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斯文的博客,我是斯文,我的朋友圆圆。今天我们要聊一个近期非常热门的话题——自我抚育。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么深刻的著作,让我看得泪流满面。这本书的名字叫《不原谅也没关系》,它详细讨论了自我抚育的主题,实际上是在探讨一种被称为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创伤。这类创伤往往源自童年时候的家庭创伤或者父母的虐待行为,导致个体在成年后常常出现创伤闪回,这也是CPTSD人群的重要特征。
起初,我在看到这一概念时,心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但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我们许多人都有CPTSD的反应,尽管未必被诊断为这种症状。书的作者皮特·沃克是一位资深的心理疗愈师,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体验过严重的CPTSD。这本书是我这几年读过的心理学著作中最有价值的一本。尽管我读过很多心理学书籍,但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认知是全新的。阅读时我不仅认真做了笔记,这是我第一次在读书时如此专注,因为书中有太多实用的内容。
书中提出自我抚育的概念在小红书上也很流行,很多人使用“我成年后将自己重新养育一遍”这样的表述。第一次听到时,我感觉受到触动,因为这个概念既新颖又似乎源于我们的成长经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面对如何给予自身内心重新养育的课题。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毕竟父母未必能做到,但我们能否做得更好呢?我史无前例地认为,这本书给了我们直接实用的工具,明确告诉我们该如何应对。
此外,关于自我抚育的体验,我记得大约十几年前,我意识到自己很喜欢给朋友送礼物,常常能洞察朋友的需求,让他们开心。然而,我自己却很少为自己买礼物。后来有一本书提到,你对他人的慷慨和温暖,来源于你把内心的小孩投射在他们身上。你在为他人付出时,实际上是在抚育自己的内心小孩。我开始尝试把同样的关爱给予自己,也许这就是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自我抚育的重要性。
对于CPTSD的症状,虽然很多人没有被正式诊断,但许多人依然会感受到绝望、孤独、被遗弃感和脆弱的自尊,甚至在依恋关系中遭遇障碍。许多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受之前未解决关系的影響,因此我们现有的心理困境也可能通过这本书找到答案。书中还提到,童年创伤的类型是多元的,除了身体和情感上的虐待,蔑视和忽视也是严重的情感虐待。比如,如果我在孩提时代遭受到蔑视或者忽略,那对于内心的伤害其实是深远而巨大的。
总之,我体验到的内心感受并非单纯的蔑视,而是一种被忽略的状态。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被告知“小孩懂什么”,而这种忽略可能会影响我们内心的感受。书中还提到,奴隶制时期的奴隶主会用各种方式贬低和忽视奴隶,以剥夺他们的信心与自尊。由此可见,情感上的蔑视和忽视是极其危险的,可能造成一系列心理上的创伤与困扰。在讨论羞耻感时,我也将分享其如何在感情操控中运用,让每一个人深刻反思自己的经历。
在他这本书中,将羞耻称为“毒性羞耻”。这种羞耻感非常有毒,它让你觉得自己很差,甚至让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羞愧。这是一种最简便的操控方式。读到这一段时,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许多感到羞耻的时刻。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经历是,我妈曾经在大街上拎着我,然后突然躲起来。那时我才三岁,孤零零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不知道她到底去哪了。此时我又觉得不好意思喊出声来,那一刻我其实是感到羞耻的。还有一次,我跟一个人说话,他完全没有听见。我心里不知道他是没听见还是懒得回应,正是这种不回应的瞬间让我感到羞耻,仿佛我说这句话是一种错误。因为这样的经历,我逐渐发现自己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我会变得很紧张和尴尬。
例如,当我问:“诶,圆圆,你喝这个吗?”如果她没有回应或者故意不回应,我就会觉得非常难受,仿佛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再次确认:“诶,圆圆,我刚刚问你要喝这个吗?”我想确认她是真的没有听见还是刻意不回应。这样的情况在工作中也常常发生,比如隔壁同事在发零食,我会担心自己没有被注意到,被忽略或者无视。这种被忽视的羞耻感,从小就深深植入。我认为,小时候被忽略的经历往往会比明确的虐待更难以处理,因为长大后,你可能很难直言不讳地向父母表达这种情感。对于人类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没有回应。
