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纵横四海,我是谐影Melody。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读书啦!本期节目要介绍的是好用的笔记系统,包括学习笔记、知识矩阵、工作笔记、读书笔记等。这一期的内容其实是刻意练习的一个衍生话题。为什么说笔记系统是刻意练习的衍生呢?因为我认为,刻意练习是所有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础,是学习的一个原规律。即便我们不学习新的东西,只想提升效率,这也离不开技能的熟练。而技能的熟练又必须通过刻意练习来快速实现。因此,在整个学习领域中,我们无法避开刻意练习这个规律。
那么,笔记的作用是什么呢?前面提到的学习笔记、知识矩阵、读书笔记等等,都是用来学习的。任何自我提升、开拓眼界和增广见闻,都是学习的一部分。这也包括工作能力的提升,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学习,通过学习新的方式、培养新的习惯和领域知识来提升效率。因此,既然刻意练习是学习的原规律,笔记系统必然也要符合这一原规律。笔记实际上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实践版。如果有朋友还没听过上一期的刻意练习,可以建议先去听一下,再来听本期内容。如果你不想听上一期,直接想了解笔记记录的使用方法,也可以直接听这一期,基本上内容都能理解。
本期内容会提到两本与笔记相关的书籍,它们在笔记领域应该是最知名的两本书。这两本书的原著在美亚上的评价人数都超过3000人,评分也在4.5以上。在节目中我也提到过,这样的数量和评分在美国亚马逊上已经相当优秀。而且,这两本书在美亚的信息管理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第一名是一部从数据角度讲述故事的书,与笔记系统无关。因此,这两本书实际上已经是关于笔记的书籍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
其中一本是《卡片笔记写作法》,作者是申克·阿伦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其英文原名是《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actic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笔记、写作、学习和思考,并不单单如销售书《中文医民》那样只针对写作。另一本书是《Building a Second Brain》,即《打造第二大脑》,作者是Diego Forte。不过,这本书在大陆地区我没有找到译本,找到的译本是台湾地区商周出版的,书名与大陆翻译一致,主要讲述第二大脑的概念。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都能购买到这本书。看完这两本书后,我认为它们的体系都非常出色,结构完整,听起来也能迅速投入使用,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尤其是在热情过后要维持日常使用,这两套体系的门槛都颇高,难以迅速融入生活。
首先,这两本书基本没有讨论可能遇到的细小瓶颈,它们只是把体系搭建起来。其次,每本书都有一些门槛较高的地方。例如,《卡片笔记写作法》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因为它较为抽象,要真正搭建这个体系,对使用者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而《第二脑》恰恰相反,虽然它把每一个步骤都列得详细,降低了“照猫画虎”的门槛,但之后却增加了个性化灵活使用的难度,需要使用者根据自己的体系进行改造,这反而增加了负担。这可以比喻为《卡片笔记法》就像是讲述装修配色理论,让你懂得理论和审美,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知如何搭配颜色,离实操还有距离。而《第二脑》的实操部分则非常具体,像小红书上那些提供现成配色的图片,尽管你可以直接使用,但往往不适合你的实际需求。想要在这些图片上做些调整却又不知如何下手,因为这些图片已经调好,缺乏灵活性。
以上说的两类门槛在小红书上也同样可见,设计师们提供了完整易懂的理论,但我们实践中却常常无能为力。有些直接给予配色图片的案例也是如此,尽管我们看了这么多小红书,但却未能真正学会,因为实践的门槛仍然太高。为什么我们总是能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却依然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呢?这就是因为实践的门槛太高。实际上,我们之前提到过,与体系相关的任何困难都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个特点是阻碍体系发挥效用的,是许许多小瓶颈。就像在某一集所提到的清单工具,虽然明面上简单,然而实际使用时我们发现,执行细节是浩瀚如烟的。
在实操过程中,真正能遇到的瓶颈是否能够被预测?这些小的瓶颈具体是什么?这两本书在这方面的讨论相对较少。第二个特点是,体系需要与个人交融,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必须融入到个人身上,成为习惯。有些体系需要人去救助它,才能实现交融。例如,我们之前节目中提到的集装箱系统和汽车生产线系统等。这些都需要大家学习如何使用,如何与整体配合。当所有的东西都装配完毕,大家都学会后,所有人都融入了这个体系,这样体系也逐渐融入了我们。这时,我们变成了集装箱的组装工人、汽车生产线的装配工人,他们的工作习惯中已融入了这个体系。
然而,有些体系正好相反,它们需要适应我们的使用习惯。也就是说,体系来适应我们。我们的生活方式、时间安排、作息习惯以及经历的管理等等,都是一个包含无数小细节的庞大体系。而笔记则是这个大体系里的一个子体系。它需要融入你的大体系,与其他体系无缝对接,才能发挥作用。但这两本书在个人交融方面并未深入讨论。因此,虽然这两本书的内容和理念都很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只是在理解理论的层面,无法真正做到灵活应用。
在这期节目中,除了这两本书之外,我们还会讨论另一种更为重要的体系,即我多年来总结的XY体系。我认为XY体系比前两个体系更实用。首先,它建立在刻意练习的理念上,并融入了刻意练习的基本要素。正如之前提到的,刻意练习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规律。如果笔记系统与这个规律不相符,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由于我的职业性质,我会接触到大量学员的学习笔记。我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效的笔记系统,从而突破瓶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样的笔记与刻意练习相结合,才能帮助有效学习。
刚开始时,大家在笔记方面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发现很多学员很好地理解了这一科学的练习笔记系统。然而,更大的问题出现在后期。笔记需要不断生长和迭代,随着复习阶段的深入,个性化的问题逐渐显现。笔记应像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围绕个人的进度和问题成长。这个概念与“随翘”一致,即根据个人的使用,生长出一套独一无二的笔记系统。因此,在后期的复习阶段,许多人遇到了各类笔记问题,而我的XY笔记系统正是基于多年实践中观察到的问题而构建的,因此实用性较强。
此外,我非常喜欢做读书笔记,充满好奇心的我对不同主题的知识保有浓厚的兴趣。我相信所有的知识最终都会联系在一起,形成全面的理解。因此,我的笔记也支持大融通的理念,多点开花。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汇聚到一个笔记中,如果没有这种融通,我的成长速度不会如此之快,产量也不会如此丰厚。总结而言,XY笔记系统结合了两个基本要素:刻意练习和知识融通,这两个关键指标使得XY笔记系统非常好用。
另一个额外优势是,作为我的系统,它消除了文化差异。在使用案例以及笔记习惯和理解上,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使用习惯。为了这期节目,我征求了听友们在使用笔记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感谢大家的热情反馈,我认真阅读了上百条意见,发现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我们的系统解决。接下来,我们会像上一期节目一样,在节目的最后统一回答听友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体系和框架,导致笔记混乱;第二,笔记数量增加,但除了文字外技能并未等比例增长,说明笔记没有真正帮助学习;第三,完成笔记后不再查看,这对笔记来说是巨大的浪费。希望通过本期节目能够解决这三类问题。
由于本期将涵盖三个系统,最后我还会分享一些实操案例以及回答大家的问题,本期节目可能会较长。然而,将这三个系统放在一起,效用将与上一期四本书的整合类似,这样的方式更具意义。
这样的话大家不但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三个体系,而且每个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局限。针对这几点,我会做出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好用的笔记系统。如果我说某个体系不好用,实际上是指它的局限性所在。通过对这三个体系的分析,大家会意识到,原来一个好的笔记系统应该具备这些要素。我一直相信,只有明白了原理,才能真正做到个性化。个性化这件事情,一定要理解背后的道理。这就好比拿着一张图纸,一旦你明白了原理,未必能做到设计师那样,但至少可以做一些小的修改,使其更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不必在每次需要改动的时候都依赖设计师。我们希望达到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那么,为了彻底理解笔记系统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进入刚才提到的三个笔记系统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关于笔记的三大误解。关于笔记的第一个误解是,笔记是用来储存信息的。我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记忆是不可靠的,还是需要用笔将信息写下来。潜意识中,我们也讲过,人的记忆确实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只会记住框架,细节则记不住。所谓的记忆细节,实际上是潜意识从一个人类通用的大数据库中搜索匹配后替我们填上的。在意识层面,我们往往认为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记住的,毫无疑问地把这些信息视为己有。然而,这种描述,比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笔记和记录是一种类似摄影师所做的工作,是信息与事实的存储。这实际上对于记忆来说是个很大的误解。这种误解多年来给我们的学习设置了障碍,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勤勤恳恳记了很多笔记,为什么学习的提高却不明显?比如,看人家的学霸,他们的笔记也不见得比我多,甚至上课不记笔记,却能学得比我好,这里实则存在巨大的误解。
这个误解的关键在于记忆。记忆对学习非常重要,它并不只是单一的存储功能,而有两个功能:存储和获取。用手机拍照的过程就很好理解。拍完照片的第一步当然是将其存入手机,但存入手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一张照片拍下后我们绝对不再查看,那么保存这张照片的意义何在呢?存下来的目的是希望未来仍能看到它,重温当时的回忆。因此,保存照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调取出来查看。如果有一天我们想要寻找某张照片,大家一般会如何做呢?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照片数量不多,我们会想起大概的日期和事件,然后去那个日期附近翻找。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时能找到,但也可能非常繁琐,并且未必能找到所需。在没有整理相册的条件下,即使我们记得拍照片的时机,也可能会因数量庞大而难以检索。
有时,如果我有整理相册的习惯,比如想找新疆旅游的照片,我会去这个相册里找,这样找到的概率确实会比在一堆照片中翻找要高一些。目前很多手机还具备智能筛选的功能。例如,我用的手机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寻找特定照片,“请帮我找出所有猫的照片”或“请调出上个星期在某某公园拍的照片”,它都会自动将这些照片汇总。可以看到,找到照片的方法与我们的记忆非常相似。无论是整理成相册,还是使用关键词搜索,或者根据记忆中的时间进行查找,所有这些都与记忆的获取功能有关。假设我现在没有以上任何方法,也想不起照片的拍摄日期,对它的记忆只停留在遥远的过去,而我也没有整理过相册,那在大量照片中找到这张照片的过程就会极为漫长,甚至最终可能找不到。这种情况下,似乎就好像这张照片不存在,但实际上我心里很清楚它仍然存在于我的相册中,只是我无能为力找不到而已。
记忆的原理与刚才照片的例子非常相似。我们总认为自己记不住信息,是因为没有存进去,但实际上更多是因为存进去后找不到。例如,我们常常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细节、信息,甚至是我们认为根本不会记得的东西。这说明人脑的储存能力极其强大。有人甚至提出一种说法,所有信息一旦进入长期记忆,就会永久保存。换句话说,我们具备过目不忘的能力。影响记忆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储存能力,而是获取能力。仅仅是储存,还远远不够。关于记忆存在的另一个阶段,当记忆从短期转入长期时,通过睡眠以慢波的形式将信息逐步传送到大脑的不同区域。
如果说这些记忆已经深藏于我们大脑,但如果你存储好了却没有获取它们的方法,那么这些信息就如同大脑中的孤岛。换句话说,你没有任何可以通往这座孤岛的渠道来获取信息,例如索引、关键词或日期等。可以把索引比作为孤岛建造桥梁的过程。我们常常用的设置生日作为密码,就是一座通往孤岛的桥。桥越多,获取信息就越容易。刚才提到的密码,恰恰是获取力比储存力更重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曾在美国有一些账户,它们的密码是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字符的随机组合,因每天都在使用,所以我记得很清楚。虽然一开始我为了记住这串混合密码,使用了一些记忆技巧,比如数字或字母的谐音。但是当我多次使用后,最终我对这串数字的记忆已经不再依赖那些谐音。
然而,从美国回来并经过多年不使用这些账户后,再让我回想起这些密码时,我连帮助我记忆的那个谐音都忘记了。同样,一些网站在要求填写密码提示问题时,如“你最爱的车型是什么”或“你的房子是什么”等。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这些提示自己一定会记住,然而过了很多年后,当你回去看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完全不记得当初的答案。这些信息依然存在于大脑的某个地方,因为你曾拥有过这些信息,但你却无法获取。
如果用生日作为索引,那么这个密码你几乎不会忘记,尽管这方法并不安全。不同的密码虽然都是数字和字母,但即使是生日,密码也不应该仅仅是生日数字,而应该混合一些你容易记住的字母组合。理论上来说,如果使用频率更高,存储在大脑深处的东西应该更牢固。但我们依然会轻易地记住生日,因为生日就像是一个中央枢纽。那些通往孤岛的桥梁非常庞大且重要。任何小路可能会被遗忘,但这个中央枢纽不会被遗弃,因为人们会终生记住。
所以,只要你连接上生日这座桥梁,基本上它所连接的信息,你就不容易忘记。可以说,这是获取桥梁的重要性。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在获取力和存储力这两个功能中,获取力无疑要更加强大和重要。记忆丢失并不是记忆消失了,而是获取的桥梁断了。深入的记忆并不意味着重复很多次,而是因为有很多桥梁,或者说这些桥梁像生日一样,是一个中央枢纽,让获取变得非常容易。
大多数人在记笔记时,只注重存储,把信息记录下来。即使之后会重新看笔记和不断重温,但加深的仍然是存储。我们只是不断地使用这些信息,并没有增加获取的桥梁。比如,大家往往没有主动给不同的内容添加标签、索引或关键词,以便未来更容易获取。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看笔记而不去测试自己的记忆,这实际上是在储存信息。因为很多人认为笔记是用来补充记忆的,所以就觉得只要记下来了以后就不需要记住,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人们的存储空间实际上是相当充足的。经过培训后,有人能够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一万个数字,甚至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其海马体比普通人大一倍,能够记住整个伦敦复杂的街道路线以及所有交通变化的时间。因此,关于存储的问题并不大,笔记也并非是弥补存储不足的工具。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阻碍我们进步的瓶颈,长期得不到突破,往往是因为这个瓶颈本身太反直觉,很难被察觉。例如在“刻意练习”的讨论中,我们提到放慢练习的重要性。只有放慢速度,才能进行真正的刻意练习。然而,在最终演奏时,我们并不能如此缓慢。你弹奏一首曲子,不能让人听不出原曲是怎样的。因此,大家往往会有一种感觉:最后要弹到那样的水平,现阶段练习又不匹配,这就是反直觉的地方。
笔记也是如此。笔记其实是用来培养和建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它是建立桥梁的工具。这意味着,初始笔记中的很多内容是需要改变的,甚至要消失,变成你思维中的砖块,最终进入大脑。这并不是一堆无序的笔记,而是你需要在这些笔记中不断构建起联系。这个地方也是反直觉的,因为大家总认为笔记就是把记不住的东西记录下来。因此,许多情况下,只要我们修正了对笔记的认知,这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说到这个,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我们说笔记和刻意练习是一回事,或者说笔记是在刻意练习中的一部分。所有刻意练习的要素都需要满足,才能形成一个好的笔记,进而使笔记真正变得有用。关于刻意练习,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版本:刻意练习1.0和刻意练习2.0,前者包含三个要素,后者同样包含三个要素。刻意练习1.0的第一要素是组块。在组块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步是要有整体观,第二步是将内容拆解成组块,第三步是放慢速度进行练习,最后是整合。
