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搞笑的经历。去年我发了一条动态,说今天收了几笔款,分享一下如何在不做任何事的情况下日入过万的内幕,吸引大家的注意。很多人觉得这内容极具吸引力,忍不住想要去转发。然而,我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没有明确的赛道选择,自己到底擅长什么,有时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大家好,我是巫苏,今天这一期节目是我作为嘉宾参与的,反馈非常好,所以希望提前退休的听友们也能听到。这一期的主题是很多人在催更的自媒体系列,由我的作家朋友林夕妍主持。不得不说,她非常擅长提问,听过节目的朋友都说很有启发。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听听夕妍挖掘到了哪些干货吧。
哈喽,大家好,我是夕妍。这期的嘉宾是巫苏,他是百万营收爆款课程的制作人,同时也是播客《提前退休》和《天生我才》的主播。大约在两年前,他从B站辞职后再也没有上过班。如果你也厌倦了眼前的工作,想寻找另一种可能性,他的故事肯定会给你很多灵感。我在十年前就知道巫苏的名字了,那时我记得他做PPT非常出色。那时候我刚刚出道,对于他我总有一种印象,他似乎一直保持着创业者的姿态。后来我才了解到他其实上班的经历,这让我颇感惊讶。由于年龄的关系,当时我还是一个大学生,比较闲,有很多时间在网上写作。
此外,我有一些年纪比我大一点的社畜朋友,在工作后会羡慕我有那么多时间创作。我想说,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呢?后来我意识到,上班后不是没有时间,而是缺乏了精力。记得你在大学的时候已经靠做PPT赚到了三十多万吧?准确来说,我是通过PPT开始的,一开始做模板,后来写一些教程投稿到一些大号上,获得稿费。随着写教程的增多,我还跟雀跃老师合作做了在线课程,这让我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前的收入虽然也不错,但都是小钱。
当我已经赚到第一桶金时,毕业后为何没有继续深耕这一领域,反而选择像大多数人一样进入职场呢?说实话,当时很多同学也问过我这个问题,调侃我:“我们的网红班长怎么还在找工作?”他们觉得我应该直接去当网红。我心里想,尽管我现在有些名气,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职场里历练一下,再沉淀沉淀。年轻人不要太飘,不要过早地消耗自己。我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上班。你提到上班后感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创作,是因为上班对你来说是一种消耗的状态吗?我觉得并不是,而是因为我责任感太强了。在工作期间,我基本上是全心投入的状态,回到家后也想着要如何把业务做好,而不是关注我自己的公众号和文章。
所以我当时就说,我的公众号干干净净,广告一个都不接。果不其然,当初的坚持逐渐难以维持。我意识到,做创作不能仅仅为爱发电,最开始时就要想好它的商业价值在哪。这个商业价值并不一定是通过接广告的形式来实现,接广告是现在大部分人理解的一种变现方式,比较容易理解。然而,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容易接广告的时代了。
在2024年,如果你的内容本身具有商业价值,比如能够帮助你的目标客户解决问题,那么很可能目标客户会为你的内容买单。从而不一定要找到广告商来实现变现。我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有一期播客我讲关于小红书的内容,发布后反响非常好。在这期播客的发布后,短短一周就有接近100个人购买了那个专栏。另外,还有一些用户听了我的播客后,表示希望能与我沟通他们业务上的问题。这让我感受到,对广告和内容的认知确实是逐渐加深的过程。
刚开始时,我可能抱有一些书生气,觉得我的公众号就该保持干净,但现在对广告的看法确实有了改观。我以前会认为广告是一次性的买卖,今天他们想投放,我写好稿子,事情就完成了。但是现如今,我意识到商业价值是在长期流动中的。实际上,这个广告客户可能早在很久以前就关注过我,现在找我投放是基于他长期观察和信任的积累。因此,接一个广告客户也可能是因为我长期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需要我们长期维持自己账号的价值和个人品牌的塑造,从而吸引到想要吸引的用户。