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这一点的研究,关于小猴子出生后只给食物而不提供母爱,导致小猴子迅速死亡。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我们都需要回应与连接,如果缺乏这种连接,就会陷入无尽的孤独感和羞耻感。当谈到孩子的创伤时,记忆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散,许多情绪可能成为长大后人际关系的某种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感觉到父母的打骂依然是一种寻求帮助的途径,但如果缺乏回应,那么我们的恐惧与羞耻感可能便无法诉说。
谈起电影,我曾看过很多压抑的剧情片,但让我感到最难受的作品是日本电影《无人知晓》。影片中,四个小孩被母亲遗弃,他们相依为命,生活无所事事。影片运用了大量的留白,真实地描绘了他们的孤独。让我特别感触的是,影片中的一个情节,妹妹去世后,哥哥把她的尸体装进行李箱里去埋葬,并没有配上任何煽情的音乐,而是一切显得如此平常。当我了解到这一点,意识到许多成人的情绪源于童年创伤的时候,我便开始在心理咨询中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每当我感到不开心时,就会试图分析这种情绪的根源,回溯到相似的情境。这也是我在书中看到的闪回概念,通过心理学的角度理解自己的情绪,确实帮助了我。
在书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处理闪回情绪的工具和方法,它们让我可以更好地调整自我情绪。一个下午我感到无聊,便躺在床上,回忆起我小时候痛苦的场景。当时我父亲因辅导作业而对我发火,导致我非常恐惧。虽然母亲事后告诉我仅仅只是打了两巴掌,但当时我却感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破裂。回想这些,我意识到需要去安慰那时无助的小我,并在心里为自己哭泣。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那部分的自我的确得到了一种情感上的成长。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治愈。这样的情感就像某种形式的哀悼,书中提到的一个词汇令我深有感触。那天下午,虽然我并没有特别的事情要做,但回家后的我却仿佛解救了自己。我觉得书中提到的工具箱非常实用。某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一件我小时候甚至毫无记忆的事情,平时根本想不起来的。我即便追溯自己的童年,依然无法回忆起它的存在。然而,那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似乎没有耐心地回应我,这让我感到一丝不舒服。看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这种不适一定有潜在的根源。于是,我决定回忆一下,看看小时候是否有相似的情绪。我明白,这个过程需要些时间去探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躺在床上,思考着我这种情绪的根源。
后来,我突然想起来,可能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的表哥比我大一岁,他到我家玩。那时我家门口有一堆沙子,是我姥姥准备的,我每天都在外面玩沙子。表哥来了之后,用我的玩具小桶,开始用沙子和水制作蛋糕。他把沙子倒入桶中,然后翻转过来,做成了一个沙塔,骄傲地说这是他的蛋糕。我当时有些无奈,觉得他做得很好,但又满心不快。他突然对我说,“不要动我的蛋糕,这是我的蛋糕。”我感觉委屈,心想:这是我的沙子和桶,你只是在上面倒了水,为什么说这是你的蛋糕?而且这是我家,为什么不能碰一下呢?我越想,越觉得受伤。此时,我那辆小三轮自行车也成为了他取笑我的工具,我想站在自行车后面,他却毫不迟疑地拒绝我,嘴里说着不愿和女孩子玩。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到非常失落,童年的我觉得他无形地给我打上了标签,令我深感委屈。
在这些情境中,我明白了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母亲的角色往往是给予无条件的爱,而父亲则更像是给予强有力的保护。书中提到的自我抚育的概念让我耳目一新。如果我们在小时候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这种爱和保护,那么在回溯时,我们可以自己扮演父母的角色,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书中建议,我可以在想象中保护幼时的自己,告知他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无条件爱着他。这一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让我流下了许多泪水。我意识到,童年里我缺少的正是那种被强大保护的感觉。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别人很可能就会毫不顾忌地侵犯你的界限,甚至在职场上遭到领导或同事的无情对待。