笔记同样需要有组块,它的第一要素也应是组块,而不是无序地从头到尾涂鸦。缺乏组块,笔记的效用就会大大减弱。我们在分析心理表征时,还介绍了隐性知识。简单来说,就是组块之间的各种联系。除了组块外,笔记还必须具备串联,即不同组块之间用什么样的逻辑串联在一起。根据你记笔记时的现成逻辑,这套逻辑可能是你自己的,或是老师的,亦或是书本作者的,甚至可能是你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串联方式。
如果你的笔记中缺乏有效的串联,信息之间就会显得孤立,就如同孤岛无桥一般。串联是信息的索引系统,串联方式越多,信息就越容易互相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构建组块是笔记的关键。我们的笔记需要不断形成自己的组块,而这些组块需要呈现出层次结构,像套娃一样,包含小内容和更大的内容,形成层层叠叠的关系。所有的组块之间都应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一定的顺序将它们串联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刻意练习1.0的第二要素是重复,重点在于重复的不是练习本身,而是刻意练习。如果你无法达到刻意练习的标准,即没有形成有效的组块和串联,那么这样的练习不如不做。笔记的重复也一样,若缺乏系统性内容的组织,笔记便毫无意义。实际上,笔记需要不断回顾,因为组块和串联不可能在首次记录时就完全成立。每一次复习笔记的过程,都是重新进行组块和串联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分清轻重缓急,去伪存真。大多数人对这一点并未意识到,很多人在完成笔记后,便认为任务已完成,不再回顾。而即使回顾的人,往往因内容陈旧而缺乏新鲜感,觉得乏味,难以再看第三遍、第四遍。
缺乏新鲜感可能导致他们以为自己已掌握了所有内容,因而不再关注。因此,真正深入拿起笔记回顾的人是很少的,更少有人会在每一次复习时更新自己的笔记。上述两点恰恰是重复的关键所在,笔记的作用不仅仅是写下信息,而是要通过不断重复,深化记忆,每次重读的过程都必须是刻意练习的过程,强调组块和串联。这意味着你的笔记内容在不断变化。刻意练习1.0的第三要素是专注,专注的感觉实际上和笔记建立关系一模一样。许多人在阅读笔记时会感到无聊、枯燥,容易走神,难以集中精力。原因在于在复习过程中,没有积极地重新进行组块和串联。
总结来看,笔记的目的在于不断地重复组块和串联,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学习时,你必须专注于此,因为如果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就无法反复地重新组织和串联知识。练习2.0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新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学习必须是目的导向的,许多学习问题或执行计划的失败,往往由于目标设置不合理而引起,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学习问题都是因为目标不当。第二个特点是情境学习,强调你在哪里使用知识,就在哪里学习。你希望掌握什么,学习时就得努力去实现。第三个特点是来自导师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你自己也必须有意识地主动反馈,持续地保持觉知和改变,始终专注于所学习的内容。
结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笔记是为了使用,而非单纯的记录。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未来使用这些信息。掌握知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知识的内化,建立心理表征,也就是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笔记。至于笔记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消失”,并不是说每个字都要消失,而是要将信息浓缩到关键框架和细节,使得大脑能够有效吸收。大脑可以记住框架,但记不住细节,比如帽子的颜色等。不过,知识体系已经在你脑海中内化,即使细节模糊,也不妨碍你对整体知识的理解。
要让你的笔记最终“消失”并完全融入大脑,整个过程需要非常多次的重复。在每一次重复中,试图让笔记变得更薄,这是一种主动和有意识的思考过程。每次做笔记都是全新的旅程,各种组织和串联的方法也会带来新鲜感和智力挑战,从而避免了枯燥。值得一提的是,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之间呈现出反比关系;当存储变得简单时,获取却会变得困难。也就是说,若你轻松地把所有信息都记下来,未来在使用时反而变得更少,消化的程度也会降低。
相反,更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使储存过程变得困难,例如在听课时主动记笔记,这样可以迫使你迅速把握重点并提升听课时的注意力。如果你初次听课时没抓住重点,不妨多听几遍,每听一次都可以完善自己的笔记。记笔记时,最好不要照搬作者的原话,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会增加难度,同时也会迫使你的思维保持活跃。初次听时可能不易做到,但没关系,可以通过反复听,不断增加难度。我们并不是绝对不使用语音转换软件或现成笔记,而是在使用后也要意识到增加存储的难度。
最终,笔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储存,而是为了提升内心的思考能力。它并不是外接硬盘,不是增加储存空间的工具,而是旨在让你在笔记中进行本应在大脑中思考的内容。这种提升内存的方式实际上是让大脑更有效地处理信息,就好比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来妥善存放物品,而不是简单地把物品存于他处。在这一过程中,要仔细考虑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实现思维的内化与深度理解。
笔记就是一个额外的整理空间,其重点在于不断地整理、浓缩、串联。这就是刻意练习的过程。你在这个过程中做得越难,越不顺畅,就越接近刻意练习,而你从笔记中获得的收获也会越多。关于笔记的第二个常见误解是笔记的细致全面越好。我们之前提到的第一个误解是笔记是用来储存的,但实际上,笔记是为了未来使用,它的终极目的是要消失。如果你频繁地重复内容并不断让它消失,那么最初的笔记细致全面自然没有问题。然而,如果笔记永远保持冗长且不变,每次复习时反复阅读这些内容,你的负担就会变得非常大,效率就会下降。
这个问题在我的学员中非常普遍。我常常看到在复习中期的同学,他们的笔记依然像一开始那样详细。在记笔记的时候,这种感觉或许很美好,仿佛将思考的全过程一步步写下来,可以引导大脑进行清晰的逻辑思考,迅速找到问题的所在,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思考和笔记并不是完全一回事。如果笔记是为了不断重复和让内容消失,那么在思考后,你需要删除笔记中已掌握的部分,并不断进行浓缩。能删掉一个字就删掉一个字,如果解题有五步,你前三步都做对了并且非常自信,这时就应该把这三步折叠或删掉,以避免下一次复习时再看到已经掌握的内容,从而浪费时间。
第一次记的笔记是最没有价值的,因为那个时候你对新的知识理解得最少。笔记在那时往往是散装的,没有阻碍、串联、浓缩和过滤。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若没有进入真正的重复,笔记所包含的内容显得非常浅薄、啰嗦或者不必要。此外,重要的内容往往需要你进行增补,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去。因此,第一遍的笔记实际上价值有限。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蒸留、过滤和酿造,对相同的内容进行多次不同方式的表述,这才是真正的知识重塑。知识只有在经过个人化的加工后才能成为自己的。如果你每次只是记录别人的话,那只是在复制,知识也就变得很难转化为自己的。
所以,笔记绝对不是一次性的,它在整个过程中会不断修改,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体系。很多人从第一天开始记笔记,就不太敢去修改。实际上,当我们谈论修改笔记时,如果你使用的是纸质笔记,并不是说每次都要从头开始做,这样其实很耗时。第一遍笔记的时候,应该给后面的修改留有空间。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活页笔记,或者在初始时少用高亮和多彩的标记,仅保留必要的部分。后续的笔记可以根据需要逐渐增加注释和标记,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结构性。纸质笔记不易修改,要留出足够的边缘空白,以便后续补充新的内容,这样才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灵活性。
关于学习的误解,包括对天赋的误解、投入时间就是进步的误解、以及方法不舒服就不对的误解,都与笔记和学习密切相关。天赋并不是决定学习能力的唯一因素,错误的笔记方法也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投入时间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笔记也必须融入有效的学习策略。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学习不舒服、很累就是不对,其实不然。学习的真正效果来自于克服困难、持续思考。笔记也是如此,如果记录顺畅且没有思考,那这种接受的信息只是在复制,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因此,真实的笔记过程应该是艰难且充满挑战的,正是这种努力才促进了你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此外,在听取朋友们的反馈时,很多人提到的笔记问题实际上都反映出缺乏系统性,尤其是新手。第一次记笔记时,自然无法做到完美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因此,笔记的体系并不是单纯记录下来的知识,而是关于如何有效记录、组织和掌握的策略。例如,使用不同的步骤记录、反复浓缩内容和灵活选择工具等,这些才是真正的笔记体系。知识体系与笔记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需要区分清楚。通过借鉴别人的笔记,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但最终的笔记必须具有个人的特色与理解。每个人的心理表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一位学习者的笔记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始终要将借鉴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与应用。简而言之,笔记就是刻意练习的过程,它是建立心理表征的重要方式。心理表征是隐性知识的集合,包括图像、链接和规律等,而这些元素的有效串联则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笔记的作用在于帮助你建立组块和串联,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心理表征,也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一旦你成功地建立了这种心理表征并将其串联起来,你就可以顺着这个串联的路径,以极快的速度在不同的组块之间游走。当你到达一个特定的组块时,可以像使用思维导图那样,缩放展开其内容。如果这个组块下面还有更小的内容,你可以继续深入,看到更细致的层次。同时,你也可以随时自由地缩小视野,回到更高的层次。这种灵活的运动过程,正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导图的缩放过程。聚光灯光照在哪里,那里就被放大,不照的地方则缩小。这一切都使得我们能更灵活地理解和构建心理表征。
因此,笔记是为了建立这样一个系统,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呼自己的笔记为XY笔记的原因。可以将X视为组块,Y视为串联。XY这两个元素代表了笔记的核心要素。只要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就可以形成一份好的笔记。我们可以把一本好书看作是一个优秀的笔记。什么是好书的标准呢?首先,它的架构要非常清晰,整体观要出色。一般来说,翻开目录就能大致了解书籍的主题,目录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组块,并且体现了内容的串联顺序。
接下来,我们来看书中王冠的串联关系。当一本书的章节和节之间有明确的联系时,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整个内容。如果在后续章节提到前一章的内容,那么这些链接就构成了知识间的联系。一本好的书,读完后让人觉得流畅且逻辑清晰,这也正是组块与串联的结合。同时,章节的结构是总分的,章节末尾可能还会有小总结,这种组织方式非常清楚。
如果我们用一本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笔记,就会发现它们的清晰度大幅提升。笔记应该设置章节并力求表达清晰,让外行人也能理解。此外,笔记的原创性同样重要。撰写笔记时,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尽量简洁,确保内容能被外人明白。通过章节来实现组块,通过目录来实现串联,如果能做到这些,笔记就不容易出错。
有网友提到,笔记和大脑之间不匹配,是因为思维是非线性的,而笔记大多是线性的。确实,大脑的思维是网络化的,有一些工具,比如思维导图和Notion,都能很好地满足这种联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工具很有用,但我认为笔记的最终形式仍应保持线性,就如同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本书。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记忆有限,当某些内容进入意识层面时,工作记忆的“聚光灯”只能照亮有限的部分,越集中于某个内容,越能获得清晰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牺牲部分内容的可见性是必要的。
所有的书籍都是一种更高级的笔记,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像刚才那样,用书籍的标准来要求这些笔记。我个人认为笔记的最终呈现是线性的,而我们的思维则是联网的。我单独提出这一观点,是为了强调在构建知识矩阵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联网固然重要,但由于我们受到注意力单线程的限制,真正能够利用起来的联网其实并不是全方位显现于我们面前,而是通过一种串联的方式,像顺藤摸瓜般获取信息。这意味着我们的注意力永远只能集中在一个组块上。我们在建立联网时还必须考虑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因为获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联网越多,能够撬动的知识就越丰富,但选择过多却相当于没有选择。结果,我们很快就会被各种联系淹没,难以通过简单线性的路径找到我们想要的知识点。
举个例子,如果我问你《刻意练习1.0》和《刻意练习2.0》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你可能会一时感到困惑。即使你知道它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一时却难以说清楚。通过线性关系,我们可以顺藤摸瓜,回顾从《刻意练习1.0》开始提到的内容,如激情、人才的聚集、伯乐的角色、因材施教的五种方法,接着引入Steve的案例,讨论他如何记住82个数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心理表征这一概念,这在之前的《天才公式》中并不存在。实际上,《刻意练习2.0》是建立在心理表征的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刻意练习1.0》和《刻意练习2.0》的区别在于,心理表征的引入为学习提供了支持。为了建立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学习者必须在特定情境中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要有目的性,若没有一个清晰、具体且可拆解的目标,就无法进行科学的练习。理解了心理表征后,我们才能把握《刻意练习2.0》的特点。实际上,2.0与1.0之间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多了心理表征这一概念。这正是我们通过先前的串联获取的知识,而非通过简单展示各种关系而得出的。所以,我认为大家不必过于纠结于复杂的概念,如联网、线性或适配等,最重要的是关注笔记是否能够适配于练习,是否能够融合练习,并且是否在帮助心理表征的建立。
如果笔记只是知识的简单合集,即知识传递而非有效练习,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有的知识必须在脑中运作,尽管你可能拥有大量的信息存储空间,但你的内存带宽仍然有限。好的笔记应该提高大脑的带宽,让大脑能在此带宽内处理更多信息。因此,概括而言,好的笔记一定要服务于知识的组块与串联关系。在理解了笔记的基本要素后,我们可以来看之前提到的两种著名笔记系统:一是卡片笔记法,该方法源自鲁曼的卡片盒系统;二是第二大脑系统。
首先来看鲁曼的卡片盒系统。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起初是法学院的学生,但他毕业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当律师,于是转向公务员的职位。作为公务员,他能够享受朝九晚五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之外花了大量时间进行阅读,尤其是对于社会学和人类学感兴趣的主题。起初,他为自己的阅读做了很多笔记,但很快就意识到这些笔记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只是在一个地方堆积文字,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价值。于是,他开始改造自己的笔记系统,意识到笔记必须与上下文相关联,即产生对作者本人具有意义的上下文。
你看,对我们产生意义的情境跟原著的情境是不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在我记录卡片的时候,我就不会去记录什么庞氏骗局啊、郁金香狂热啊、荷兰啊,那些大骗局。 我记录的就是刚才我所说的,对我更产生个人意义的这些骗局。这个就是藏笔记在自己的环境情境中产生上下文的意义。也就是说,每一个笔记必须在使用的情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很符合可以练习说的情境学习。
那么,卢曼就需要把每一个笔记放到整个使用的体系中去。简单说,笔记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他首先会把摘录记录下来,比如说原文出自哪里、内容是什么,然后他经常翻看这些笔记,并在上面添加自己的感想和理解。下一步就很重要了,因为我将开始为这些笔记——也就是卡片——找位置。那么,每一个卡片怎么找到它在整个卡片盒中的位置呢?