说起来可能会有点抽象,但确实有真实的案例。我们有一个广告客户就是从我们的听众中转化过来的,这太厉害了。后来我发现,不止一个听众想要投放广告,他们会找我聊一些播客变现的现状以及报价等问题。如今,很多客户也成为了朋友,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有时他们可能是我的听众,有时又是我的客户,而之后他们可能就成为我的甲方。因此,长期关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需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比如你自身的情况,变现的方式既有C端也有B端。如今很多人面临C端增长比较困难的情况,都会考虑服务一些B端客户。在服务这些客户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经验教训或者踩过的坑吗?我不能说我个人在服务B端客户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确实有一些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在一开始就要对齐双方的预期,明确希望这件事情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具体量化的预期越好。
如果双方没有明确的共识,比如说“咱们先坐着看吧”,后面一定会出现纷争和扯皮。如果关系好,或许还能善始善终;如果关系不好,这可能就造成合作破裂,实在可惜。毕竟,对B端客户而言,他们在这段关系中不仅投入了金钱,也付出了时间成本。所以,我觉得接B端客户并不是想接就能接的,大家不要因为看到像我这样有C端和B端的模式,就觉得这条路很好。其实其中的坑非常多。
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贸然进入一段B端的关系。第二个是尽可能明确双方的边界和预期,把一些难听的话说在前头,尤其在签合同的时候,可以明确项目的终止条件。如果需要提前终止,可能会有哪些情形,违约条款如何处理。尽量把这些不愉快的事先说清楚,虽然大家合作时都希望能够实现好的结果,但很可能最终却是以最坏的情况结束项目。因此,提前做好规划、规避风险,我认为是必要的。
这让我想到了婚姻,很多人在结婚之前会签一个财产协议,或设定各种约定,把最坏的情况先想好。这样,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可能会更好一些,更有底气,而不是稀里糊涂。第三点是,要动态关注对方的状态和整个项目的进展。虽然对方给了你一笔钱,但如果他对结果不满意,就会影响是否续约。因此,能否及时对其做出反应,关键时刻对结果的把控都相当重要。此外,这也涉及到自身精力的分配。我之前见过一些案例,接了不少B端客户,变现效果不错,但因为履约时响应不够及时,结果导致大规模的退款情况出现。
在与B端客户沟通时,我都会尽量替他们想好无风险的方案,将所有风险控制在我这边。这样至少在签约过程中,客户会感受到你在为他考虑,即使项目进展不顺利,我们双方也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结束这个项目,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明白,实际上双方都是以一种比较体面的方式将潜在的问题提前提出。这句话其实是对的,特别是当我们处于乙方时,更要替甲方考虑,帮助他们降低风险。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你从之前的公司离职后,大概多久获得了第一笔工资以外的收入呢?是第一个月吗?
是的,从第二个月开始,我的单干收入就和在职时差不多,甚至更高了。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我的离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临时决定的。我提前几个月就有了这个打算和规划。最初,我第一步是去面试,接受了一些offer,面试时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意识到其实阿里的给予的薪资并不高。但在面试过程中,我也逐渐厌倦了这个“游戏”。我的心态是,我没玩过这个游戏时很想挑战,可一旦挑战成功,就会觉得无趣。于是,面试对我来说逐渐变成了腻烦的事情。
我发现即使拿到一个不错的offer,实际上仍然是在重复我之前的经历。尤其是这些公司对我的要求是我擅长并能交出成果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奖励早已获得,再去争取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创造的价值都是别人的,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吸引力。毕竟我自己也攒了一些钱,心里想:不上班也不会饿死。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我就会考虑不去上班,转而为自己做点事情。
因此,我还开始整理之前的案例。我在B站做了许多项目,于是就写案例文章。在职时,我便开始收集一些信息,包括与合作方的聊天记录、整个项目的时间线和一些收入情况。虽然没有写得太具体,但至少有个大概。我还列出了时间线,觉得可以分享一些案例,让业内人士知道我所做的项目。之前在B站时我相对低调,不太敢以公司名义发声,但快离职时我想尝试一下。试探性地发了几篇文章,发现反响不错,合作方甚至帮我转发。
