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对话梁宁:一切商业困境都是真假需求问题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品牌的核心理念在于其独特性和独立性,必须有明确的立场和个性,而不是为了迎合受众而不断调整形象。
  • 2. 真正的需求是商业活动的源泉,产品和企业需要诚实地面对用户的真实需求和自身状况,以促进价值共识和商业模式的形成。
  • 3. 在近年来涌现的消费降级现象中,市场的变化引发了对新需求的探索,消费者的需求从刚性转变为弹性。
  • 4. 情绪价值在品牌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品牌需要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而不仅仅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
  • 5. 成功的品牌不仅传递物质产品的价值,还应弘扬精神主张,建立与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品牌的长期影响力。

当你如此特立独行时,无论是运气还是时代的潮流,你所代表的那些理念恰好与这个时代的需求相吻合,碰撞出一种主流情绪,因此你便成为了这一主流情绪中最鲜明的代表。这也使得大家对于无形之物付出金钱产生了兴趣,那种在无形之间创造价值的能力,坦率地说,这就是品牌所传达的核心理念。这实际上涉及到品牌独立性的问题:你需要有明确的立场,你的标签、个性,以及你所代表的东西。品牌,正是生命的姿态,它并不是为了迎合受众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而是因为品牌自身确实是独特的,它自有其存在的意义。

欢迎走进幻坊的品牌消费观。大家好,欢迎回来!11月10日恰逢我们节目的周年庆,我邀请了好朋友梁宁在杭州举办了首场线下听友会,和他聊聊最近的新书《真需求》。特别感谢当天到场的听友们,尤其是那些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朋友们,你们的支持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充满了正能量。我和梁宁是多年的好友,我们经常进行关于价值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深入探讨。他对产品价值及商业世界的理解是非常独到的,因此在内容输出上也有很多引人深思的观点。

围绕价值共识和商业模式这三个维度,梁宁抽象出了一种通用的分析模型,旨在告诉大家,只有真正的需求才是一切商业活动的源泉与内核。无论是做产品还是经营企业,都需要诚实地面对用户的真实需求与自身的真实状况,这与我们品牌消费观节目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本期节目主要围绕书中关于价值的部分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大量案例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商业世界,激发更多的思考和启发。最后,还有一个福利环节,节目播出一周内,我会从评论中精选10条,赠送梁宁签名的新书《真需求》。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并转发我们的节目。

接下来,我想从这两年来一个广泛的问题入手。记得有一天黑雾空发时,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内容与书的名字《真需求》紧密相连。这段时间,消费降级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人都感觉市场萎缩,几乎没有东西能卖出去。尤其是从消费和品牌的角度,我们似乎遇到了许多负面情绪,像餐饮、服装、美妆等行业都陷入了低迷。然而,我印象中你那天的朋友圈中表达了些许不同的观点。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消费降级现象?真的是没有需求了吗?我认为实际上是时代的变化引发了多重转变。

首先,对于我们这些做产品和技术的人来说,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与时代建立联系。时代是如何划定的?这是由基础设施决定的。因此,在过去的一个时期,我们发现基础设施整体上为社会或行业提升了效率。这种效率打破了原有产业和社会的限制,创造出新的可能性,并由此带来了众多机会。过去20年,中国的成长性正是来源于两个巨大的创世纪工程:第一个是城镇化。在我们小时候,常有人说“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而到2022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已达到九亿。这意味着我们在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七亿人的城镇化,这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换句话说,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建设了整个欧洲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房屋等。第二个工程是互联网化,我们不仅在实体领域建构新生活,同时创造了一个互联网世界,有着庞大的网民基础。因此,过去20年,我们的确经历了一个“新手村”时代。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是新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大家都是在适应新的环境和构建各自的生活。所以,买东西的人都没有选择经验,卖东西的也是新手。就连制定规则的平台,包括淘宝、腾讯和字节跳动等,幕后的人也都是相对年轻的。因此,过去20年的红利就变成了新手之间的互骗,大家都在摸索中建立自己的商业行为。这个新手村时代的特征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成长的成本。回首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我深感在那个一切都匮乏的年代,尽管自己感到很厉害,但如今回望却发现当时的经历其实没有太大价值。