其实,回想表哥的态度,我心里涌起的不仅是无奈,还有深深的羞耻感。我默默想,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才会遭到他这样的对待?如果我真犯错了,被他这样对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可他似乎天然地就对我充满了厌恶,那种无助感令我痛苦不已。我很清楚,那种感觉萦绕在我心头最难以排遣的情绪,正是我觉得自己并未做错,却遭遇他人冷漠、被排斥、被遗弃的无力感。在书中,我看到了一种提法,称为“养育代表团”,这是非常特别的概念。如果想重新养育自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我抚育,二是在养育代表团中得到支持。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索自我的旅程,能够让我重新获得温暖与力量。
当你脱离家庭后,进入新的生活阶段,你选择的朋友、伴侣以及各种亲友类型,像老师、同学等,都是与你关系密切的人,他们可以成为你人生旅途中新的支持者。因此,虽然许多人抱怨谈恋爱会带来伤心和困扰,但我认为恋爱本身是有其意义的。通过恋爱,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爱,这种爱就像储存于银行卡中的余额。当你与他人的情感关系深入时,恋爱所带来的联系感与深度是其他关系无法替代的。我在恋爱中得到的滋养令我深刻感受到,当我意识到被对方深爱时,那一刻的感觉无比珍贵。
最近我想到了《黑暗荣耀》中东恩接受周医生表白的那一幕,那是他人生中从未体验过的爱。在那一瞬间,他或许才能真正走出内心的巨大创伤。起初,我对角色设定并不理解,认为她的善良与理想化过于夸张,但随着剧情推进,我发觉女主的苦楚需要一些甜蜜的安慰。虽然东恩与周医生之间有深厚的情感,但她与江阿姨也有一种隐秘而真挚的爱。在一段时间里,江阿姨给东恩带来泡菜,这时的东恩虽然内心欢喜,却羞于表露,这是另一种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温暖。
由此,我突然意识到《黑暗荣耀》展现了自我抚育与他人抚育的过程,修复自我创伤的过程。而东恩在历经痛苦后,学会了自我同情与自我保护,能够反击曾欺负她的人,并构建新的关系。尽管她有愤怒和复仇的情绪,但同时她也承载着悲伤。剧中提到如何哀悼过去的创伤,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愤怒和悲伤结合在一起,互相作用,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走出来。我曾对这个观点不太理解,后来有了领悟,尤其是剧中提到女性与男性在情绪表达上的不同,女性更容易感到悲伤,而男性则常常以愤怒回应。
我意识到这些情绪反应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女性被允许哭泣,而男性则被视为不应该表现情感弱点。我了解到,女性应该勇于表达愤怒,男性也应该学会倾诉自己的悲伤。男性因为压抑情绪往往会转化为烦躁,而女性则可能因压抑愤怒而身体不适。看到这些分析时,我想到了自己和表哥的事件。我学习到识别情绪、追溯过去情感,并为这些情感进行哀悼,这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修复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表达愤怒也是必须的,而这对我来说相当困难。因为从小我就被教育要听话、温顺,然而在一次愤怒的宣泄中,我才首次体验到表达愤怒所带来的力量。正如自我同情与自我保护是一体两面的,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与力量,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和平衡的过程。东方文化常常会让人产生自我批判,比如那些为了你好等言论,这种文化背景容易导致人们在情感表达和自我保护上产生困扰。不过,重建自己健康的情感表达机制,依然是重要的成长课题。
哎呦,他可能只是开玩笑,但对我来说,心疼自己是不应该的,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有一次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回到家时,小姨在家。其实小姨对我很好。看到桌上放着一个当时很流行的水壶和一双流行的皮凉鞋,我心里想着,肯定是小姨买给我的,于是我很开心,那种孩童的快乐是掩饰不住的。我看到鞋子和水壶就特别高兴,然后跑到另一个屋子里,小姨就在里面,我又不好意思问:“这是你买给我的吗?”我当时觉得这样很无耻。
可是,我就是掩饰不住坐在那里一直抖着。小姨问我:“你高兴什么?那双鞋和水壶根本不是给你买的,是给你表哥的。”虽然我明白她在跟我开玩笑,但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不被允许肆意开心的压迫。小姨想告诉我,虽然这些东西是给我的,但我不能认为它们已经到我手里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给别人。这种感觉让我一下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我们的父母,虽然关心我们,有时候却是用嫌弃的方式来表达的。
所以我现在经常跟家里的猫咪说话。它每天都会跑来问我要罐头,我就会对它说:“昨天不是刚吃过罐头吗?今天怎么又要吃了?哪家的小猫咪条件那么好,能每天都吃一个大罐头?”说完这个,我自己在想,这不就是东亚家长的风格吗?这本书在国内卖得还不错,真的有原因,太有共鸣了。