这样一来,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案例和一些谋生的技能,至少能用PPT制胜。此外,我还觉得自己手头有一些积蓄,没那么担心温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事情就朝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了。离职前,我也和一些关系较好的合作方预告了我可能要离开,他们会主动向我伸出橄榄枝,表示如果我将来单干,希望能够继续合作。这样的信号让我知道,赚钱并没有那么难。
此外,我在离职前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从C端找需求。因此,我一离职便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因为在离职前,我已经做好了多方面的准备,包括心态、经济、作品及产品的准备。所有这些准备让我离职的过程变得简单,几乎只是手续问题而已。甚至那时候,我的公司也已经准备好,离职一周就开公司了。
我发现你真的很聪明,你的确是排除了所有风险后才开始这一切,而不是因为不愉快或心情不好就选择离开。因为我毕竟已成熟了,不再是那种寻求刺激、冒风险的一代人。我是个非常厌恶风险的人,因此选择不上班反而让我觉得更稳定。这种“不上班更稳定”的想法来自于一个认识:上班时,每个月公司会在固定时间发工资,然而离职后的初期,虽然可能有客户,但他们是否会长期合作仍是个未知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感受到不稳定和无所适从,因此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态。
另外,很多行业都面临裁员和动荡,所以我认为自己选择单干反而较为稳定。我的稳定性并不是收入的绝对稳定,而是风险得到分散,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即使某个项目不那么顺利,其他的项目仍然有可能带来收益,不至于饿死。更重要的是,作为独立工作者,我对自己整体能力的信心也在逐步建立。
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我感受到自己实力的提升让我有了更坚定的底气。我会觉得,拥有如此多的技能,即使今天只是在给人做PPT,我也能挣到钱,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这来源于我对自己收入结构的自信。我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些能带来收益的地方,而如果我目前有时间和精力,我完全可以去挖掘新的机会。我对于现在的状态相对笃定,不会因为下个月收入不稳定而感到慌张。其实,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努力将自己的收入与劳动脱钩,力求实现税后收入。你一听就明白这个意思。并且我认为,这为我们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极好的模式,无论是写书收取版税,还是制作课程获得学费,这些其实都是被动收入,和我的劳动不是直接挂钩的。也就是说,你现在不一定能立刻收到钱,但将来却可能会有回报。随着这类项目和产品的增多,我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反而能有更多时间来创造。整体不再那么紧绷,这对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收入结构,你提到了一些重点,可否展开聊聊?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个呢?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好说,因为会有波动。单从B端和C端来看,目前的比例大约是五五开,这实际上是个相当健康的状态。我更追求的是B端的收入能够超过C端。为何对此有如此大的期待呢?因为B端的金额普遍较大,而且更容易实现复购。我始终认为,依靠C端的复购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依靠B端的复购,则能提供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回报。我觉得这不仅让人有一种服务模式不断进化的感觉,而且从长远来看,B端带来的稳定性是更好的。
不过,我听你说了很多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定价并不算高,基本在几百到几千之间。而市面上确实也有一些高定价的产品,比如某些课程一上来就能达到几万的价格。你是否考虑过推出类似的高价产品?实际上,我一年前就考虑过,但一度在纠结中。我希望如果我要收取更高的费用,就真能切实解决客户的问题,但我觉得自己目前的水平可能还没达到那个境界。真正到了那个水平是什么样呢?或许是我的影响力更强,能够卖出更多的产品,或者是我自己的交付能力提升,能够在批量交付情况下让客户觉得值得这个价位。我认为,卖出高价产品需要具备强大的交付能力,因为如果你卖出后受到客户的负面评价,那就糟糕了。我觉得这一点很难把握。