在1997年,中国联想首次荣登PC销售冠军,那一年联想卖出了80万台电脑。同时,长虹售出了800万台电视。在那个时候,许多人还没有自己的第一台电脑、第一部手机或第一台电视,很多女孩也没有自己的第一只口红或第一双高跟鞋。那个时代整个中国的消费需求可谓是匮乏的,正因如此,我们常说“需求就是缺乏”。所以那时的市场完全是一个由匮乏驱动的市场。然而,到了今天,以手机为例,曾经的功能机迅速被智能手机取代,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随之而来,而如今,许多人可能已经拥有了第二、第三甚至第十部手机。大家对于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许已不再需要新的产品。

如今,尽管我们会说生意难做,但换个角度理解,某些基础性的产品其实大家已经不再缺乏。在上一个时代,消费者处于一个“新手村”的红利期,彼此之间都缺乏,新的生存环境需要快速构建,这样的需求是刚性的。然而,现在则变成了弹性需求的时代。我们之前谈论过功能价值与情绪价值之间的差异。我在此回顾这一段,想强调的并不是过去20年的红利已经结束,而是理解之前的市场状况是如何形成的,以此来引导未来的变化。显然,之前的市场情况是极其特殊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通过压缩整个欧洲的群体需求和全球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创造了新的需求增长。

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迎接一个更为正常的新常态。当我们再次审视和挖掘需求时,显然与过去二三十年有着根本性区别。在过去,消费者并未真正挖掘自身的需求,很多时候市场反映的是供给短缺的短期现象。而如今,基础功能的价值已广泛被满足,接下来,我们才真正能够考验出潜在的新需求的出现和发展。而这正是我们回顾历史所应关注的关键所在。

比如,像“黑悟空”这样的产品,它的出现引发了极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到底传达了什么样的情绪价值?黑悟空的团队位于杭州,其中一位原腾讯的同事就曾告诉我,团队并不被看好。我曾询问一位业界前辈,是否认为黑悟空的团队很牛。对方当时的回答是“不牛逼”,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当时黑悟空的产品还未发布。对方给出的逻辑是,如果一款产品售价300元,销量能达到100,000,所带来的收益也仅是4,000万,而要达到1,000,000的销量则代表着4个亿的市场。对此,能够达成这样的销量概率并不高。

在这样的语境下,游戏行业的王者荣耀,凭借六年不懈的专注,成功获得可观的收入,业内对此深感不安。这一点反映出,过去大家更倾向于注重消费品,而忽略了创造出作品的重要性。黑悟空背后的团队采用了更为独特的创作态度,促使其最终走上了精品之路。与其说,黑悟空是一款游戏,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奢侈品,带有深厚的精神属性。即使面临着成瘾性的小游戏和无尽的时间消遣选择,人们却愿意选择黑悟空这样的产品,因为它传达了精神上的认同感,因此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

在这一年,无论是哪个场合,关于“情绪价值”的讨论频繁出现,甚至到了年底,这个词语已开始被过度使用。那么,情绪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应继续深入探讨及挖掘其中的本质。

在我的书中,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情绪价值”,这可以理解为情绪加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是情绪呢?情绪有一个理论叫做“情绪二因素论”,它由生理唤起和认知标记组成。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情绪,是因为我们的生理反应。例如,当你看到一位美丽的女性,瞬间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唤起;或者吃到糖果时,也会有生理上的欢愉;被人惊吓时,反应也是瞬间的生理反应。因此,情绪的存在一定是真实的生理反应。有些人认为生理性喜欢是一种情绪,这并不准确。

那么,为什么说情绪是由生理唤起和认知标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