,吸引了不少华尔街的大佬去投资他们。这实际上就是在间接支持以太坊的发展。包括提到的第二条,关于6月通过的Clarity法案,这个法案的重要性在于它明确了比特币、以太坊和ADA这三种数字货币当前没有合规风险。而包括瑞波币和Solana仍然存在潜在的清算风险,当然Solana也在推动获得更多的联邦背书。目前整体来说,已经获得背书的就这三条。而比特币,正如刚才提到的,你终究会在某一天完成购买,并且目前很难去打造比特币的“treasury stock”,因为MicroStrategy已经购买了很多,但以太坊现在大家都从零起跑线出发,可以不断地去购买,大家之间的竞争由此展开。
我其实觉得更确切地说,为什么我们如此充满信心。可以想象在中国的百团大战,就像互联网上的百团大战一样,现在在美国的以太坊生态中正发生着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个现象本身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