书中提到一个我特别感触的地方,那天下午我哭得很厉害。关于CPTSD的反应,作者将其归结为四种类型:战、逃、僵和讨好。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类型。战斗型的人会不断表达愤怒,看起来情绪特别不稳定,随时可能爆发。有些自恋型人格也属于这种,他们通过语言攻击别人来舒缓自己的不安。而逃避型的人则是忙于各种事情,试图回避内心的情感,这就是逃的表现。
还有一种是僵硬型,涉及解离,比如说当小时候被骂时,我觉得我的灵魂已经躲到一个角落,而身体却站在面前。这种解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但却不是健康的保护。书中还提到,很多人长大后会因为这些反应感到极度的社交恐惧,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最后一种是讨好型人格,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概念。我们会努力察言观色,满足别人的需求,以此来获得暂时的爱和安全感。我自己就感觉有逃和讨好的倾向。
作者还提到,有些人总是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得到父母的爱,但是最终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这样的状态会让他们觉得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提到松子的故事,我深有感触,松子无论怎样讨好她的父亲,最终也得不到爱,选择自我放弃。她写下“生而为人,心有愧疚”,那种感受我曾经有过。
后来我看了这本书才第一次找到答案,为何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这是因为我在成长过程中,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妈妈的爱。我总是努力讨好她,做她喜欢的事情,甚至省下零花钱给她买礼物,但得到的只是简单的“好,谢了”,然后就放到一旁。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拥有任何的爱,仿佛我就是一个错误。
现在回想起来,我意识到这种感觉背后是因为母亲不能用健康的方式去爱我,她也是个病人,无法给我健康的东西。我渐渐理解,或许她不是不想爱我,而是无能为力。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未意识到,健康的人格中也有很多病态的面向。我们做某些事情,可能并无恶意,却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这些事情让我明白,其实我们无需一直追求原谅。
无论如何,那都是你妈妈,电视上也常提到这一点。这句话在东亚文化中非常普遍。虽然说“无论如何,它都是你的XXX”,但实际上,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和答案,主要围绕原谅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书的末尾才开始提到原谅的重要性,作者说,原谅并不是强迫自己去做到的。你再怎么告诫自己要原谅自己的母亲,这都不会成为现实。真正能够原谅的那一刻,往往是当你释放了所有的愤怒,并且发现生活是有意义的。此时的原谅,自然是伴随着爱的升起而产生的反应,而不是自我规训的结果。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感受到了来自家人或身边人的伤害,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成为一个好人来原谅他们。当你成长为一个足够成熟、充满爱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可能会在无声的过程中被你原谅。书中提到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怎么检测自己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作者提到,当我们感到开心和幸福时,往往会拥有坚定的自尊;但当我们遭遇失落、孤独,以及无法控制的困境时,还能保持自爱和自尊,才说明我们的心理在更深层面是健康的。确实,这让我意识到,真正检验心理健康的方式,往往是看你如何面对负面情绪。
书中还提到,如果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父母在行为上表现出合理的一致性,并给予相对稳定的爱与支持,孩子的成长过程就能培养出强大的自尊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个“足够好”的定义让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的善良和努力追求公正,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但这样的努力及大部分时间履行承诺,已经足以让他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作者还提到,当父母在我们小时候对我们进行严格的规训,长大后,我们会内化父母的规训,继续要求自己达到那个标准。