另外,我注意到今年以来,许多知识付费的老师确实面临了一些问题,比如学员的不满、交付质量差、退款不及时等。这其实早就存在了,并不仅限于今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看到你开始尝试播客这一形式。你是怎么想到做播客的呢?对于可能出现的负面评价,你会感到担忧吗?我做产品的基本坚定立场是,只要用户不满意,我就会努力服务到他们满意为止。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我把口碑视为比现金更重要的。正是在这个底线之下,你也能看出我并不容易“爆雷”。毕竟我在这个行业混了这么多年,也确实没有过类似的情况。
这其实跟你当初辞职的思路是一样的:稳扎稳打、逐步完善现有产品,然后再慢慢升级?对,确实是这样。这场游戏就像是一个个关卡,一步一个脚印地闯荡而不要急于跳关。你在这个过程中显得相当踏实,都是一点点地去完善自己的产品。那么,初始做播客的时候,我记得是吐槽之前的内容,那个可是黑历史,别提了!现在我已经收手,感谢币给我发的大会员,但确实是那段时间帮我冷启动,获得了一波流量。
我比较好奇的是,那时市场主流是小红书和抖音,还有视频号的流量扶持,你为何会选择做播客呢?当时播客相对小众,选择它的一方面是我自己也比较爱听播客,另一方面,我其实开始时也是先尝试了小红书。为什么现在我更多精力放在播客上呢?因为在我做小红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一直在重复以前的内容,或是不断地重复已经有的认知。比如,我在小红书上拥有一些关于职场的爆款系列,比如如何在公司里糊弄老板等这些话题,这些内容确实符合时代风潮,但自从我离职后,渐渐对职场话题没有了太多的表达欲和共情。并且这些都是以前的老内容,我就失去了创作新内容的兴奋感,也不想再重复自己。
不过,小红书的逻辑是,你需要不断重复自己,一旦拥有一个爆款,就要反复发。如果要提炼这个爆款的流量密码,尽可能地引流,这让我觉得很没有意思,因此逐渐减少了发布的频率。
我最近开始做播客,这个决定最初是因为朋友向我推荐。他认为我很适合参与播客制作,我问他:“是吗?那我来听听。”于是我开始收听播客,发现这个渠道相当有趣。以前我觉得听播客是浪费时间,但现在我发现,听播客的用户大多也是热爱这个媒体的朋友,大家都能理解我在说什么。播客提供了一种陪伴感,这在很多场景中都能感受到。此外,播客中的真情流露和真实对话,使其与一些短视频平台截然不同,因此我并没有考虑进入抖音等平台,原因在于我自己也不常使用这些平台。如果你想成为某个平台的创作者,首先得是其用户。
在做自媒体时,我并没有特别关注“搞钱”的赛道。当时我只是在想着要做出一些什么来。我觉得很多人在思考时可能与我有所不同,一个赛道活不活,做了就一定能成功吗?这点我不太会关注。当然,如果你本身有业务,自然对赛道会有更多的理解,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根本没有太多赛道供选择,你擅长什么,实际上你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而“搞钱”这个概念我现在看来有些离谱,为什么这会被称为赛道呢?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
我觉得这里面存在一个悖论:如果某个方法真的能带来收益,为什么要分享出去呢?分享后不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参与来分这一杯羹吗?所以,虽然有很多方式可以赚钱,但其中涉及信息差的方式,确实不利于分享。我从来不认为“提前退休”是一种搞钱的方式,可能这个词在内涵上给了大家误导。我们的节目并不总是围绕赚钱展开的,我们常常探讨一些思维、健康以及认知方面的话题,整体上是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至少对身心健康有益。因此,尽管“钱”是一个吸引关注的关键词,但我并不觉得每期节目都必须教人赚钱。即使我真的有这种能力,我也不会无偿分享。
在我们谈论的过程中,我还捕捉到两个关键点。首先,你需要分享自己最愿意表达的内容,也就是你本身喜爱和擅长的东西。其次,当你在某个平台取得一些成就后,应该推出相应的产品。虽然我并不会在做好后立即推出产品,但我会关注市场需求,而不是仅从我自己的利益出发。我通常会观察市场上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看这一需求是否在我能力范围内。这样的思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公司工作时,我一直关注用户需求,将其放在首位,自己的想法虽然重要,但我更倾向于找出二者的交集。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找到一个既有需求又能够做好并不难。现在很多人常常询问:“我很想做某件事,但不知道如何盈利。”我会建议他们从能盈利的事情入手,寻找自己想做的。与其等到事情做完才发现没有经济回报,不如一开始就围绕市场的需求来发掘自己的擅长之处。实际上,很多人可能对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不太清楚。