好,卢曼每天新增一条笔记时,他就会检查卡片盒中是否有与之相关的其他笔记。如果相关笔记的编号是22,那么我这条新笔记就会编号为23。如果已经存在23,我就将它编成22A。以此类推,如果已经有了22A,那就可以变成22B。因此,通过添加这些笔记之间的链接,鲁曼始终能够把这张卡片在这个卡片盒中找到非常精确的位置。例如,刚才提到的片数五部曲,如果这是一张新的知识卡片,我该把它放在哪里呢?假设我要将这张卡片放到卡片盒中,那么我就会查看是否有与它相关的内容。
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两个关联,一个是有毒关系中为什么识别不出来。这可能是我在读梅奇登效应的那本书时感受到的,因为书中反复强调了有那么多的人深陷梅奇登的困境无法自拔。这张卡片可以关联到有毒关系这个大的类目里,或与上一张相关的卡片相连接。同时,它可能产生第二个关联。这时怎么办呢?你可以在笔记上再增加一条。刚才提到的22变成了22A,现在如果你想将其与33的笔记关联,可以再增加一个编号,比如33A或34。这说明这个笔记与两个主题都有联系,因此它在卡片盒中的位置就显得非常清晰。
这其实基本上就是鲁曼卡片盒原理的核心:给自己的卡片写上字。它有几个特点,首先你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感想;其次,你必须在卡片盒中找到这个卡片的位置和关联。有一天,鲁曼使用这种卡片盒方法,将一些自己的卡片整理成手稿,交给了一位德国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这位社会学家读了这位学术外行人的作品后,迅速与鲁曼联系,并建议他到新成立的一所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但当时的鲁曼,连社会学的本科学位都没有,大家还记得吗?他本科学的是法律,还是一名公务员,并且没有在这个领域写过任何论文。
但凭借着卡片盒的帮助,鲁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不久之后的1968年,鲁曼被选为这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并终身担任这一职位。当他被问到每位教授都会问的问题:“你的研究课题是什么?”时,鲁曼的回答堪称经典。他说:“我的研究课题是社会理论,持续时间是30年,成本为0。”在社会学中,社会理论可以说是所有课题之母。果然,在29年半之后,他完成了《社会的社会》这本分为两卷的巨著,最后一章震动学术界。
这部著作的每个章节都是独立出版的,每本书讨论了一种社会制度,主题涵盖了法律、政治、经济、传播、艺术、教育、认知论甚至还有爱情。在30年里,他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尤其是在许多领域成为经典之作。甚至在他去世之后,办公室里留下的几乎完成的手稿被整理出来后,又有六七本关于宗教、教育或政治等不同主题的书籍以他的名字出版。
鲁曼一直强调,能够在这些年写出这么多高质量且高产的书籍的秘诀,就是他的卡片盒。换句话说,他把写作变成了一个卡片系统的建立。对于他来说,写书变成了对卡片盒的日常维护,他所做的事情几乎时刻都在进行。鲁曼说过:“我只做容易的事,只有在我马上知道如何写作时才会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就会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继续做别的事。”
总而言之,鲁曼的卡片盒方法就是不断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这张卡片,并为其找到位置。那么,为什么卡片盒对鲁曼来说如此好用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第一个角度是刻意练习。鲁曼的卡片盒完全符合这一特征。你看到的,用自己的语言写卡片确保理解到位,而且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基础单元。第二个角度是系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讲述了很多有关系统的内容,尤其是在清单革命中提到过清单本身的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许多细节问题。这是因为一旦你开始使用清单,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无数的小问题。
在这个时候,作者才意识到这个清单是团队共同使用的,现场用的。护士提醒道:“你不要勾啊。”那我该写在哪呢?清单上并没有说明,我怎么知道呢?这就是时间中的一个小问题。再比如说,你到过敏室时,护士会询问:“那我该说病人有过敏症吗?还是要具体问他的过敏源呢?”接着,我们去推广静脉治管的清单,结果发现很多手术室根本没有消毒台,很多手术室也买不到全身覆盖的手术单。其实,在高管下基层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小麻烦。这些小问题加起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体系的意义。工具好不好用,不一定是工具本身的问题,而是这个工具所处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像水鞘的整个回路还没有构建完成,无法拼接自动化。
成功人士的研究不断表明,成功并非来源于强大的意志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源于优良的工作环境,事先避免了阻力。高效率的人实际上并不与阻力斗争,而是像柔道冠军一样巧妙转移阻力。他们避开阻力,不仅依靠正确的认知和心态,更在于依赖一套正确的工作流程。所谓正确的流程,无法简单抄袭,它的阻力最小化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一点一滴积累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不是一次性建立的,而是需要逐步培育。
当所有阻力最小化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简单的点都拼接在一起,所有的瓶颈被消除,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体系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课外练习中,我们讨论过学习是阶梯性的,必然有平台期,这就是因为我们体系中的某些小环节没有找到并拼接起来。在精力管理中,我们提到精力是四个相互影响的账户,这是一个系统。光看一两个账户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建立四个账户之间的平衡与联系,才能取得效果。为什么你会始终想健身,却很久没能做出改变?这正是因为你的作息、日常精力管理并未调整,阻碍你实践的细节瓶颈并未一一消除。
通过掌握体系的概念,我们会明白许多事情。掌握了道理、学到的知识无法加以使用,其实就是体系的问题。卢曼的每一个卡片都很有用,他的卡片积累效率极高,因为他已建立起一个卡片盒的心理表征。就像记忆大师能记住所有扑克牌一样,他能够逐渐地将新知识融入体系,找到准确的定位和关联,能熟练使用他的卡片盒。并且,卢曼的卡片盒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体系,所有的细节一点一点儿地填补,每天积累一些,他就出版一本书。
用卡片这种方式写作,实在是很适合写作。因为写作本身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确立主题后,还要经过大量的阅读、信息收集、头脑风暴、验证事实、纠正想法、创建合理的逻辑架构,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你很难预测时间,比如处理的材料与原本想象的可能完全不同,调研中可能产生很多新想法,而这些又要求我们去进行新的调研和阅读。读得越多,有时反而写起来越难,因为很多思路已经被人表达过,或是你会发现自己的各种想法未能串联起来。总而言之,写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开始时你可能想写一页,但在后续过程中会发现需要整理、思考、组织的内容实在太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员低估了文书写作所需时间。在大家的想象中,写500字的文书不过两页,甚至写五六版也不会花太多时间。他们想不到的是,每一句话背后牵扯出的庞大工作量,包括素材调研、头脑风暴、讨论、浓缩等等,串联的难度更是尚未提及。
我们用“组块”和“串联”的概念来理解,如果组块是现成的,那写作就只是把这些组块串联起来,这样岂不是轻松多了?例如,讲述具体事件时,学员们通常感到轻松,都能把事件讲出来。比如我为何当初选择这个行业,因为我喜欢A或B,而这两个正好结合成了这个行业。又如,从一家跳到另一家,是因为当时有个机会,而我在这家公司经历了这样的事情,那家公司又是怎样的。可是,为什么在进入这个领域时想从事这项工作呢?因为那里的某些方面吸引了我。如果将这些表达成一个个小组块,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事不难。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需要精雕细琢,给它以良好的文学表达。这就是对写作的一个大误解。真正的写作是随着组块的增加,整体的组织和串联难度会指数性增加。就像刚才提到的这三件事,要把它们写成一篇关于自己职业思考与规划的文章,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你不能直接把这些内容拼接在一起,因为它们之间除了时间顺序外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这样显得很生硬。你需要将它们串在同一根藤上,但这根藤现在还没有长出来。你要选择什么样的藤来培育呢?也许是你小时候的某个梦想;那么你后面的三件事情都必须在这个梦想的藤上生长。你需要解释这一路上所有偏离梦想的地方。
我们可以以个人成长为藤。也就是说,我小时候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引出了B,B又引出了C,C又引出了D。这样,你就要实现另一个很困难的目标,即每一个事件所带来的成长都要有所不同,并且要层层递进。它不能只是简单的1加1加1加1等于4,而是要一层一层往上生长。因此大家明白了吧?在单个事件中很合理的逻辑,放到整个体系中就会出现很多小的拼接不上的问题。你需要将所有素材打散,重新组合,并在这个过程中串联形成藤。
在藤上,你不能只有这三个瓜,这样会显得非常突兀和荒凉。你必须先把这三个瓜串联在一起,完成后还要在这根藤上长出叶子、花,并且甚至需要细致到每一根藤茎上都要写出它的小毛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有机故事。这能够完成一篇文章,即便只是四五百字的写作。最后,你还要在文章中进行表达,这就是写作的本质。
写作不仅仅是把现成的素材堆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块状和串联来理解。这要求我们进行重新构建和拼接。在这个过程中,任务是相当庞大的。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大家可以大致理解它并不是很好写,而最大的障碍在于多线程作业。也就是说,我想一次性达到所有目标,但越是这样想,越难以实现。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单线程作业,将每一遍作业都单独分开,每次聚焦在一件事情上。
例如,你可以不必过于操心句子是否完美,其他人会帮助你处理;你也不需要费心去找资料和素材,其他人会处理;你只需专注于将所有的组块转化为连续的文字。需要明确的是,其他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间处理。因此,每次只做一个任务,想象成有其他人在协助,这样任务就会变得轻松。正因如此,我们帮助学员进行写作时往往采用多轮的方法,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通常没有人可以一次性将所有内容都写得很好。
这样反而更高效。例如,第一次我们要确定文章要传达什么样的想法;第二次则要将它发展成一个框架,把想法变成故事的框架。这确实已经很困难了。接下来,第三遍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框架上补充叙述,包括情节和细节。没有细节的叙事是没有故事的,所以这一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在藤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描绘相应的细节。在第四遍中,我们要对这些叙事进行重点取舍,因为在第三遍时,我们的思维是逐一放大的,而在第四遍则反向进行缩减和剪裁。
接下来,第五遍我们将进行升华,根据相应的叙事在重点地方加入一些总结、点睛之笔,进行升华;最后,在第六遍时,我们才会进行精简和提升表达。前面的工作是围绕内容的修整,现在内容已经非常好了,但语言表达还需要一层层提升,以确保语言精炼且符合个人风格。
以上每一轮的工作其实都可以是多个版本的修改。因此,对叙述的削减不是一遍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版本。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一轮都专注于单一任务,因此推进的速度会加快。比如,我们可以在一个月内进行20个版本,每一个版本的进步最终会使得最终版本和第一版本之间存在天壤之别的差距。但如果你试图在一个版本中完成所有任务,可能在一个月内连多少进展都无法取得。
除了这些任务,写作还要求作者在批评家和创作者的身份之间自由切换,但这两种角色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每写一句话都要自我批评,那么流畅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然而,如果完全沉浸于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
从来不跳出来,从客观的旁观者和读者的角度去体会我写了些什么,那我就永远无法体会这些文字本身表达了什么。就像我们常常跟学员说的,想写的东西仍然在脑海中,未必清楚自己写出的是哪些部分,哪些部分仍在脑中。因此,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身份的切换:一会儿切换为作者,下一轮切换为批评家,接着再切换回作者。通过这种来回切换,对于卡片盒来说,其实卡片的切换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每张卡片的内容相对较少。当我们在进行卡片写作时,第一遍写作通常非常顺畅,能够写出自己想要的内容。刚写完后,我们应该立刻以批评家的角度进行审视,客观地检查这张卡片是否囊括了我想表达的所有内容。
对于一张卡片来说,这样的事情其实相对容易解决。经过多次审视和修改后,每张卡片都经历了深化的过程,成为了浓缩的内容。这样以来,许多卡片的积累也为未来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的过程,但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需要大家牢记,那就是思考。我们所拆解的并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每一轮任务的处理,包括作者本人、批评家,从构思到框架,再到叙述和删减,都是在思考。因此,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地将任务拆解并完成。
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对的,但还有一部分是在思考。例如,费曼曾说,在没有对一个概念进行深入学习之前,他自己都不能确定是否真正掌握了它。若无法清晰表达这个概念,就说明他还没有理解透彻。因此,用自己的语言写卡片的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思考和学习,而不仅仅是记录。当卡片数量增多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新的链接,促使大脑迸发出新的创意。实际上,卡片的本质就是激发创意的工具,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思考、链接和知识的重塑,而非简单的知识复用。
许多作家使用的方法和鲁曼类似,他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写作时一定会从前一天知道的内容接着写下去。这种习惯不仅保留了写作的势头与惯性,也提高了第二天的写作效率。汪曾祺在他的写作书中提到,写作对他来说,往往是在脑中有了几乎完整的文章后,才会付诸笔墨,这与鲁曼的观点也非常相似。此外,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阅读、研究、思考和修正。尽管前述的作家们都在脑中有了明确想法后才动笔,但落笔的过程还是需要经历多轮的修改。
有人曾问海明威,他会修改多少次初稿,海明威的回答是:“这要看情况。我为《永别了武器》的结尾重写了39次才满意。”这充分说明了不断打破、重组和串联的过程。卡片盒理论不仅适用于写作,还适用于其他领域。查理·芒格曾说,那些拥有大量思考工具并且知道如何应用的人,是拥有普世智慧的人。这是一个将宇宙规律与万事万物逐渐链接在一起的过程,正是我之前提到的知识大融通的过程。
在这里,我需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房子VS森林”的理论。很多人在建立知识体系时,采用的是“房子”的思路,即先设计出一个大房子的蓝图,然后逐步建造起来。虽然我们在科学练习中也使用过这样的例子,例如讲到一位学生如何撕下乐谱,逐段练习,最后再整合。这个过程听起来就像是从图纸拆解后,一层层盖房子,先盖墙,再盖屋顶,逐步完成。这个案例与刻意练习的理念非常吻合。
背景问题,很多时候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这种情况下,你作为指导者,需要引导学员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面对这些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传递不仅是为了技能的提升,更是为了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识。比如说,一些学员可能在尝试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反应时遭遇困难,而这个时候,高度的自我觉察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长久而深入的自我探索。通过故事讲述和写作的训练,我们能够帮助学员积极地思考自己的经历,重新构建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在这个探寻过程中,学员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寻找灵感,激活内心的潜能,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总的来说,读书的目的和形式其实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独特的,不能一概而论。倘若我们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书籍,这将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滋养着心灵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在这个森林般的知识体系中,书籍如同一棵棵树木,彼此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大树。在探索的旅程中,目标并不总是清晰的,但重要的是保持那份好奇心和持续学习的热情。
在困扰你的那些问题上,其实说明你某一部分的自我认知发展得不够完善。此时,你就无法真正发挥出自己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们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为了理解我的学员以及人与人之间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我开始阅读了许多与原生家庭相关的书籍,探讨群体模式下每个人所展现的极端行为。这使我深入研究了差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此外,作为医务人员的子女,我也阅读了很多医学书籍。
每个人在情感上都可能遭遇困惑,因此我还看了不少关于亲密关系的书籍。我对精彩的故事充满了热情,遍读故事书。我的好奇心也促使我去了解大自然,阅读了很多关于植物、矿石、液体、宇宙起源和星球的资料。尽管听起来我阅读的兴趣非常广泛,但这些读物基本上都是为了我自身的学习,都是在每个阶段我认为对我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虽然听起来很功利,我实际上是将兴趣阅读与功利阅读结合在一起。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的积累,我的阅读量也大大增加。
当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个知识的生态系统便开始形成。它们之间开始产生链接,例如《刻意练习》的四本书互为学习,进而延伸到《深度工作》、《坚毅》、《成长型思维》等主题。这些书籍在知识上相辅相成,帮助我理解了我们在上一期节目中讨论的《超速学习》,以及如何利用专注力和记忆力来提升学习效果。这也让我认识到,睡眠、营养的关系,对记忆的重要性,甚至可以通过正念和冥想的方式来增强学习效果。
再比如,早期的节目中提到的《爱的艺术》,表面上与《自卑与超越》讨论的主题看似不同,但它们其实在探讨相似的人生议题。通过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到,如果一个人没有发展出爱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会面临怎样的困扰。理解了这一点后,回过头去聆听关于受骗的节目,便能明白那些人所缺失的部分,是什么导致他们陷入骗子的圈套。同时,受骗的原理与大脑神经学息息相关,因为它揭示了人类大脑的运作原理。
大脑神经学的研究也逐渐扩展。我们讨论过潜意识,后续还会探讨习惯的形成与力量,拖延的原因,以及在商业操作中,消费者心理学与影响力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心理学的理解,还能帮助我们处理PTSD等问题,了解如何处理过去的创伤。这些书籍彼此交融,形成了一条无尽的知识链条。实际上,我能够闭上眼睛,将这些书籍一一串联起来。这正体现了知识的大融通,也是我所期望的纵横四海的目标。通过看似不相关的书籍,分享有趣的话题,让大家在心中种下一棵棵知识的树,最终形成一片独特的生态系统。
总结一下,卡片盒笔记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闪念笔记(Fleet Note),需在一到两天内处理与删除;第二种是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它是大脑的知识库,包含了通过书面形式整理的思想和观点,保留着你用自己语言总结出来的内容;第三种是项目笔记(Project Note),它与某个项目相关,但最终也会被处理或删除。闪念笔记会转化为永久笔记,项目笔记也会转入永久笔记库,而所有无法进入永久笔记的内容都应当删除。