我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比如,在初二时做物理题目时,由于一个小疏忽而犯了错误,内心的懊恼和自责让我感到极度沮丧。我甚至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到愤怒,以至于给自己一巴掌。那一刻,我被自己的情绪彻底淹没。我们讨论过,扇自己的耳光实际上是潜意识里试图将愚蠢的过去与现在的自己划清界限,保持自己的纯洁感。长时间的高压让我的生活状态变得异常紧绷。可当我终于放下这些压力和规矩时,竟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突然对努力产生了怀疑。我开始觉得努力是一种荒谬,人应该好好享受生活。而当我放松时,又感受到了一种空虚。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答案,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人如果过于压迫自己,会处于痛苦的状态,而过于无压力又容易涣散。恰到好处的压力会促进个人成长,激发生命力,维持思想敏锐。书中还提到,虽然经历创伤,但当创伤愈合后,生活可能比完全健康的人更丰富。经历了创伤,生命的深度更加深刻。健康的人虽然生活安稳,却因为未曾经历重大打击,缺乏相应的恢复能力。尽管我有朋友觉得不想治愈旧伤,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但我相信经过治愈后,他们会成为更丰富的人。痛苦与幸福的艺术作品并无高低之分,创作源于内心深处,而非痛苦本身。
不能因为有人认为某种痛苦更深刻,就对它高看一眼。其实,许多描述幸福快乐的事物同样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可以幸福、快乐,并过得很深刻,并不需要沉浸在痛苦的高贵精神世界中。也就是说,生活不需要为了追求深刻而痛苦。对我来说,曾经有个想法一直潜藏心底。一个摄影师曾与我分享他们对艺术家的理想描述:艺术家通常是在二十多岁时成名,达到人生顶峰,创造杰作,随后便离世。谈到这一点时,我隐隐约约感到不适,但无法表达出来。现在我明白,他们认为艺术家应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人不敢直面平庸的自己,也不愿为自己的平庸负责。
我或许不需要成为艺术家,但我相信,一个真正出色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平庸负责,并有能力直面它。后来,那个摄影师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如何从CPTSD中自我救赎的实用方法。第一个关键点是对闪回情绪的管理。我们需要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回顾童年时期是否经历过类似情绪,以及当时遭遇了什么,导致这种情绪的产生。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哀悼,这个过程包括哭泣和表达愤怒,虽然可以哭一段时间,但不要沉溺于黑暗中。我们要告诫自己,已经长大,现在的自己有能力去支持曾经的自己,让那个时候的自己脱离痛苦并获得保护。
第二点是寻找“服役代表团”,即信任和依靠的朋友、伴侣、老师或同事,甚至可以拥有可爱的宠物。他们都可以帮助我们再次经历自我养育的过程。谈到宠物,我的猫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通过养它学会了如何去爱。起初,我一直以为自己很会爱别人,但逐渐意识到自己早期的“爱”其实是以爱为名的剥削行为。比如,我养猫后的初期,它总是蹭我,我却不知道如何回应。抱着它时,我的手很僵硬,但随后我试着用温柔的方式抱住它,心里想:这就是爱吗?于是,我意识到,通过爱猫的过程,我学会了如何去热爱他人。
但我的学习和别人不同,我的猫天性高冷,初次抱它时,会想要挣脱。那时我心里有点受伤,觉得它在嫌弃我。后来我发现,它这是它作为猫的习惯,不是对我的针对。无论是谁抱它,它也会逃开。那么,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继续抱着它。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我一向是那种回避型依恋,若我感到别人对我有一丝不悦,我就会立刻退缩,不愿给他们机会让我感到被嫌弃。于是,我开始主动要求抱猫,无论它是否愿意,甚至有时候强行抱它。
在这里,他提到将内在的攻击转化为外在攻击的重要方法,特别是把羞耻感转化为愤怒。这一点非常重要,羞耻其实是自我攻击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尴尬和羞愧。当我们意识到,羞耻的缘由并不在于自己,而是外部因素时,这个过程便成功了。转化羞耻为愤怒,意味着我们不再盲目攻击自己,而是能清楚分辨责任归属。接着,他谈论到需要斥责内心的批判者。随着成长,我们的父母内化为内心的批判者,屡屡对自己进行否定。当批判者出现时,我们要学会大声斥责他,不能在自我批评的泥沼中沉沦。通过缩减内在批判者的声音,我们能够向内练习自我同情和自我保护。对于我来说,读到这一点时,不禁涌上泪水。