最近我看到一个小红书账号,大约有4000个粉丝,他销售茶叶,店里销量达到了4000多单,客单价超过200元,整体收入超过50万元。我觉得这个变现效果相当惊人。当然,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这里面的收入并不等于利润,具体的营收和利润情况亟待分析,以便更为准确地了解情况。每个成功变现的案例,背后一定有成本和利润的考量。许多人看别人的成功案例时,往往只关注收入的数字,而忽视了成本和利润。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养成成本思维和利润思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你一去看它的利润,能达到5%的利润,年入百万的生意,实际上可能就是亏损的底儿掉。这让我想到,如果对赚钱真的很感兴趣,就应该研究一些更本质、更底层的内容,比如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常见的商业模式有哪些,以及一个生意的基本成本项是什么。把这些搞明白之后,至少你不那么容易被人骗。虽然不一定能直接帮你赚到钱,但至少不容易被那些纯粹吹牛的人欺骗。
所以,现在每次看到朋友圈里各种年入百万、千万的海报,我都会想:他们有没有按时交税?说实话,我自己不太喜欢在网上晒收入,因为我更乐于依靠需求驱动。我的本意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赚取相应的报酬,而不是因为赚了很多钱就显得自己很厉害,大家就得跟着我学习。我觉得这种逻辑是很奇怪的,赚到很多钱并不意味着我能帮你赚到这么多。赚钱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除非我是在传销,那我赚的钱能带你一起赚,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业务模式里。但实际上,我帮助大家的方法是结合他们的优势、定位与需求。正因为如此,这里存在着天然的本质区别。
我特别理解大家会被那些数字冲击到,尤其是看到最近很多固定思维下的焦虑,也就自然对商业与流量的话题更敏感。因此,我给自己一个启发,也得努力让自己不能混得太差,以免用户担心我赚不到钱而选择退圈。其实,大家普遍焦虑的情绪让对搞钱、搞流量这些话题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比如说,去年我在小红书上发了一条动态,分享了一些“今天啥也没干却能日入过万”的内幕:第一,去年一年里收到的稿费;第二,攒了好几周的题线;第三,上个月的项目尾款。所以,那种晒“今天日入过万”的感觉,其实很多时候是之前辛苦工作的结果,我也是想表达对收入的态度。
我同样不喜欢晒收入,感觉自己如果靠有噱头的内容吸引来的人,很可能会碰到一些焦虑且急功近利、想快速见成果的人。这种人我确实有些害怕,因为我发现很多人都在寻找捷径,却往往最终发现,所谓的捷径不过是骗子在给他们铺设的假象而已。那些骗子甚至早已透彻了解你,明白你的需求。至于我,我就是一个比较懒惰但又不断学习的人,我的“偷懒”更多的是通过“先苦后甜”的方式。如果真的是“啥也不干就有好事上门”,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可疑。
我今天听到一个比较意外的事情,就是谈到播客定位的话题。很多人做自媒体的第一步就卡在了定位上。其实,刚开始我的内容并不是事先规划好的,而是通过实践逐渐形成的,就像是种下了很多种子,慢慢成长出自己的定位。我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垂直,时而做这个,时而做那个,但这也很真实、很鲜活。我觉得人是不垂直的,只有账号才可能垂直。因此我喜欢做博客,因为博客无需那么垂直。
至于为什么我更愿意做博客而不是像抖音这样算法强的平台,主要是因为我并不是一个那么垂直与具体的人,我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内容。我认为博客可以让我接触到一个更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固定格式的内容提供者。然而,我还是建议大家在规划自己的账号定位时,特别是播客的定位时,应该找到一些差异化的点。这样的定位无论是基于专业领域,还是基于个人特质,都是帮助别人认识你的方式。