然而,这个记忆过程中存在三种常见错误。第一种错误是将所有笔记都视为永久笔记,这导致一些笔记被认为是一旦记下就不再需要的,忽视了重要性。实际上,优秀的笔记应该被反复提炼,并以此去掉不必要的内容,这样才能留下真正的永久笔记。第二种常见错误是只记录项目笔记。这样,你会不断重复同样的劳动,而若不将其转入永久笔记,随着项目结束而遗忘,这会导致在下一个项目中再次从零开始。因此,建立一个永久的知识库至关重要,才能避免局限在某一特定项目中。
除了我们需要做重复工作之外,这个项目本身还存在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它的范围(scope)比较有限。如果你将所有的笔记都只放在项目的范围内考虑,那么这个笔记的发展空间就不够大。换句话说,这个地方就像是一个园林,而不是一片森林。因此,园林里的植物不可能长得像森林里的那么高大。只有当你将笔记移到你的永久笔记库中,也就是你的“森林”时,笔记才会真正茁壮成长。
第三个常见错误是我们只记录闪念笔记,这种笔记是我们临时记下的各种内容。这样的笔记往往非常零碎,缺乏目的性。记笔记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我们之所以记录,是为了将来能够使用它们。如果你的笔记既细致又杂乱,那它就不是好的笔记。因此,卡片笔记盒针对这三种笔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观点。整体来说,我对这套理论非常有共鸣,因为它的原理符合课义练习的理念,也契合了系统构建的概念。而三种笔记的分类方法简洁明了,针对三种常见错误的阐述也令人信服,这些都是它的优点。
然而,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它会像“清单革命”一样遇到许多小问题。首先,关于“永久笔记”(permanent)的定义,什么状态才算做永久笔记呢?对我而言,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已经被重复多次地讲述,我已经输出了很多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仍在不断发展,我在上一期播客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见解和知识,难道这还是永久笔记吗?虽然现在已有相对成熟的理解,但在实践中,这一概念依然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此外,对于刚接触这套概念的人,他们的笔记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尽管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份笔记是否算得上永久呢?尤其当你参与学习时,你的笔记可能对别人来说显得新颖而有用,那在你看来,它是一个永久的库还是一个新的闪念库呢?这样的困惑通过实践会愈加明显,毕竟“永久”这个词的定义本就模糊。实际上,整个笔记系统一直是动态且渐进的,很少有真正的永久存在。
另外,在三种笔记的分类中,闪念与永久是从笔记状态出发的,而项目笔记有时又采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常常在某个项目中,我会同时涉及闪念笔记与永久笔记的内容,比如说某个项目会用到刻意练习。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将这些笔记归入项目中,还是放在闪念里,又或是永久笔记中?这不禁引发了实践中的疑虑。总之,很多看似完整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问题重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效人士的习惯难以真正落地的原因。
在鲁曼的卡片盒理论中,闪光点在于强调体系以及概念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找到卡片的所在位置,进行有效的组织与串联。这些都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也是卡片盒不断强调的一点。找到正确的位置以及将卡片有效链接,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卡片的概念本身也极具实用性,因为卡片与块状内容相结合,有助于更均匀地分配信息。如果要将某张卡片进行扩展,必须通过新的卡片进行连接。因此,这种卡片系统促使我们刻意进行链接,并帮助我们在笔记中应用这些原则。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记笔记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刻意练习的延伸与实践。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第二个体系,即“第二大脑”的体系。这个体系更现代化,更适合信息爆炸的时代。与之相比,它不仅给出了更详细的定义,还有很多实用工具。我尤其喜欢他对笔记的定义:内容需要通过你的视角进行解读,通过你的口味进行筛选,并以你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然后,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些内容,并将其存储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份安全的存储空间不就是我们所说的永久笔记库吗?
在这个时候,它才能够称为“笔记”。这个定义我非常喜欢,因为它真正体现了笔记的本质。笔记的三要素与前面提到的卡片盒是相呼应的。首先,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其次,这个过程不是单纯的一次记忆,而是需要不断重复。正如之前所说的,要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内容,用自己的品味去修改它,以自己的语言进行翻译,并利用个人的生活经验来丰富笔记。这些过程都体现了对笔记的不断酝酿和改造,这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二点——重复。
最后,你需要为笔记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系统。这两个体系本质上是相通的,前面提到的阻碍和串联的概念在这里同样适用。笔记的解释更加细致,体现出一种现代科普书籍或自助类书籍的经典特色,通常包含大量易懂的应用故事,以及对种种理论和视角的反复呈现,进而让你轻松记住它们。这样的书籍往往会给每一个概念一个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名称。例如,这整个笔记系统被称为“第二大脑”,意味着在拥有一个大脑的同时,你又多了一个辅助大脑,显然你的思考能力会更强。
接下来说说笔记流程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这被总结为“code”,后续我们会详细讨论。此外,我还将我的笔记分类命名为“para”,后面的内容也会做深入讲解。总之,这一切都归结为简单、易记且功能完整的步骤。这就是“第二大脑”体系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提到了不同职业及年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笔记系统。例如,古希腊人的笔记称为“commonplace book”,这是一种传统的笔记本,用于记录个人的想法、引用、观察等内容,涵盖诗歌、散文、名言、图表、草图等多种形式,成为一个人的知识库。
这些笔记本帮助人们组织和回顾思维与学习,听起来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全合一”(all-in-one)笔记或者子弹笔记,只是现在的“子弹笔记”多了一些任务管理的功能。作曲家的笔记系统称为“Hookbox”,用于记录音乐创作中的灵感、主题、旋律、和弦进行、歌词等,目的是帮助捕捉和整理这些灵感。而对工程师来说,笔记系统便是“code libraries”,它作为编码的图书馆,用来存储和共享可重复使用的编码片段及模块,与作曲家的理念类似。对律师来说,则是“case files”,记录处理案件所需的所有文件和文档,包括起诉书、证据、调查报告等。
此外,营销人员的笔记系统被称为“Swipe Files”,用于保存营销广告的素材、优秀案例、邮件标题设计元素以及社交媒体帖子等。这些素材来自多个渠道,包括竞争对手、行业领袖或市场趋势报告。正因为如此,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笔记系统,它们具有相似的特点,即通过组织与串联不同素材来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二大脑”中的“code”和“power”这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code”这个词,它由四个字母组成,分别是capture(捕捉)、organize(组织)、distill(提炼)和express(表达)。这四个步骤的首字母形成了“code”,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构造本身也是一种串联。而且“code”的意思恰好与编码相吻合,因此这个用词非常合适。进入四个具体步骤之前,我想强调一下,这本书的案例及步骤中有一些内容与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匹配,所以我会基于自己的思考和实操经验来讲解这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capture”,也就是将笔记记下来。在这一阶段,重要的是要注意两件事:首先,记录重要的内容。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如果笔记需要未来反复使用,初始阶段就不要记录过多内容,以免将来增加负担。第二点更为关键的是,笔记最好放几天,待回头再做取舍。
在我的个人经验中,我常常发现,当我随手记下很多内容后,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查看时,我们通常说的“sleep over it”就是让这些想法沉淀几天。等到再次查看时,会发现一些当时非常有共鸣的语句,而实际上数据库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类似的内容。有些我曾认为可行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可能会发现并不切实际,或者与其他想法相比,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该优先处理其他事情。同时,在没有认真分析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可能觉得某个想法非常值得记录。等到真正有时间回头看时,发现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它的投入产出比似乎不高。总之,记下内容是重要的,但让它静置几天再去处理,反而会轻松很多。这是我们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组织”(Organize)。实际上,Capture 过程相对简单,而 Organize 才是每个笔记中最核心及重要的一步。我认为,“组织”最好的方式是根据这条信息下一步的行动来进行,即根据行动来组织。关键在于“这个信息如何能帮助我推进目前某个项目?”如果你能想到这条信息的运用场景,就把它归入相应的项目中。这就与刻意练习的情境学习相符,你要在什么地方使用,就把它放在哪里。例如,当我遇到“非漫学习法”这个理论时,如果我正在准备相关的播客,就会把它作为刻意练习的一个实例。于是,它便进入了刻意练习的读书笔记卡片库。如果这个理论与我的工作经验结合得很好,我希望更新我的课程,就把它放入课程知识库。如果我只是想表达感想,并不打算更新课程,那么我可能会将它发布到微博。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可以进入多个库,关键在于想要将其放入哪个库,方便之后的组织。
这种简单的流程意味着不会因为过于纠结选择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执行。例如,面对“非漫学习法”时,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库,可能会绞尽脑汁。但实际上,只需依据当前的直觉,将信息放入你认为适合的库中即可。这种随意的放置不会导致知识库混乱,反而,当库足够庞大时,所有的知识会自然产生关联。这就如同我最初将它放入课程库,但课程中提到的方法正是刻意练习,因此最终与这本书产生了关联。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相关属性,基本上会链接到我提到的书籍。如果我在微博上发布过相关内容,每一条微博都会链接到我提到的书籍。这样的话,无论我在哪个平台上使用这些概念,都会回到那本书上。这意味着这个概念在我这里已经经历多次的反复输出,经过我的语言、经历而重新整理。这不仅帮助我积累了关于该概念的多种内容,还可以让我意识到,如果不知不觉在这个概念下输出过很多内容,意味着我对这个领域的持续关注与兴趣。
会积累更多的东西,意味着我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兴趣领域。这些知识要么是非常实用的,要么可以深入挖掘更多新鲜的内容。因此,这些领域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下一步。如果大家没有将所有内容都链接到一本书上的那种思考方式,也可以借用其他的方法,比如为自己设置几个主题,这些主题必须是对你有什么帮助的。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费曼的12个问题,意思是选择12个你认为最重要或最喜欢的问题,让它们一直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所有的卡片都可以与这12个问题相连。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些问题可能处于休眠状态,但每当你听到一个新信息时,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这12个问题,思考这个信息适合哪个问题的类别。
如此一来,经过一段时间,你就可能会获得一个丰硕的成果,外人看到时可能会赞叹你是个天才。这就是著名的费曼的12个问题。例如,其中一个问题是:“我如何能更好地活在当下?”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看到的《爱的艺术》中提到要首先具备爱的能力,这自然可以归入这个问题下。又比如,当我突然了解冥想的时候,这也是关于正念的,属于同一话题。同样,你可能在网上看到有人教你如何整理自己的照片,如何回顾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与“活在当下”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地从过去的照片构建相册子项目,你这些都可以归入“活在当下”这个主题。
再比如,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打造适合我自己的个人理财战略。当你研究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时,碰到的平台、工具以及支出的数据整理等,像信用卡、银行卡、订阅服务,以及你个人的收入与支出分析等,都会全部纳入这个项目。另外,许多同学会问:“我该怎么才能早点上床睡觉?”这个问题也可以探索。具体来讲,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人需要睡觉,这样的笔记就要纳入到这个问题下面。总之,大家可以理解这个思路,尝试写下12个主要问题。
这12个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你渴望达到的目标,比如如何吃得更健康、早睡、建立个人理财等。第二类是希望改进的内容,虽然没有具体的知识结构或目标,比如想要更自信,逻辑表达更清晰,与人更亲密等。这些都是你希望改进但又无法做到的方向。最后,第三类是“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即你希望改变什么事情,就要先从自己做起,比如在某个行业里带来改变,帮助大家进行更深入的自我认知。这样一来,将这些目标分成三类后,发现12个问题就会变得更容易填充。如果你有更多的问题也可以,但我个人认为12个问题已经很充足了。
另外,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问题:“我能做些什么让健康饮食变得更容易?”我之所以喜欢这个问题,是因为它非常务实,不是抽象地问如何吃得更健康,而是关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暗含着高效能人士的思维方式,他们并不依赖意志力和动机的差别,而是通过聪明的方式来避免这些阻力。所以,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即如何让已经学会的理论可以更加顺利地应用于实践中。通过这个项目,当你往这个知识库中放入内容时,就不仅仅是放一些健康食谱,而是要让事情变得更简单。
文本太长,我将其进行分段并进行修正和润色。
---
在健康食谱方面,我认为早上仅需五分钟就能搞定,而晚上的安排也能够符合你的需求。当你将卡片及其内容放进去后,效果就会显现。而我觉得这12个问题可能存在一些小障碍,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经典的问题。许多人在职业选择上常常困惑:是先确定自己一生中喜欢或者擅长的事业,再去选择,还是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渐浮现出自己的真正热爱?我个人的职业选择是经历了多年的免费分享,在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我在投行时的工作热情,于是我选择了离开投行。而有些人则可能会认为我的方式太过随心所欲。他们倾向于明确目标,如“我这辈子需要争取某个特定的职位”,然后再逐步实现。这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有人选择用房子的图纸来规划人生目标,而有些人则更愿意让生活自然生长成一片森林。
当我们讨论这12个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东西是可以写出来的,而另一些则可能不那么明确。但即便你无法具体写出来,也可以为这些模糊的目标制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并定期整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些领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大部分人在没有经验和自我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无法确定自己一生要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这一阶段,不妨将其视为一片森林而非固定的房子。
在“整理”这一部分,作者使用了一个笔记分类方法,称为PARA。P代表Projects(项目),A代表Areas(领域),R是Resources(资源),而最后一个A则是Archives(存档)。我认为这种分类法并不十分实用。比如,项目的定义是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预期的结果,但我很多项目并没有那么清晰的目标。例如,我的播客项目,明确的目标是努力完成一百本书,但这个目标并不是非要达到的,它的结果会随着进程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尽管我目前可能没有其他具体的目标,这个播客项目依然是我的Projects之一,它在实践中的执行会很复杂。
关于Areas的定义,即那些没有具体时间限制、需要长期关注的事务,例如工作职责、孩子的成长和个人理财,这些确实是需要关注的事情。我认为,而在更大的营销领域内,是否也应该设定一些项目?例如,我们常提到的“素材库”,将所有灵感、想法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放在一个地方,但在营销当中,也存在相应的小项目,比如个人能力的提升。如果我在标题创作上有所欠缺,那么我应该建立一个标题库,它既是一个长期关心的领域,也可以算作一个项目。
总之,PARA这一分类方式实际上难以有效使用。再比如,对于资源的分类,我该将其放在哪合适的地方?这些资源与项目究竟有多大的关联?而Archive的分类更是令人困惑,因为一些我可能不需要用到的东西,我又不忍心删除,仅仅是将其存档。这样的分类真的没有太大意义。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讨论,从“捕捉”与“整理”到“蒸馏”。蒸馏的过程就像酿酒一样,需要不断提炼。这个词深刻理解的时候,能想到卡片的不断调整与重组,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和经验去探索,正是这个蒸馏过程的核心。
果酱或其他原材料如何变成酒,这就是“蒸馏”这一酿酒过程给我们的启示。在这个过程中,酒桶内的材料与最后成品的样子截然不同。比如,一堆粮食放入酒桶,出来的却不是粮食;一堆葡萄进去,最后也不再是葡萄。威士忌的蒸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气味、新化学物质和新风味的过程。这一切都来源于发酵,而蒸馏笔记也是如此。
为了便于将来的使用,我们的蒸馏过程需要不断缩短和精简,甚至到最后只保留一些细节,而整体框架已在脑海中清晰地记住。作者提到了三层蒸馏的方法,首先是加粗重点,其次是对加粗的部分进行高亮处理。这个高亮并不意味着把所有加粗的内容都高亮,而是挑选重要部分进行进一步强调。最后,经过加粗与高亮后,我们会制作一个称为“执行摘要”的总结,从而提炼出笔记的核心内容。
如果针对一篇文章使用这套方法,将会非常有效。通过加粗和高亮,我们可以迅速捕捉文章的精髓,并在执行摘要中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这一过程虽然繁琐,但我通常会在阅读时直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同时创建一个简单的卡片,以便记录我想从该文章中获取的所有信息。如果不这样,文章在我的资料库中会迅速积累,最终会让人无法处理。即使已经加粗、高亮和制作了执行摘要,但由于工作繁忙,我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详细阅读整篇文章。既然如此,保留整篇文章的意义何在?最多也就是记录来源信息而已。
因此,我认为蒸馏的重点不在于必须遵循某种特定方法,而应该根据个人需求来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就像我们在家自酿酒一样,虽然原理相同,但每个人酿出的风味和产品都是独特的。关键在于在酿酒时需要经过多个步骤,逐步精炼,而不仅仅是将所有东西混合在一起让其发酵。其实,酿酒过程的复杂性更多体现在各个步骤之间的精细处理,反复折腾才能真正酿出好酒。