对于我来说,那个批判者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你不知道它有多么严厉。书中提到了一些话,比如“你凭什么要管我,你根本就不是我自己。正因为有你,我的前半生才这么痛苦,你究竟还要这样多久?”当他讲述这一段时,我泪流满面。真的,那一段非常强大。当时我觉得,天哪,我真的应该这样骂他。他还提到一个方法,叫做重塑大脑神经,其中有个概念是“训练感恩肌肉”。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可以进行训练。书中说,你可以经常练习感恩,感谢身边的一切,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我们现在能够有这个播客,与大家聊天,确实应该心怀感恩。我们还可以感恩彼此,坐在沙发上非常轻松、开心地讨论这些话题。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感恩。
当你训练得足够多,你会发现令人幸福的事情很多。而且,当你经过足够的训练后,自我毁灭的神经回路是可以被消除的。因为有时候,我们一旦遇到不好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自我毁灭,觉得自己不应该存在,应该消失。但如果你经常感恩自己,你的自我认同和存在感会变得很强。这样一来,你的自我毁灭感会少很多。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个关于紧张的现象。我发现自己小时候常常处于紧张状态,特别容易失眠。十几岁时,我就开始失眠,心悸的感觉也很常见。书中提到紧张是对自己感受的防御,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我们往往害怕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比如愤怒、黑暗或是羞耻感,这使得我们选择防御这些情感。当我们退缩时,整个状态就紧绷起来。只有当你不再认为自己的感受值得被防御时,才能变得放松。我觉得,能够放松的人并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金铭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放松感令人艳羡,但他身上还有巨大的魅力和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尽管他的一些绯闻和花边新闻对于女性来说可能尤为严厉的攻击,但外在评价并不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如果外界的评价能引起你的情感反应,那么你就很难保持放松。哪怕是去参加考试或面试,评委的评价如果不能左右我对自己的看法,那么我就会感到放松。
接着,他还提到了一个关于感受的练习。这个练习需要你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穿越时空回到一个特别强烈感受到被遗弃的地方,成年的自己抱住幼时被遗弃的自己,并在各种痛苦情绪下安慰他。你可以用语言来安慰,比如:“大多数时候我都感到被遗弃,并且非常孤独,这让我很难过。当你陷入被遗弃的痛苦时,我更爱你。”这样的练习让我觉得很有力量,甚至在体验时我都会痛哭流涕。作者强烈建议“幸存者”进行这样的练习,即使过程让你感觉不真实,但如果坚持下去,最终会对曾经受到创伤的自己感到同情,这意味着你的疗愈进程正在深入发展。
我在读这段时,心里的感触非常深。书中所提到的一切都不是你造成的,你已经忍受了这么久的伤害,让我来抱抱你,来爱你。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因为里面全是实用的内容,非常适合放在床头,随时回顾。即使我已经接受了长时间的心理咨询,依然能从中找到新的概念和启示。我本以为自己非常健康,但最近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当然,这是我的内在批判者在告诉我一些事情。我最近确实察觉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创伤。虽然与小时候的痛苦相比,这些创伤可能没有那么剧烈,但偶尔它们仍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因此,我特别推荐一本书,叫《不原谅也没关系》。希望大家读完后,能和我以及圆圆有同样的感受,感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巨大的疗愈感。
每当我读这本书时,书中提到“不原谅也没关系”,我却感受到了一种被原谅的感受。内在的批判者似乎被我原谅了,同时我也原谅了那个被批判的愚蠢自己。如今,我对自己充满怜爱,而过去我觉得怜爱自己是一件羞耻的事。然而,我意识到如果不能爱自己,就很难真正地去爱别人。即使是爱别人,也只是拙劣的模仿。只有拥有爱自己的能力,真正去爱别人时,才会是出于慈悲,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我之前曾提到过对自己小腿的不喜欢,但我发现,之所以无法喜欢自己的小腿,是因为我很少感受到自我的存在。突如其来的“爱”往往难以感知。人如果无法爱自己,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我们需要先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然后再去爱自己。今天的谈话让我深有感触,分享了一本让我和圆圆都非常感动的书,希望大家也能去看看,并且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能力去抚育和爱自己的每一个部分。今天就讲到这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