我们做播客或自媒体,如同在街上各自开小摊。因此,如何让别人看到你非常重要,可能需要用更大的叫卖声,或者更显眼的标识。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十几个标签,可以在不同场合灵活使用,方便他人在特定情境下快速认识我。同时,我也希望营造一种氛围,让别人了解我之后能发现,这个人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我会感到很开心,特别是听到别人说“哇,原来你还会这个啊”,我特意营造出这样的效果,觉得这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挺好的。其实我发现你在网上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你显得比较孤立,只是不太出门是吧?我自己也没有社交障碍,但确实感觉人格会有两面,线上和线下的表现有所不同。在网络上,我的打字速度比较快,阅读消息的效率也高,所以能比较轻松地在各种场合中活跃。表达的门槛也相对较低,我觉得这蛮有趣的,随便发发,如果不满意大不了待会儿再删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首先我出门见人的机会就比较少;其次,我意识到我的线下社交效率并不高。比如,你今天线下见到一个人,可能在一起待了好几个小时,但如果交流质量不高,这段时间就会显得很浪费。我们INTJ特别怕浪费时间,因此我会倾向于在线上一对多社交,或者分享我的一些想法,见面的时候更愿意追求高质量、深入的交流。
说到这,看起来我在社交时的投入产出比很重要,虽然这样说有点功利,但我确实会衡量我做事情的动力。并不是说一定要谈成什么干货,如果是朋友我也不太在乎那么多。不过,我会珍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你想啊,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所以我们最应该保护的就是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再说在上海这个地方,个人成本可是非常高的,这让我想起在学校时的情况。2017年我测过MBTI,当时是艺人,我想那是因为学校小,线上和线下没有太大差别,同学和朋友随处可见,因此状态比较接近。但是在上海,只要不出门,就见不到朋友。
你明白吧,今天我在路上来回得花两个多小时,如果不是夕颜主动约我们,可能我们也见不到那么多次。我今天算了一下,夕颜可能是我今年在上海见到的,除了家人以外,见得最多的人。你也知道,我一年见一个人三次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对了,现在线上你更活跃了,每天可能发好几条信息,播客也曾频繁更新,最近似乎有点放缓。这是因为我意识到需要在生活上花更多时间。如果保持每周更新播客的状态,那其实就相当于半全职了。毕竟,制作播客需要不少时间,录制本身就得花半天,加上准备,不免让人感到疲惫。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做有点辛苦,所以我会倾向于重准备,努力花更多时间在每期播客上。
另外,我发现即使保持频繁更新,节目增长并不会加快。目前我们全网大概有20万订阅,关注的质量更为重要,关键在于能否制作出有传播效果的节目,而不仅仅是追求更新频率。尤其现在播客内容越来越多,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所以愿意放缓更新节奏。起步阶段确实需要试错,如果不保持更新频率,你可能上榜的机会会大大减少,用户也不会有固定的收听期待。随着更多播客的出现,我觉得保持节目质量才是正途。
而且每次出现在听众面前,应该是一次惊喜,而不是稀松平常的出现。最近小红书上也出现了一些差评,某些播客前期内容非常好,但到了后期质量却有所下降,这其实也许不是创作者的能力下降,而是用户增加后,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反馈。这让我想到,无论成就如何,创作者都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因为当你火了,就一定会受到批评。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内容保持信心。我的优势是有些迷之自信,始终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是好的。如果有人不喜欢,那是他们的眼光有问题。你出道早,是否经历过一些负面反馈?其实我被骂得并不多,因为我一开始做的是干货类内容,而主战场在公众号,用户喜欢你才会关注,所以我的公众号一直比较和谐。第一次感受到流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在知乎,因为我把公众号的文章分享到那里,一些反馈就不太友好。
我写的内容你都能理解,那我就想说,哇,那你真棒啊!然而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会进行抨击,最终也只能说我写的他们都会。这种干货类的教程创作者其实本身就比较少,面对这样的负面评价我也相对少一些。而且,我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人,我所写的内容尽量保持克制,不碰触特别敏感的或者有争议的话题,这种内容本身相对安全。因此,我自然也不容易被批评。