如果觉得蒸酒很难以理解或没有明确标准,可以将其简化为输出三次,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输出。每次的输出代表了一个蒸馏的过程。如果不进行蒸馏,就无法完成以自己语言的表达。例如,当你与他人分享某个信息时,实际上就是一次输出。如果你当时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这件事,每次都不一样,那么你就是在进行了多次输出。比如,和朋友聊天分享、写日记记录当日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些都是有效的输出方式。
通过这三次输出,你对概念的理解会比第一次听到时更为深刻。听完播客后,不妨和朋友讨论,再写日记记录反思,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见解。这种多样化的输出方式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还能丰富你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完成蒸馏的步骤。最后,“表达”这个步骤其实已经融入了之前所说的蒸馏过程里。无论是重新讲述还是简化内容,它都是知识转化而非简单的重复。这个过程还可以充当声响板,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任何你觉得表达不出来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你知识薄弱的地方。这说明你对该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当你只是一知半解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自己掌握了,但实际上却无法准确地说出相关内容,这就意味着你没有真正掌握。因此,这个道理在实践中非常有效。我经常和朋友讨论这些内容,朋友会逼着我思考。当我开始讲解时,我才意识到,在说完一句话之后,接下来的话并非我事先就已准备好的,而是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要求我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因为在表达之前我并没有达到那个思维的深度。一旦进入表达状态,我发现所需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因此不得不停下,承认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等我把思路理清楚后再来告诉你。这就是表达的一个重要特性。
另外,表达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极其有用。表达还有第三个优势,那就是激发创意。当你表达得越多,特别是像刚才提到的那样,你与不同的人交流,并通过多种渠道分享时,知识的块状信息就会开始流动。流动之后,这些知识之间便会产生联结,形成网络。随着网络的扩展,每一个连接点都会激发出创意的火花。就像你抓住了各个部分,它们相互吸引,形成了更大的岛屿和更复杂的形状,从而构建起更大的城市。这正是创新的过程,创意就是如此产生的。
举个例子,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关于自媒体变现的问题。乍一听,这个问题似乎简单明了:我在微博上写东西不收费,在博客上也不收费,所以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我不能变现。但是,当我们深入讨论后,实际上我们探讨了微博和播客的生态,谈到了不同年代人们自媒体风格的变化。例如,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各自的特点,以及他们为何能够成功。朋友不断提问,比如为什么A能变现,B又是怎样的情况……这样的讨论非常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进行了知识的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编年史,列出了不同年代自媒体的渠道及其个性特点。这些讨论都是创意的起源。在我回答他的问题之前,我脑海中并没有这些知识块或联结关系,因此表达的好处便显而易见了。
综上所述,输出是整个学习过程及笔记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我们之前提到过,输出渠道不必过于狭窄。有些同学可能比较害羞,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自己不敢与人交流。其实,教学是一种输出方式,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与朋友聊天同样也是输出。即便是写个人笔记或日记,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输出。重要的是不要将其视为一个枯燥的笔记系统。即使你是在私下里为自己写点东西,或是将内容分享给信任的小圈子,这都是输出。
总结一下,系统化学习的模型可以概括为几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捕捉重要信息并放置几天进行筛选;第二步是组织这些信息,记住在哪里可以找到所需的内容,最终都会连接在一起。第三步是浓缩,至少进行三次处理,然后得出的总结是最有效的。高量化的信息未必最有用,关键在于通过过程的提炼,将其最终浓缩为你自己的语言。此外,表达则是用输出构建各种联结模式的过程,这是心理表征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实际上,浓缩和表达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输出是学习和笔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其实,它与“code”对应的“capture”对应的是“concept”,即在概念新知识进来的那一步。“organize”其实对应的是“review”,也就是说你在输出完之后回来查看这个内容如何组织。而“distill”对应的是“simplify”,当然这也会对应到review上。“express”所对应的则是“teach”,这发生在第二步。我认为费曼的顺序其实更合理。在最初接触一个概念时,单靠自我review或simplify是比较困难的。最好的方式是先输出:看到一个概念时就觉得很有趣,然后进行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意识到自己掌握的程度,以及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学习。然后再进行输出、学习,再输出,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环。费曼的学习过程不是像“code”那样的线性步骤,而是一个循环和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觉得“code”的第一个缺点是,容易让人认为它是一个僵化的步骤。因此,有必要记住这四个元素,而不是一定要按照“capture”“organize”“distill”“express”的固定顺序。其实,理解这四个元素的内涵比顺序更重要。相较之下,费曼的学习方法更强调过程的灵活性,比如先“capture”信息,然后进行输出、review和“distill”,这些步骤是相辅相成、不断切换的整体流程。关于第二个优点,我刚才提到过,特别是在“distill”和“express”这两个词上,这些词的选择非常恰当。
如果只是用“simplified”这个词,它可能会造成误解,认为将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化后容易丢失深度和完整性。例如,把“刻意练习”简化为“一万小时”,显然失去了其本质。同时,“distill”这个词更为准确,因为它强调保留精华。你不可能简单地“distill”刻意练习,而只留下一万小时的表面信息。而关于“teach”,与“express”相比,后者的渠道更为广泛,输出并不仅仅是教学。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比如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这也算是“express”。因此,这两个词的使用非常恰当。
然而,这本书总体上还是比较笼统,缺乏具体执行的细节。虽然书中有许多例子,我还是建议大家能买来读一读,但其中的例子大多带有国外文化的印记。比如,以美国人为例,他们不需要学习英语,也不需要学习其他外语,而我们则需同时学习中文和外语。书中没有涉及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项目,例如学习第二外语,或是考证、考级等。
而且,他所举的例子往往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较远,比如编剧、作曲家、程序员和律师等职业,这些在国外尤为常见,但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职业其实并不是这些专业服务类的。在我们的日常中,更多的是面临生活琐事,比如个人理财、养老、健康、社交、沟通、逻辑和表达等问题。书中对此缺乏涉及,因此我觉得在现实应用方面仍显不足。
网上有很多关于第二大脑的资源,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都会有大量关于打造第二大脑体系的教程,大多数人都使用一个叫做Notion的APP,这个应用听说相当好用,但我总体认为其门槛较高。这些体系通常是创作者们使用一段时间后形成的个人化经验,他们希望将自己已经成型的系统呈现给读者,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从第一步开始,一直到整个体系的完成。对于现代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普遍较短的情况,这个学习过程就显得有些困难。
以上是关于第二大脑的总结,接下来就要分享我自己的XY笔记体系。首先,我们要建立这个XY笔记体系,需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为“立项”,也就是我们要把所有想要搭建的笔记系统全部立一个项目。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将大致的任务拆解为非常具体且可执行的第一步。
第一步,我们需要先建立几个笔记系统,将所有想要开设的笔记系统进行立项。这其实是很简单的。对应于刻意练习,我们本身就要具备一个整体视角。首先,要将项目立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观,这样你对整个笔记系统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那么,如何进行立项呢?我们可以根据人生划分为三个大领域,采用自上而下的瀑布流方式,一层一层地分析。这三个领域对应于我们之前在《超越自卑》中提到的人生三大挑战。
首先,工作显然是一个重要领域。阿德勒曾提到,工作是人类与地球其他资源合作的方式。其次,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找到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因此第二个领域是合作。这里的合作大多指工作上的合作,当然,如果你希望将其归类于合作中的某个部分,比如提高在工作场合的表达能力或者提升团队工作的能力,那也是可以的。对我而言,我偏好将这些内容放在工作这一类下,这样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相应的仪式感。在工作时间查看工作相关的笔记,生活时间则看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不是很好吗?
接下来是合作,除了工作中的合作,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建立友谊。例如,我们如何维系生活中的友谊?是不是需要为此立一个相?还有其他的亲属和亲人,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合作,那么我们是否也要为他们立一个相呢?第三个领域则关于亲密关系、爱和自我认知的学习。阿德勒提到,人类的第三大局限是学习如何与另一性合作,这通常涉及到家庭、婚姻和爱情等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领域来逐一步立项,像金字塔一样一层层深入。
当然,以上的分类是基于阿德勒的观点,你也可以更实用地将人生划分为工作、生活和学习三个不同领域。总的来说,尝试思考一下你目前的人生时间是如何划分的,如果你是学生,学习可能是一个重要领域,生活也必然占有一席之地,接着求职可能也是一块很大的比重。因此,在确保分类的基础上,还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立项。
在这一阶段,记住分出大类只是为了给你一个相对简单的起步点。在开始建立系统时,我们不需要追求全面,而是挑选出少数几个重要的部分。例如,我们可以从工作、合作和爱情中挑选一个项目开始。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思维倾倒”(mind dump),就是将脑海中所有可以作为项目立提的内容,无论具体、模糊还是抽象,全都写下来。不必拘泥于形式,尽情倾诉你脑海中的想法和担忧。思维倾倒不仅是立项的好方法,还是释放脑中烦恼的有效手段。对于那些经常感觉忧虑的人来说,将忧虑的内容一一写下,清理思绪,能够帮助你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无论如何,通过思维倾倒,你可以一口气写下几十个项目,这很正常。等你写出这些清单后,可以根据内容选择一个非常容易执行的目标。记住,容易执行的项目是最重要的,因为万事开头难。
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我们需要避免那些目标过于宏伟的计划。例如,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财系统,虽然看似很重要,但如果你对理财一无所知,且没有清理过自己以往的财务记录,这样的目标就实在太困难了。对于新手来说,构建这样的知识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实现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成果,还能够让我们积累信心。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建立个人图书馆,管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籍或将来想要阅读的书。如果你希望在某一领域学习,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教科书或网络资源,你也需要进行整理。因此,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可以是建立一个个人图书馆。即使你以前读的书不多,听一档节目,比如《纵横四海》,就能学到20多本书的内容,因此可以把这些书籍作为建立个人图书馆的基础。我之前写过关于如何用Notion建立图书馆的详细教程,会在本期文案中提供。
如果你对图书馆不感兴趣,但对于任务管理特别关注,我们也可以首先建立一个简单的任务管理体系。关于如何使用Notion创建任务管理系统的教程,我同样会放在文案中。如果你希望建立语言学习或考证项目,由于其涉及的子项目较多,建议选择一个层级简单、没有子项目的项目,比如图书馆,这样可以让你更快上手。
总之,不要心急,记住“少即是多”的原则。我的第一个系统化笔记项目就是在2021年春节期间建立的图书馆。那一年,我在Notion上构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项目,有了第一个项目后,你会体验到快速推进的乐趣。建立图书馆的过程只花了我几天时间,之后再建立全年目标、习惯跟踪等主要工作项目时,效率也大大提高,甚至一天就能完成四五个项目。这表明,图书馆这个基础项目让你熟悉整个流程,因此在后续的构建中变得顺利。
在此过程中,请务必给予自己耐心。直到2022年,我将2021年建立的项目进行了整合。这一年的使用经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删除、扩展和重新立项已有的项目。现在,我们首次迈出的关键一步就是选择一个简单的项目并将其立项。接下来,我们需要预测在立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并尽量消除这些阻力,才能让项目顺利推进。
我们可以将项目分为工作、学习和生活三个方面。在工作中立项时,通常容易遇到的阻力是因为工作涉及许多项目或者职责。例如,完成市场分析报告是一个相对容易立项的项目。但有些零散的小任务则更难花时间立项。我们可以通过目标导向的方法,来明确实现某种目标的项目。例如,我希望提高标题的质量。这可以归为一个项目,因为它曾是困扰我的问题。可以为标题建立一个库,在库中写下好的标题原则,与经验丰富的人交流,并分析优质标题。这种方式帮助我将零散的想法整理成系统。
此外,PPT制作也是一项常见的工作任务。每次做PPT时,我总是想起某个之前用过的模板,可是已经不记得它的来源。为了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的小问题,我可以建立一个PPT模板项目库,随时将新模板存入库中并附上预览图,这样就能方便地找到需要的模板。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你需将那些模糊的目标变为具体的改进方向或者希望达到的状态,这样立项就变得非常容易。具体来说,就是将抽象的过程转化为具体的操作。例如,森林的概念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大而模糊的目标,而房子则代表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将想要提高的能力,从一个抽象的森林变为具体的房子。比如,我想建立一个标题库、标题素材库,这些具体的目标可以看作是“房子”。在工作中,很多任务难度在于它们的零碎性,而在学习上其实也很相似。有具体目标的事情通常更容易立项,比如考证、考雅思或者一年读12本书等。
如果你的目标过于庞大,例如考取雅思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那就可以先为自己设定小目标。比如,在雅思备考中,可以为听、说、读、写这四个部分分别设立目标。若这些目标仍然显得过大,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先设定通过初级阶段,再进入中级,最后高阶提升。这样的思路同样适用于各种其他学习任务。将大项目拆分为多个小子项目,有助于逐步完成。而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目标,比如“我想学日语”或“我想学弹吉他”,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森林逐步缩小成房子。
树立一个具体的小目标是可以尝试的,比如,若我想学习吉他,那么我可以将低阶目标设定为“将十首歌曲学会”。如果你想系统地学习,可以报一个吉他班,完成课程后也是一个不错的阶段性目标。以学日语为例,初步可以设定的房子就是“熟记五十音”,接下来设定的目标可以是“背100个日语单词”或者“听懂10首日语歌曲”,这些都是将森林转化为房子的过程。如果觉得逐项推进太过复杂,还可以将目标转换成每日一小时的坚持,那也是具体的目标。比如,我可以每天保证分配一个小时学习吉他。到了这个小时,我再决定今天的学习内容。这对于那些不喜欢提前详细规划的人来说,灵活性更高,因而更具吸引力。
在生活中,其实也可以通过设定全年目标来作为项目。生活中大多数目标都是模糊的,比如“我想学会做菜”。那么,今年设定的具体目标可以是“我想学会做12道菜”。这就是将森林变成房子的过程。要记住,这一步的重点是尽量简化,这样更易于实现。实现目标后,能够带来欢呼雀跃的激励感,便是改变生活习惯的最佳动力。例如,我曾设定一个目标,即一年内尝试12家新的餐厅,以此来探索城市的新美食。
在设定目标时,务必要确保它高度具体、可量化且能够实现,否则容易带来失望。比如,打算养成健身习惯时,不要仅仅说“我要去健身房100次”,因为这听起来就过于抽象,实际上可能难以完成。更好的建议是设定“今年跳12次绳”或者“今年跑12次步”,这些单项目标相对简单并且易于解决。如果能在一年内完成12次跑步、12次健身房、12次跳绳,就几乎能够保证每周锻炼一次,进而培养出长久的运动习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如何立项,以及如何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将某些事情暂时忽略,专注于更具意义的项目。
项目熟练掌握到后期,您自然会扩展出更多的内容,那些零散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才会归入,所以暂时让它们在外面飘一下是没有问题的。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效应叫做蔡氏效应,蔡氏效应的意思是,一旦开始了一件事情,您就会忍不住想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它会产生一种倾向性,促使您去完成。可是,这与我之前的知识体系里的任何东西都连不上钩。假设它确实能联系上的,但如果挂不上钩怎么办呢?其实没关系,您根本不需要去记录笔记,只需让它飘走,等到它下一次再飘回来时,您就会有了一个基础,能将其链接起来,再把它记下来。或者,您可以将所有这一类您觉得有趣的内容放到一个“飘的库”里,让它在那儿漂浮一会儿,然后隔一段时间再去查看这个库,看看这些笔记漂得如何,能否找到它们的定位,将它们放进去。
如果您觉得这样不行,感到焦虑,找不到它们的位置,觉得让它们离开很浪费,而又不知道如何保存,那您可以试试我们刚才提到的“mind dump”方法,把您脑子里想写的东西全都写下来,并放在旁边当草稿,慢慢处理。总之,每一个项目实际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为每个项目建立数据库时,并没有统一的模板。稍后我会提及一些工具,但首先要确保立项,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立项后,接下来的步骤是接入。立项后最大的风险就是不使用,只有使用起来,才能不断完善和修改。比如我用Notion花了一年时间来建项目,又花了一年时间来改善这些项目,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非常有趣。大家不要觉得完不成而感到焦虑,实际上非常有趣,您只要开始使用,很多事情会以大于预期的速度发生变化。然而,最大的风险就是在建立好后,项目未能投入使用。
因此,第二个步骤叫做接入。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扫除障碍,从外界信息接收到这个信息进入系统里边的每一步都要理清。例如,我想写微博,而我的项目是微博,那么我的“接入”就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数据库,也不仅仅是在这个数据库中划分出一个分类叫“正在写作中的微博”。那些我在手机上直接写下并发表的内容怎么办呢?又或者,我在手机上随手摘录的那些卡片该如何进入数据库?单单写一条微博,这个简单动作就有很多不同的渠道,有的是写在纸上的,有的是直接发布的,还有一些是选择了图片去分享的内容,那么这些该如何接入到我的数据库里呢?