在源头上就已经开始控制风险,是的。虽然我也有“玻璃心”,但在创作过程中我知道如何避免被骂。我甚至总结了一个方法论,专门指导在创作时该如何规避负面评价。例如,场域的问题,有些话在私域谈论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如果截屏后放到互联网上,可能会引发很大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我们见得很多,因此我和朋友交流时也会提醒他们,有些话千万不能往外发。确实如此,所以基于这个背景,我认为社群的碰撞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火。
因为现在在公开场合表达越来越困难,但大家仍然有需求去听取一些真话,了解同频的交流。如果没有播客,我可能就会更少进行公开创作了。播客算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平台,能够比较敞开地表达真实的想法。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播客内容转为文字,我也开始担心,其管控会变得更加严格。这里说的管控,主要是指政策性和平台性的底线问题,而我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被骂的问题。当一个平台越做越大的时候,评判的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这样一来,我的创作会开始自我阉割,觉得反正别人也不会喜欢听的内容,我就不说了。
播客的出现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好机会,倘若我只发公众号,流量也不过如此。然而,播客还有一定的增长,毕竟它的门槛相对较高,不像短视频那样容易引发喷子。短视频只需快速消费就能立刻开喷,而播客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听,这反而为我提供了一种保护的方式。因此,我觉得这不仅是自我表达的途径,也是一种很好的创作方式。虽然我也担心语音转文字的技术会变得非常到位,或者我们作品越火,最终我会选择自我审查,甚至选择闭嘴。我认为在这些内容还没有成为大V的时候,珍惜这样的机会尤为重要。
想到过去我在B站工作,心中忍不住问,那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在B站发展。毕竟我对B站的推荐机制、流量密码等都有深刻理解。在B站的期间我发过视频,效果还不错,第一条视频就有几千播放,但我之所以没有继续做B站,是因为我知道B站上的内容竞争非常激烈,质量和包装都要求极高。如果想在B站崭露头角,必须做出爆款,但我内心明白自己目前的水平尚不足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竞争,因此我早早放弃了成为B站UP主的想法。经过观察和扶持一些UP主后,我对什么内容能火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我很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以及什么样的项目是我感兴趣的。尽管一些可能非常赚钱的项目并非我的兴趣所在,我也会选择不去碰这些领域。我会通过排除法决定哪些项目是不值得我投入的,即使它们看上去很赚钱。对于我来说,这些无论在B站的工作经验还是其他工作经历,都是我创业路上非常有价值的部分。因此,未来我会坚定地在一人公司的道路上前行,尽管这不表明我一定要独立,毕竟我现在有助理,未来也可能雇佣全职员工。虽然不一定非要一个人,但确实是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去运作,围绕着我这个人来展开,这应该是蛮明确的。实际上,现在这一点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个体户的形式工作。
是的,而且我觉得大家个体户的方向也不太一样。有的人其实是做生意,有的人是开店,有的人是做自媒体,还有的人可能只是做一些咨询。其实大家的方向还是蛮不一样的,大家也不要觉得好像做个体户就只有一种卖货的方式。只是我自己比较擅长这个,并不是说这就是最好的方式。甚至我经常劝退别人,不要尝试卖货——你卖不了,你没有流量。你觉得自己内容好,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了。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擅长销售的人吗?在卖货的过程中,我只能说我比大部分人擅长,但绝对不到那种擅长的程度。对于我自己的能力模型来说,这不是我的强项。那你现在每天是把大量时间花在内容创作上吗?关于工作日与周末你有区别吗?有的,周末我会更加专注。工作日的沟通实在是太多了,因为其他人也在上班,所以我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沟通上。
坦白说,现在我没有明确划分内容、运营、销售这些边界。因为确实只有自己和助理在工作,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在做,并且自己要能闭环。我不擅长的部分可以交出去,比如我现在招了助理,就会把很多运营的工作交给他。有时候我跟他说,像这个事情,你盯着就行,我就不管了。
你还是蛮放权的。确实如此,以前我一点都不敢放,现在慢慢地放松。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与自我人性作斗争的过程。能够放心地把事情交给别人,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我来说很艰难,但我在努力。你以前是亲力亲为的那种吗?是的,之前确实挺辛苦的。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兜底的人,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你不太信任合作的人,需要不断地关注他们的进展呢?我觉得我不太信任除我以外的任何人,并不是说不信任,而是我更相信自己,愿意自己承担风险。
这应该与我的星座有关,狮子座的人掌控欲比较强,希望事情在自己掌控之中。如果事情在别人手中,那就没有那么被我掌控。那怎样才能有更强的掌控感呢?要么这个事都是我自己做,要么对方能和我及时同步进度。我是一个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愿意去兜底,我需要知道我的截止日期是什么。实际上,你现在的授权过程对你来说挑战很大,对吧?是的,但整体来说,这家公司还是我在兜底,这样我觉得有底线在。
我觉得兜底思维很重要,尤其是当你从一个打工人变成创业者之后。我觉得这个切换对我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我之前在公司就是一个很喜欢兜底的人,操心很多事情。而且你看我,很多事都是我自己处理的。因此,我比较能驾驭,毕竟从业务上来看,我并没有完全不懂的领域,不过在财务法务这些方面,确实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学习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
我们今天已经聊了很多,从你的职场经历到你如何赚钱,以及你现在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媒体,这些都蛮有参考价值的。真的?我只保留个人意见,有一个算是粉丝的人,他觉得很崇拜我,曾参加过一个学习型的项目。当时他们的项目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要去拆解一个IP,他就拆解了我,从我2015年开始写公众号,到现在做的一些项目,把我的业务拆得清清楚楚,做了什么项目,赚了多少钱。
他拆得非常好,我看到时都竖起大拇指,觉得他的逻辑很清晰。但提交后,他们那个学习项目的导师说,“巫苏,我认识你,学不了,还是放弃吧。”后来听到的转述让我很纳闷,可能是因为我目前的状态有很多偶然性,或者我并不是一个常规的人。虽然我很愿意分享我的SOP,不过你会发现我表达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市面上流行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擅长,我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虽然我很喜欢研究可复制的方法论,但我必须坦诚地告诉大家,听完我的分享不要觉得一定能够借鉴。我无法打包票大家都能适用,虽然为了捧我可能会认为有启发,但大家要理性克制,做好判断。这样其实是你风险意识的具象化体现。
说实话,每个人的路,包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IP,其实都很难复制。可能有时代的风口,也有运气的因素,或者人家背后有我们看不到的资源。就像小红书的爆款,我以前也常常做账号,发现别人发的同样内容为什么那么火。我真的去问过他们,他们当时很简单地告诉我,原因是我们砸钱了买了流量。
当时我真的愣住了,没想到原来可以用这种思维做账号。所以,有时候我们拆解一些博主,一些IP,能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方法论,或者说他们的一些特质,我觉得能激发我们就已经很好了。
能有一两个对你来说有用的见解就非常好了,这样就没有浪费你的时间。然而,真的不能直接抄作业。你可以参考大量别人的模式,但这条路最终还是得自己走。抄作业本质上也是一种偷懒以及寻找捷径的行为。如果你了解这些小小的捷径,最终可能会为自己的偷懒付出代价。听起来有些严肃,但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好的,那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如果大家觉得有启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再见!I can do anything. I can do anything today. I can go anywhere. I can be anyone. I can be anyone today. 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