但前提是我们需要一个微博的库,因为大部分内容都需要记录在其中。而我使用微博的目的在于它是我知识输出的一部分。我需要挑选出那些我认为具备知识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些随性的调侃。挑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额外的负担,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个过程调整为每个月一次,定期回顾这个月发布的微博,挑选出值得记录的内容。如此一来,有些知识在发布后会有酝酿期,因为大家会留言、点赞,我会收到反馈,这样能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过一个月,当我总结这个知识时,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断深化,同时在回顾中也能回忆起自己写下的各类内容,比如课宜练习、笔记等内容。
再举个例子,如果我要考雅思,那么我的接入又是什么呢?平常复习的资料是什么?如果我平常复习的资料全是书本,而我的项目在电脑上,那我该如何将进度移至项目中呢?例如,我在网站上做的题,这些题的解析、笔记又该如何收录?如果我每道题要做六遍,这六遍的笔记应该放在哪里?所以,我们需要把每一刻需要记录的错题截图,并将这些内容逐步整理到笔记系统中。这个过程就是将项目一环一环地完成。再比如,在读书过程中,我会记录各种读书笔记,最终这些笔记将如何汇聚到我的读书笔记中呢?这个接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为项目的日常使用扫雷,确保信息的流动和记录。在项目立起来后,如何能让它不断进入日常使用,其实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在试用期期间,您遇到的所有问题,不必急于求成,而是要先理清整个流程。重复尝试是成功的关键。如果几个月后仍然无法使用该项目,这可能表明项目尚未成熟。此时,可以暂时将其放一边,先解决那些已经成熟的项目。毕竟,不是所有想法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每一个外部闪念都有其接入点,您需要理清自己使用的所有笔记系统,考虑好在各个地方随手记录的事项与项目之间的联系,明确每个记录点的介入方式,就能顺利进入下一步。
接下来是第三步,即XY。在前面的讲述中,关于X(组块)和Y(串联)已经提到很多。X指的是善用筛选系统,能够将材料整理成不同的组块。例如,在我的书库中,可以筛选出未写过书评的书、五星书籍或代码与科学相关的书籍。这就是不断建立新组块的方法,通过灵活的组合与重新整合,来建立知识体系。基础的组块可以用一两个句子来总结,因此在我的书卡片上,通常会有一行文字,来简洁地表达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
Y则是串联。输出是关联的重要途径,如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输出与关联的方式。这部分内容在前面已经提到许多,后续还会进一步讨论。在整套系统中,关键在于找到妨碍您有效使用项目的障碍,并逐渐清除这些障碍,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后,您可以不断重复组合与串联,让笔记逐渐形成一个丰富的“森林”。接下来,根据刚才提到的步骤,来介绍一些常用工具和我个人使用的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Markdown,这实际上是一种写作语言而非应用程序,极大地方便了写作。与Word相比,Markdown去掉了许多复杂的选择,只保留了最基础的功能。它的字体和颜色较为单一,文档结构更为清晰,固定模块的大小也使得内容的创建过程更为简化。此外,许多工具如Notion、Obsidian、Flowmo等都基于Markdown模式,因此掌握Markdown对笔记系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接下来是闪念笔记,以Flowmo为代表。Flowmo的功能极其简单,但记录和查找非常方便。Flowmo的创始团队旨在提供一个干净无附加功能的笔记系统,非常易于使用。虽然我们的播客中无法像视频那样展示操作,但建议大家去线下查看其特点,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此外,AnyDoor和ToDoList等任务管理工具也可以视作某种形式的闪念笔记。
最后,我们讨论思维导图。我个人比较常用的是XMIND,这是一款具有本地文档功能的应用,还有中国团队提供支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它可以导出没有背景颜色的图片,非常适合在制作PPT时使用。另一个我比较喜爱的工具是Miro,这是一个在线协作的思维导图工具,速度非常快,支持多人同时编辑,适合团队开会时使用。例如,在头脑风暴时,Miro使得团队成员能快速、有效地编辑思维导图,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较高。
所以这个Miro我还是很推荐的。MindNote也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它跟XMind很相似,但只能在Mac和iOS的版本上使用,跨平台性不如XMind。每个平台都有它很友好的界面。MindNote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叫做Focus,它很符合我们刚才说的“Zoom In”和“Zoom Out”的效果。比如,当你点击某个分支,选择Focus模式时,其他的节点都会变暗,只有这个分支会在你面前显示。在编辑和创作时,这让你能够更专注于当前的内容。这种思维导图的自由缩放和聚光灯效果,我是非常喜欢的。
总之,思维导图的功能其实差不多,大家可以查看模板库,看看哪个模板符合自己的喜好,或者看看输出格式自己喜欢哪个。刚才提到的这三款软件(Miro、MindNote和XMind)都可以试用,总之,自己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就好了。接下来的几个工具中,有一种是笔记本合集,比如OneNote,可以将所有的笔记集中在一个APP里,此外还有GoodNotes和Notability,这两款在iPad上使用较为普遍,因为它们便于手写笔记,并且有很多现成的模板可供使用。
它们的特点是作为电子笔记的电子延伸,不仅可以创建无限的空白页面,还能够将所有笔记本整合在一起,既保留了纸质笔记的乐趣,又增加了灵活性。不过,这种笔记系统在实现我们所说的“XY”功能方面比较困难,它没有跨笔记本的关联和块功能,所以只能算是一个将所有笔记本集中在一起的工具。最后一种是最常见的“All in One”,我最推荐且个人最喜欢用的就是Notion。我把它称作数据库,而不是简单的笔记APP,是因为它能够容纳各种数据,而不仅仅是笔记。
Notion得益于一个叫“属性”的功能,你可以为每个笔记添加非常多的属性,这样其实是在这里面增加了很多数据。此外,它的笔记整理方式是套娃型的,一个笔记可以承载其他相关的笔记,形成层层叠叠的结构,因此它非常像一个数据库。每个项目下面都有相关的详细数据库,这就是我认为Notion非常好用的地方。还有一个工具叫Obsidian,我把它称为“关联库”。在Obsidian中,你可以将一个笔记与另一个笔记进行关联,完成笔记的同时,关联图也会自动生成。不过,当关联过多时,就容易产生选择困难,我觉得它的块功能不够强大,笔记的结构较简单,就像把所有笔记用文件夹方式分割。
纸质笔记像子弹笔记(Bullet Journal)或其他“All in One”的笔记本原理是相似的,它们都希望将所有内容集中在一起,并通过一个索引页来组织信息。例如,在索引页上,你可以记下某本书页码的信息,方便之后查找。这种笔记系统希望把所有内容整合到一起,所以你要做一个Bullet Journal的第一步是买到一本笔记本,然后给每一页标号,也可以使用专门为Bullet Journal设计的笔记本,它们会为你准备好现成的页数。这就是构建系统的基础。不过,大家也知道,纸质笔记本的功能肯定不如Notion强大。如果你觉得做这件事情非常有趣,并且你的体系不复杂,那么尝试这种笔记系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乐趣非常重要,它能不断点燃你的激情。
但如果你想寻找一个功能强大的知识矩阵建立工具,而且不希望之后再去搬运资料,那么我强烈建议大家直接从Notion开始。或许你觉得学习起来有一点门槛,但我相信,最多一天的时间,只需在上面花五个小时,你就能基本掌握Notion的使用。有些同学可能学习的过程会更简单些。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个人使用这些笔记系统的经验。
我使用的第一个工具是FLOWMO,它是一款随想应用。基本上我使用三类要点:非常容易记录。此外,我用的是三星手机S22U,它有一个单手操作的设置,这个功能特别好用。我可以在手机上单手进行长滑和短滑,一共可以选择12种常用操作。这样一来,我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能够快速记录想法和内容。
我设置了一个常用的操作,就是FLOWMO。也就是说,我只要在屏幕上向上滑动,然后向右上方滑动,FLOWMO就会立刻出现在我面前,打开一个新的笔记。我可以立即把新的想法记下去。这种减少使用阻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特别喜欢三星手机的原因。虽然苹果手机的其他功能都很好用,但当你想进入笔记时,至少要找到位置,点击并进入,远不如我们的单手操作那么方便。但是在你自己的手机上,可以尽量减少操作的阻力。如果能将FLOWMO的登录界面设置为非常容易访问,那就最好不过了。
第二个优点是,FLOWMO能够去掉所有的干扰。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正如之前提到的,很多创始人的应用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必须要包含一些额外的功能。一旦添加了这些功能,笔记就不再是极简的选择了。即使是微小的格式变更,也会耗费我很多的注意力。因此,FLOWMO是我目前使用的最实用的笔记工具。它不仅极简,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标签功能。借助标签,我可以建立二级和三级标签,在同一个标签下集中处理多条信息,这样就非常好用了。
接下来的第二个工具当然是Notion。Notion的基本单位是一个页面,每个页面其实就是一页笔记。正如之前提到的,这一页可以无限增加许多属性,比如页面的创建时间、责任人、参与者等。同时,你可以在页面上写总结、设置提醒,甚至使用下拉框进行选择,添加标签和分类,标签还可以是单选或多选。总而言之,Notion的属性功能非常丰富。每个页面不仅仅是一张笔记,更像是一个数据库。每个页面通过Notion的画廊模式(Gallery View),会变成一个卡片,在这种模式下,你的屏幕上满是各种各样的卡片,这样的形式对于笔记的呈现非常重要。
记住,我们的笔记要以块的形式来组织。当笔记变成卡片时,尽管内容可以无限延展,但实际上你不太会在卡片上写入太多信息。因为你希望卡片保持简洁,同时卡片又可以预览部分内容。如果内容过于冗杂,预览功能就失去意义了。你可以在预览中将总结放在最上方,这样预览的内容就能反映你的总结。这就再次强调了总结的重要性。在Notion中,这种卡片式的基本单位设计得非常好。每张卡片可以嵌入到其它视图中,特别是刚才提到的画廊模式,完美契合了一种层级结构的设计理念。每个卡片下面可以再有子卡片,形成嵌套的结构。当然,思维导图也可以实现分层展示,但在信息展现的灵活性方面,Notion则更加出色。一旦思维导图的内容增加,往往会变得非常庞大且难以管理。
Notion在块的组织方面,非常灵活。例如,我们可以给每个卡片增加标签。标签可以有很多类别,比如在读书的类目中,有大脑神经学这样的主题,然后在大脑神经学下,可以选择认知科学作为子主题,再往下可以细分为标记为“刻意练习”的小主题。标签可以层层延伸,甚至可以到达三层、四层或五层,同时,还可以用公式进行关联。这种灵活的组织方式使得筛选信息成为可能;例如,我可以轻松筛选出所有关于认知科学、大脑神经学或刻意练习的资料,这种操作非常方便。筛选后,你可以将结果另存为一个库,从而形成一个个结构不同的块,进行重新组合。这就是Notion实现块结构的方式。
接下来的重要功能是关联。在Notion中,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叫做“关联”(relation)。你可以为每张卡片设置多种关联。就如前面提到的,我的所有卡片分类都是直接进入各自的使用场景,但它们之间可以关联到同一本书上。具体的关联方法,可以通过搜索教程来学习。这种关联功能为你的卡片在整体结构中赋予了明确的位置。例如,一本书可以关联到一本关于刻意练习的书,或是与其他相关睡眠书籍关联,这样的功能非常实用。
我也可以关联更大范围内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书籍。不过,由于健康是一个庞大的话题,我把它放成一个标签,形成一个主题。因此,在关联的部分,我就无需再次逐一关联所有书籍,只需直接筛选出来即可。比如,我可以关联所有关于睡眠的书籍,或者有选择性地进行关联。例如,在睡眠的那一期中,我们讨论到了情商,那么我就可以将情商关联到这本关于睡眠的书里。这本书还能关联到讲到的扑克,甚至可以关联到微博上的相关内容,连接所有与这本书相关的东西。因此,这种关联功能非常实用。
当然,关联是相互的,例如如果我在课宜练习中关联了十条微博,那么在这十条微博的任何一条中,当我点击进入微博页面时,会发现这条微博也关联了课宜练习的这本书。所有这些都能在预览页面中显示出来,这使得整个串联和组块的功能在Notion上显得非常灵活。我觉得Notion的关联使用体验比Obsidian更好,因为Notion中的关联,例如一本书下方的十条微博,会以清单的形式呈现,能够让我直接看到这些微博的标题。这个清单的展示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之前提到的“大脑聚光灯”概念,能有效聚焦,避免混乱。
当我看到某本书时,可以轻松了解我为其发布了多少条微博,或有多少小的输出卡片。我仅需查看这十条的清单即可,无需看到复杂的连接图。用清单模式显示十条微博、两条播客等关系会让我感觉更加条理清晰。因此,我非常喜欢Notion的关联功能,它帮助我们明确卡片的位置和与其他卡片的关联,但不会像Obsidian那样使人感到压迫或混乱。此外,Notion在使用上也比思维导图更方便,因为思维导图本身往往需要非常简洁快速地展现信息,不容易深入显示多个层次或大量文字,也难以在不同的块之间进行关联,而这些都是Notion所能做到的。
将阻块与关联结合在一起,上述所有条件都满足了,这便是我图书馆中的一本书。我的书卡片中填写了我希望保留的书籍信息,包括作者、出版社、阅读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总页数以及目前的阅读进度。这个进度不需要每天更新,随性更新也没关系。我可以通过公式和进度条查看这本书的长度和进度,这是我在同时阅读十几本书时,一个很大的激励,使我能够清晰地了解每本书的进展。我能够区分当前阅读、已读和即将阅读的书籍,决定选择一本较短的轻松书籍来阅读。
刚才提到的属性,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的筛选条件,使我能够将书籍分类,例如2023年开始或结束的书,或者按类别分类如非小说类、悬疑类等。这些分类实际上是从一张卡片中zoom out的过程。当我在这张卡片的属性编写完毕后接下来的空白处,我可以随意填写感想、书评,或者留空,也可以嵌入更多的子卡片。比如,关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读书笔记中,第一张卡片可以写下这里的天才是谁,如莫扎特等,第二张强调他们的共同培训模式,依此类推,这样便能逐步整理出整本书的要点。
随着我们将卡片逐渐增加,同时与其它内容建立关联,最终我会形成一张完整的图书卡片。虽然这样的图书卡片并不是一天建成的,但这些元素的添加与调整都是我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建立完整的图书库后,我觉得这个图书库在管理我的阅读进度与笔记方面非常有效。借助于这个数据库,我的输出速度相比以前大幅提升,呈指数型增长。这时,流动性与Notion配合,可以进一步使用电子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E,前面提到Notion在组块记录和庞大数据库方面的优势,这让我能在需要时,更加可视化地呈现整个知识库的内容。
我先是立项,立完立项后便进入了总整理阶段。接下来我有两个步骤进行拆分。第一步,我从 Flowmo 中的小地方开始;第二步,我不断使用 Notion 进行拆分,并把拆解的内容填入立项中。这些过程实际上都是在拆解和串联,最后,我用思维导图进行总体总结。每当我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个思维导图就会显现,将我所有在 Notion 中做的组块笔记和卡片汇总到一个思维导图上。这就是我制作播客的流程:我把它视为一本书,通过 Flomo 生成随机的卡片,再转成 Notion 里的读书笔记,最后这些读书笔记导入思维导图,逐渐形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这就是整个播客形成的过程。
上述三个工具是我最常用的工具。同时,我在纸质材料上也使用了多个工具,最常用的是便利贴。便利贴的特点是没有粘性,通常是单张散落。我经常随手拿一张来写东西,它的优点是简洁明了且空间有限,因此在上面写的时候必须非常专注,进行提炼、浓缩和总结。如果一张写不完,我还需要考虑下一张与它的关系,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新的思考。然而,由于纸质便利贴容易丢失,也容易造成混乱,因此当我看到桌上堆了五六张甚至十几张时,往往需要处理它们。每一张内容都很短,所以处理起来非常迅速,甚至比 Flomo 更快,因为 Flomo 需要打字。
除了便利贴,我还会使用一个草稿本。因为我比较喜欢把草稿的内容集中在一起,许多草稿在当时可能无法处理。因此,我需要一个空白的本子随意书写,不仅能记录下大量草稿,还容易保留,之后我可以翻阅这个笔记本。如果在草稿本中处理过的内容,我会划掉,而未处理的内容则会经常翻阅、及时处理。这两个工具都可以当作 Flomo 的变体。当我在看纸质书时,我不太希望使用电子设备,所以我会用一些纸质的辅助工具。如果是在网上读书,我则会使用在线系统。写字本身确实能激发创意,通常我在 Flomo 上完成一张卡片就结束了,但在便利贴上写作时,我可以不断书写,灵感源源不断,这样的书写方式确实有其优势。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笔记的分类和管理,尤其是如何将笔记分为不同的成熟度状态,包括“婴儿笔记”(baby notes)、“成长笔记”(growing notes)和“成熟笔记”(mature notes)。将笔记有效地整理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回顾这些信息。
首先,婴儿笔记指的是刚刚收集到的信息,这些内容在一两天内可能会散落一地。相较而言,婴儿笔记的状态是灵活的,只要它处于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随时进行整理和调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内容逐渐成长,形成成长笔记,由最初的婴儿状态到成熟的酒状。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提炼和转变的过程。成熟笔记则是已经成熟、可以传递和分享的知识,就像酿酒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风味愈发醇厚。
其次,不同的类型在笔记的管理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我们可以将关于心理表征的五个优点作为成熟笔记,因为这是一个完整清单,并且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这类笔记通常不需要频繁修改,而是可以被反复使用。与之相对的是一些概念,像记忆宫殿,虽然听起来很完整,但在实际表达中可能显得复杂,这时我们就将其归为成长笔记,因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与表达。
最后,在笔记分类的实践中,关键在于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调整,而不要追求完美。无论是放在婴儿笔记中还是成熟笔记中,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如果一个笔记不易判断,可以将其放在成长状态,减少在分类时的阻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后续利用。建议将尚未成熟的内容不要直接放入项目库,以免造成后续整理的困扰。这样一来,笔记管理将变得更为简洁和高效。
我们需要将所有的 Baby Notes 集中在 Flow Mode 中。Flow Mode 的标签是非常强大的,因此你可以使用几十个标签,而每一个标签下的 Notes 实际上也不会太多。分好标签后,你每个分类的 Baby Notes 所进行的评论回顾也是不同的。例如,某些属于 Ideas 类型的 Notes 可能会在 Baby 阶段待很久,因为它们是比较不成熟的想法,我只是随手记下的。这些 Notes 可能每两个月、每三个月或每个季度看一遍就可以了。通过打上 Ideas 或 Thoughts 的标签,你就能明确每隔几个月就进行一次查看。
有些 Notes 本身可能已经很熟悉,所以你只是随手记下,比如当场想到的想法或者一些电话记录等。这些 Notes 通常第二天就需要入库,因此你可以将它们放在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标签下,或者直接放在熟了可以摘掉的标签中都有可能。还有一些 Notes 则介于两者之间,比如读书笔记。读书过程中,我很少会直接入库,通常会将所有在阅读时临时想到的内容放在 Flomo 中,利用子标签来进行分类。这样,关于读书笔记的所有信息都会集中在一起,便于后续整理。
这些读书笔记其实并不需要经常处理,可能一个星期或两星期看一次就行了。如果数量太多,可以一次性整理一批,而数量不多的则可以暂时保留在里面。总之,Baby Notes 会区分不同的状态,而判断它们能否入库的标准就是它们是否接近成熟。尽量确保入库的 Notes 都是接近成熟状态的卡片,这样会更好。想象一下,我们可以将这个数据库视为一所大学,Baby Notes 一开始就像在托儿所需要思考分类,然后逐步进入高中,最终才进入大学的不同专业。
至于如何处理这些 Growing Notes,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观察找到适合它们的位置。如果找到相应的位置就接入,找不到则让它们在 Flow Mode 上待一段时间。就像每天去收果实一样,今天看看这个熟了,那个还没熟,那就明天再来摘。每天关注这些 Notes 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意外的灵感,进而使它们变得更加成熟。当你有时间整理的时候,可以将原本草草记下的草稿写成一篇微博,完成后就可以将其归档,进入库中,这样就实现了从 Baby 到成熟的转变。
例如,如果我正在考虑改造办公室的活动空间,以使其更加温馨有用,但一开始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做,这显然就是一个 Baby Note。此时我可以给它打上一个标签,比如“想做”,但对具体怎么做仍然感到迷茫。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不断思考、观察,甚至与同事、朋友进行讨论,逐渐形成更清晰的想法,比如我会发现现在的桌子虽然功能性强,但不太美观,因此可以考虑更换。此外,我的想法也开始具体化,例如,购买一张漂亮的桌子。
当我在网上购物时,发现一张合适的桌子,这时候这个 Note 就非常成熟了。虽然不一定要立即入库,但我可以直接购买并将新桌子的照片放入库中,这样一来,我们办公空间的元素就都有了,从 Baby 逐步成长到成熟,最后形成系统化的数据库。当我对某些具体的事项已经明确时,就可以将这些信息入库或设置提醒,跟踪进度。因此,总来说,整个过程就像每天去春游一样,观察哪些瓜熟了就摘下来,哪些瓜还不熟,就缓缓放着,这种轻松随意的状态不应该成为负担。
在BGM的三个阶段中,即使所有笔记都已入库在Notion中,内容也会持续增长。就像酒经过多年陈酿,会逐渐散发出新的气息一样,你在Notion中所记录的笔记,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比如,我可能会有一些“Baby Notes”,即对于课程的一些初步构想。当我意识到笔记堆积到一定程度,课程目标变得明确时,我就可以将它们转移到Notion中进行更系统的管理。在Notion里,课程目标会逐渐丰满出来,而这个过程完全依赖于我的实践和调整。
总结来说,BGM的核心在于你要判断笔记的熟悉度。如果笔记不够熟,那它就是“Baby Note”;如果已然熟悉,就可以直接入库。在这两者之间,是一个“Growing”的过程,你需要不断观察笔记是否能入库。如果能入库,就将其放进标准库中。这个入库的标准要求按照不同状态决定笔记的去处。例如,在“Flow Mode”下,笔记需要日常被看到和思考,适合待在这里;而在Notion中,它能更好地整合进课程体系,帮助我保持对整体进展的把握。因此,笔记的去向取决于你认为哪个环境更适合它的成长。
在笔记成熟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提炼”。例如,在读书笔记和学习笔记中,随意记录可能会导致笔记堆积过多,处理起来变得困难。一旦数量过多,就可能是因为你在记录过程中缺乏串联和总结。因此,我们应该为同一标签下的笔记设定数量标准,比如一旦记忆超过10个,就必须开始整理。也可以定个时间点,读完一本书后就整理与之相关的所有笔记,避免拖延。
第二个问题是某些笔记长期未被处理,导致其无法成熟。这通常出现在关于“想法”和“随机思考”的笔记中。我们常常记录了一些参考资料,但由于缺乏重温,这些笔记滞留在原地。对此,我们也需要制定方案。这类笔记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容易被拖延。因此,应该将它们汇集在一个页面,例如Notion中分门别类每天查看,提醒自己处理。这些可以分为“每日事务”、“每周事务”、“每月事务”和“周期性事务”,后者是指完成一系列想法的周期后再重新开始。总之,要确保这些笔记不断被查看,慢慢“成熟”。
第三个问题是在进行笔记组合时,常会碰到难以预测和整理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时间来规划,比如不要将两页书合并,而是把一个小时内完成的任务视为一个块。比如今天的一个小时内我完成了哪些任务,明天又会完成哪些,类似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此外,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避免细致划分,以免某些分类下的笔记内容过于繁杂,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这个时候,你不如将其变成每天的小组块,将这一天的内容或是这一周的内容记录下来即可。因此,以上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在群中讨论,我们需要将常见的问题全部讨论出来,以消除这些阻力,使我们的笔记系统更加实用。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三种笔记体系,尤其是我所使用的工具、笔记分类BGM系统,以及XY笔记的理念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小实战,将这套笔记系统投入实际使用。
许多同学询问我如何做读书笔记,以及我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步是立项,这一点非常简单,刚才提到过,我们需要创建一个Notion的图书馆,这是有教程的。如果不立项,读书笔记、感想、灵感以及和这本书相关的一切内容就无法得到统一保存,只能留在那本书中,而书一旦放在书架上,你就很难再去翻阅了。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为自己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库。立项之后,它将激励你多读书,因为这不是一个工作的立项,尽管听起来很无聊,但这是你的兴趣项目,所以你会很想发展这个项目,让它蓬勃壮大。
当你制作出一个漂亮的图书馆,更是不断增加属性,预览页面也非常美观,进度也在不断推动。每天查看自己今年读了多少本书、进度到达了哪一步,这时候你就会非常有动力去阅读。你看,我在2021年春节时建立的Notion图书馆,2021年我读书的数量立刻翻了一倍,达到了50本。2022年则进一步增加至70本,虽然今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做播客,但截至目前,我也读了20多本书。因此,确实,一个经过立项的图书馆和数据系统非常好用,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步。
第二步当然是接入。在这一阶段,我会翻开书的第一页,整个笔记的过程会逐步进行并全部链接起来。前面我们已提到,当我在阅读一本书时,我大部分是偏好读纸书,且会先在书的边缘进行批注。我曾经也很爱惜我的书,但后来发现,如果不做笔记、不去阅读,那保持书籍的完好有什么意义呢?毕竟书籍的价格并不算高。因此,我决定以后所有阅读的书籍都要进行划线、标记、以及在书的边缘写下我的感想。这个方法能够保持思考,比单纯地阅读要舒适得多,因为你不断在画重点、在重点之间进行笔记,实际上是在进行一个非常活跃和主动的思考过程,并且也在进行初步的连接与引导阅读。
接下来在每一章末尾,我会简单总结一下这一章的内容,如果一章太长,则在小节中进行简要总结。这些总结可能就是几个字,例如某个心理学的洋葱理论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简单介绍一下便可。这一切做好后,我会趁热打铁地写一些笔记,这些笔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联想,看到这个知识后,我会联想到以前读过的书,以进行知识的融通;另一种是总结笔记,当书的空间不够时,我就会将总结写在便利贴上。无论是关联还是总结,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的小块,而不是较大的总结。记下脑中立即浮现的想法,不要强迫自己冥思苦想,以免增加读书的阻力。这些笔记我会尽快记录下来。
我们也需要解决一些接入的问题,比如如何在Flow mode中接入方便贴,或者有时我会随手打开微博直接分享。由于我在Notion体系中已经建立了项目和关联,这些接入对我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在读完书后,我会从头到尾回顾我的高亮、笔记以及所有内容,接着开始制作卡片。根据书的顺序,我会逐一从一章一节开始制作卡片。基本上,我会进行自己组织,不会完全依赖书中的结构。比如在阅读《天才》一书时,我会思考天才是谁,而莫扎特与老虎则是我的一个组块。接下来,整个刻意练习的1.0又是一个组块。尽量自己进行组织,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你会记得更清晰。每一张卡片制作完成后,整本书的卡片基本上也做完了。
由于卡片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产生了新的想法或总结,可以将其加入其中。当所有卡片都完成后,我们就进入了第三步:连接与串联。刚才已经接入了相关内容,现在我们开始整理每张卡片之间的关联。你可以设想每张卡片与其他卡片之间的关联,比如提到莫扎特与老虎伍兹,这张卡片可能会关联到什么是完美音高,因为莫扎特具备这样的才能。此外,还可能关联到高尔夫的一些赛事表现或介绍,因为提到了老虎伍兹。每张卡片都有自己的关联点,整理完毕后,你可以将所有卡片导入思维导图,并在其中进行进一步整理,然后开始录制播客。
在整个过程中,输出是贯穿始终的。例如,在阅读时可以发微博,在做笔记时也可分享,整理过程中同样可以发声。不同的输出方式包括和朋友聊天、录制播客或撰写其他文章等。总之,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和提炼是不断交织的。同样,连接和串联也是在输出中频繁进行。当完成了前面所述的工作后,最后一步就是将这一书籍与其他相关书籍建立联系,形成一个书单。例如,在讨论“认识科学”时,就可以列出相关书籍。
对于一本书,我通常会读几遍。虽然前面讨论了三步骤:立项、接入与连接,但连接和组块的内容会重复非常多次。因此,对于我而言,一本书不一定要读很多遍,但它会在我的整体体系中循环多次。当我第一次认真阅读一本书时,会产生深刻的感悟,随即可能会发微博分享。当我做这本书的笔记时,可能会重复之前的微博内容,接着再写一些文章。然后,我还会制作思维导图,并在播客上分享。播客录制后,我还会为大家做小红书的笔记。在反复回顾自己的播客过程中,我常常会有新的感悟,持续激发新的想法。这样的循环会持续几周,即使只读了一遍,书中内容已在我的思维中经过多次反复。
当然,并不是说整本书的内容都需要如此反复。我能迅速做出取舍,因为我知道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吸收过多新知识。因此,只要通过思维导图理清书籍的大框架,并重复记忆那些对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比如心理表征和刻意练习等理论就足够了。书籍中已有的核心理念对我很重要,我没有必要挂念那些我选择放弃的内容。实际上,书并不需要读太多遍,但输出却需要反复进行。如果你不喜欢像我那样频繁输出,可以寻找不同的人进行讨论,收获不同的反馈和观点。我们可以与同学、朋友、同事或长辈讨论这些笔记系统,反复的讨论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的重复,这是极其重要的。
我观察到许多学员不喜欢重复,例如做过的题目通常不愿再做。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已记住答案。然而,我们需要重复的并非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虽然他们知道知识点和答案,但在应用时可能出错。因此,越多的重复和拆解才能加深内化的过程。内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反复提炼,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在学习中,教材的运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使你看了一本教材两遍,也可能会发现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急于寻找其他教材。正确的方法是对经过市场考验的好教材持续深入研究,甚至可以看十几遍。这样,你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逐渐入门。学习本身虽枯燥,但探索读书的过程却要灵活得多,输出、总结和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然也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
听到这里,大家应该对笔记本的使用方法论框架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但是在实践中,大家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非常鼓励大家在本期节目的留言区发表自己的问题,这样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借鉴。在统一的平台上交流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大家也欢迎在我们的读者群里展开讨论。我们甚至可以在读者群中建立一些项目,例如学习一门语言、学习Python、学习乐器等等,分成子项目进行讨论。留言区也是一个互动的地方,大家可以通过不断的讨论,找到这些常见瓶颈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语言时,有些人可能最头痛的就是单词。
我个人觉得日语单词不应该和这个单元放在一起,因为这个单元的语法我掌握得很快,而日语单词的记忆速度却很慢。这样的速度不匹配,导致将它们放在一起会拖慢学习进度。不如先学完所有的语法,了解基本概念后再慢慢背单词。这样至少能让我感受到进展,而不是让所有单元都因为单词而滞后。虽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将单词、语法与实用场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习模式。在课程教材中,这种知识结构是一个整体,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可能将语法视为一个整体,而单词则作为独立的部分来进行学习。这对我来说可能会更实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无限的乐趣,我期待着大家的讨论。最后,我们将回答一波读者提问。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个体系能够很好地回应大量读者的提问。这些问题最初被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关于知识体系的。有一位同学询问,普通人应该如何利用卡片笔记法搭建和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期节目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房子与森林”的理论,分清楚你的笔记是属于房子还是森林。如果你的笔记是房子的性质,那么就应该采用刻意练习的方式,一块砖、一块砖地去积累,也就是逐个卡片的累积。而如果是森林,则需要将随手记录的内容用BGM的系统管理起来,形成“初生笔记”逐渐成长为“成熟笔记”,让它在知识的森林中茁壮成长。
这样将森林与房子的概念区分开来,才能有效搭建你的知识体系。否则,如果在房子类型的知识体系中,你总会觉得自己太过随机;如果用森林的思路去处理房子的结构,反而会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情况让人很难分配任务,也很难清晰地进行知识管理。因此,明确自己知识体系的性质,对于知识的搭建至关重要。
同样,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位同学提到,应该从哪里开始梳理知识体系。当感到语言匮乏时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在节目中都得到了回应。首先,从哪里开始梳理知识体系?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采用森林模式。你想到什么,就将其记录为一张卡片,并不断整理、立项,让这些卡片逐渐成长,毕竟这比房子的结构要简单得多。其次,语言匮乏说明你对某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此时你需要回头琢磨,而不是去研究沟通技巧或表达能力。只有当你能自言自语、解释清楚某个理念时,才能清晰地向他人讲解。这与语言是否匮乏关系不大。最后,BGM系统的笔记当然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改和成长的过程。记住,一个“初生笔记”要成长为“成熟笔记”,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正如人类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再到进入社会,甚至中年后仍在成长。
对于主题阅读的问题,有同学表示自己在之前阅读主题书籍时,会列出想看的书籍并对每本书做笔记,但现在不知道如何整理主题笔记。首先,我们要把主题分为两类:较小的主题,如“刻意练习”,可以将四本书放在一起整合成一份笔记。选择一本书作为基础,后面的书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增加内容,依此类推,从而融入四本书的内容。第二类是稍大一点的主题,比如“认知科学”,则没有必要整合。要记住,只有像“刻意练习”这样的小主题才需要整合成主题笔记,大主题只需建立关联,比如“认知科学”这个大主题下可以选择其中一本书来展开学习,这样会更有效。
打开这张卡片,他就关联了很多其他的书籍。例如,他提到了《科技练习》的四本书,以及今天讲的两本笔记系统的书。同时,他也关联了讲认知理论的另一本书,叫做《How We Learn》。那本书我也很喜欢,书中讲了很多关于记忆系统的内容,包括我们人类的遗忘机制。我还关联了《超速学习》和《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这两本书。虽然它们不是科学家的理论,却是普通人自己的探索和亲身经历。一个作者自学了MIT的四年计算机课程,并在几个月内学会了一门外语;另一个则在一年内获得了美国基地大赛的冠军。这两本书与认知科学密切相关。
还有一本书叫做《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这本书是斯坦福教育学院的院长写的,他从教学的角度告诉教师们在教授学生时应该注意的一些有效的方法。这些理念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认知理论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本书名为《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书中介绍了一些有趣的脑科学知识,提到我们向大脑输入信息的过程,因此也能关联到认知科学中。还有一本书是《学习进化论》,它从终身学习的视角看待学习的不同阶段,从1.0到4.0,每个阶段都会有一批人被抛弃。我觉得这个过程和我个人的经历十分契合,既有共鸣又很有趣。
总之,刚才提到的这些书籍,随着你阅读的进度,只要将它们关联起来,书单便会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然而,这并不是我在认知领域读的所有书。请注意,如果我觉得一本书不是有价值的书,就不应该将其关联,其他书籍也不应进入你的知识体系中。要勇于舍弃,确保清单上的每一本书都是你自信推荐给朋友的,而你必须能说出推荐理由,只有这种书才能留在你的关联清单上。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做主题笔记?因为你的清单上已经将读过的所有相关书籍关联在一起。你可以点击每一本书,查看你对每本书的笔记。如果这些书的笔记之间存在关联,例如多本书提到的“刻意练习”,那么你可以将这些笔记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关于刻意练习的主题。这样,整个知识库中就会出现一个关于刻意练习的集成知识包。这意味着主题笔记不是你单独制作的,而是在完成所有书籍的笔记后,通过不断关联形成的知识包。最终,你可以将这些相关内容整理到一起,妥善保存,就完成了主题笔记的制作。
同样,处理同一主题时,从不同渠道获得的笔记也需要加工整合。这个问题适用刚才的方法:你不需要进行深度整合,只需将每个渠道获取的笔记打上标签、做好提炼,使每张笔记本身具备高价值,就像一杯酿好的酒。然后,再让这些笔记与其他笔记进行关联,经过关联后,形成一串相关的笔记,最后将它们整理到一个池子里,形成一个知识包。你不需要去额外整合,笔记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这就是我们讨论的第一部分,即笔记系统。
第二部分是笔记在体系建立后,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运用。很多人总想做得更完整,实际上笔记应该是一个不断修订和整理的过程。如果没有阻块和串联的概念,笔记容易半途而废或显得零散。笔记更多是从一个中层卡片开始,向上汇聚到更大的阻块中,向下拆解成更细的卡片。因此,你需要一个便于放大和缩小的笔记工具。纸质笔记在这方面确实有些局限,因此建议使用Notion。使用Notion后,可以轻松地进行笔记的缩放与串联,如果非要用纸质,我建议在做笔记时留出大量空白,方便后续补充。
此外,类似于归档、检索、命名、分类等问题,都需要好的工具支持,而不仅仅依赖方法。例如,将多个笔记放在同一个笔记中,这时可以使用Notion等工具。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使用Notion。在会议中,我们经常会接收到大量信息并做笔记,但常常无法抓住核心,最后不得不翻阅会议记录或录音。会议往往需要多次回顾,这在一些情况下是可行的,尤其是当发言者内容繁杂时。可以同时使用录音转文字的方式,将自己的笔记作为支撑,不断对信息进行归类和提炼。这样一来,整理会议记录时即使抓不住重点,也可以在听第二遍时补全内容,通过阻块与串联的方式加以归纳。当你锻炼这种能力后,以后在会议中会更容易进行阻块和串联。
重点在于阻块与串联的能力,不要把这个过程仅仅视为一次会议的记录。想想看,当你在听第二遍会议时,你实际上是在锻炼你的阻块能力。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会议的内容,还是一个自我提升、非常有意义的练习。因此,老板的发散思维和强烈输出能力,实际上为你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机会。若是老板组织得非常严谨,并且讲的内容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那么这就没有为你提供锻炼的机会了。因此,把这个过程视为一种有趣的项目来进行。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笔记的改进。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的笔记记得太碎,或者有时记得太多而没有用,或者记得太少而缺乏体系。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之前提到的体系进行分析,比如立项接入XY,再结合BGM(baby note、growing note和mature note)这三个类别。如果你最近在做装修,发现信息特别乱,比如品牌对比、工厂的意见收集等,那首先要从立项开始,清楚地为这些内容立项。你可以依据工人的分工,或者根据不同的房间进行分类,确保所有笔记与这些分组相关。
一旦立项完成,后续的笔记接入就会变得清晰。关于笔记的接入与整理,不同渠道进来的信息都可以通过BGM体系来分类与整理。比如,你可以从baby notes入手,然后逐步进行立项,明确每个项目的进入方式和成熟度。如此一来,装修笔记的内容将快速清晰,激发出许多不同的灵感。还有同学提到他们常常在FLOWMO上放置卡片,但由于工作习惯不佳而难以持续,这其实和习惯无关。其实,我们常常强迫自己去做不合理的事情,这就需要应用BCM系统,确保你清楚地了解所处的状态。
如果你的立项做得好,那么每周的总结过程将会变得非常高效。若是进入项目时太过困难,可能是因为项目分得不够细致。通过这些体系来检查自己的笔记,找到最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显得非常容易。最后,有同学提到将零散的知识整理为自己的知识库,觉得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实际上,构建笔记系统确实让人感觉工作量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让人感到畏惧。你需要树立树木般的思维,并运用一个合适的、便利的笔记系统,不要在没有效率的系统上自我折磨。
我知道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这些道理都知道,但进展太慢,想要更快的方法。其实,速度并非关键,建立这样一个笔记系统非常迅速,知识积累和知识矩阵构建得益于XY、BGM和Notion等工具的组合,速度会远比以往更快。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焦虑,实际上是面对不可控性与不确定性的恐惧。在这个初始阶段,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只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去种树、种花,就能够逐步完成这个过程。只要每天花费一到三个小时在笔记上,你会意识到自己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以往的想象。最关键的是,面对初始的不确定性,要抱有足够的耐心进行整理与规划。一些同学因为焦虑而不愿意整理,导致未整理的内容不断积累,最终可能会变得无法完成。因此,持续的整理和反思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
接下来还有一些问题是关于笔记在做了以后不去使用的情况,比如没有时间去整理,或是不会查看。尽管读了很多笔记,最终却发现这些笔记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有时候,我们享受做笔记的过程,但事后又不去查看,因而觉得这些笔记既有用又没有用。
对此,我有两个答案。第一,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笔记可能真的只是“婴儿笔记”。这些笔记没有成长的机会,也没有被整理和应用的机会。当你记下笔记却不去重复使用和深化它们时,你的所有笔记永远停留在幼年阶段。此外,你也没有去关联和串联这些知识,更没有为你的笔记承担责任。可以说,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母”,遗弃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和笔记当作孩子一样去看待,积极去关注和培育它们。只有这样,这些“婴儿笔记”才能成长,最终酿成一杯美酒,这才是笔记真正的价值所在。
第二点,还是要强调使用有效的工具。好的工具能让你更乐于使用,并且方便你每天自动查看这些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知识和笔记将逐渐成为一片丰盛的森林。总之,笔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存储或帮助思考。写笔记的过程本身也是帮助我们思考的过程。笔记并不是一次性完成后就放置一边,而是要不断重复使用,成为我们思考的辅助工具。笔记的整体目标是帮助我们构建心理表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增加大脑的处理能力,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整理。
因此,重点在于组块和串联。只要你持续地做好重复、组块和串联的工作,你的笔记系统终究会变得有用。总结起来,今天我想强调四点:第一,记住我们的XY笔记系统的三部曲:立项、接入和X-Y;第二,了解BGM系统,即“婴儿笔记(Baby Note)”、“成长笔记(Growing Note)”和“成熟笔记(Mature Note)”;第三,清楚区分笔记是属于“房子”还是“森林”;最后,一定要给予耐心。你的笔记系统现在可能还处于婴儿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迅速成长,与你共同进步。因此,我希望大家在关注这四点时,尤其要有耐心,并持续投入精力去维护它。
感谢大家聆听这一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这次的分享!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在实际操作笔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也欢迎加入我们的读者群,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加入读者群的方法,请查看本期文案。我们也会将提到的书籍及相关教程整理好,放在文案或是小红书的笔记中,大家可以去找寻。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