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这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我是报幕员易志扬,今天这期节目很特别,因为我们为小酒馆的两位人气嘉宾单独组了一个聊天局。有台无人知晓的主播孟岩和起猪楼宴宾客的主播大卫峰,首次同台漫谈。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孟岩和大卫峰的观点交锋,比如:咱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想做好投资,是否有必要学习更多?学完投资第一课,是否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投资第二课、第三课?你也能听到他们最近在生活中的体悟和实践,比如,如何应对在躺平与奋斗之间反复横跳的内耗状态。愿你在这个美好的周五晚,随着本期节目放松下来,享受愉快的收听体验。
此外,我想给大家秀一下我最近玩的一些东西。就是跟顾老师的营养师推荐的一样,我带了一个设备,这是用于监测我的血糖的。这是一种可以24小时测量的仪器,扎在体内能够记录血糖的变化。其实,我是好奇而已,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我已经扎了九天,尽管我的血糖并不高。我这次实验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数据变得更加可控。比方说,我中午吃了含糖量很低的健康餐,尽管基础血糖从6升到9点多,也还能监测饭后血糖的变化。等我们录完播客再回头看,估计血糖会下降到六七。这一切让我体会到,饮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之前并没有意识到。
对于我的父亲,他有糖尿病的病史,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最关键的是,他对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缺乏觉知。我之所以戴上这个测量仪器,也是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改善健康的意识。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让我更加量化地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比如说,吃完饭40分钟后血糖达最高峰,而剧烈运动时,血糖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样一来,我就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意识到晚上不吃饭会影响半夜的血糖,进而提升自己的健康意识。
对于投资也有相似之处,提前建立对资产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我前两天还听了你那期关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播客,可惜还没有听完。今天能够和孟岩老师坐在一起交流,我感到特别开心。其实我听孟岩老师的播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几期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您与简七的一期,探讨了投资者教育这一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方面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我觉得这样的交流很有意义,希望聊一聊两人对投资者教育的认知。因为我自己在这个领域也做了一些尝试,早期并没有意识到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出于兴趣想表达一些看法。慢慢地,当我开始做播客时,收到很多朋友关于投资的问题,我也开始意识到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和整理,以便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样一来,当发现受众背景与信息接受能力都不同后,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传递我所想要表达的信息。
您在这个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从公众号时期开始,进行投资实证文章的创作,至今看到了很多变化。我注意到,您在这块的内容输出逐渐减少。其实,您一开始创作这些内容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告诉大家,以公募基金等标准化产品进行资产配置是可行的。那是2017年,P2P尚未崩盘的时候,您就希望大家能够改变对银行理财和P2P产品的传统认知,寻求更安全的投资方式。这些都很有意思,期待我们之后深入探讨。
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与购买手机不同,大家在买过来的时候,可能瞬间并无法感受到那种体验。用户需要持有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这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又不断波动,大家会产生很多怀疑和困惑。因此,我觉得使用一种持续陪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写作了几个月后,我意识到只讨论表面或者字面意义上的投资相关内容并没有太多的价值。曾有一个基金公司的人对我的伙伴反馈说,“孟老师用这个投资石盘吸引了我们,让我们订阅了,结果发现订阅后其实是在上哲学课。”我听到这一反馈时,虽然是2017年,但的确让我感受到写作内容与预期的差距。
写满五年后,我开始不想再写,也不是说真的不想,而是我觉得那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五年的承诺实现了,除了满足承诺,还有一个更深的层面,那就是我们的成长使得我们可以用更多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这其中一个视角是,写作迫使自己真正能够提高,另一方面,我又是一个非常喜欢放松的人,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是我的追求。而写作的压力常常让我感到紧绷。因此,到最后我觉得可以先将这件事情放一放。在这个阶段,我更加享受对写作的新态度:在灵感充足时写一些东西。
刚才听到您讲述投资实证的过程,我不禁回忆起我最初写作的原因。记得我第一篇写在公众号上的文章,因为我在进入云峰金融之前,曾在体制内工作,后者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我最早在智能投顾热潮下工作,那个时候,研究所的工作已经演变为通过新媒体传递海外信息的问题。就像孟老师所知,机构投资者写海外信息常常非常困难。我在机构中的目标是将信息写得更有趣。比如,我非常关注宏观经济和央行变化,而当大多数人认真讨论美联储加息时,我尝试一种创新的方式,模仿央行如果在微信群中聊天,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讨论货币政策的变化。那篇文章相当受欢迎,甚至被其他机构借鉴了。与此同时,我也在尝试开设自己的公众号,但一直没有动笔。
进入2017到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中国采取行动,我对当时他在国会中的发言有深刻印象。那是一种信号的开端,但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人对此特别关注,很多信息无法传播。当我看到他的发言后,发现其中许多内容非常有趣,因此决定写下我的看法。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分析特朗普的国会发言,没有翻译,只是分段阐述我的观点。这篇文章的反响良好,短时间内阅读量就超过十万。原以为海外市场的信息大家都会知道,实际上,许多国内朋友对这些内容并没有意识和渠道,因此我开始专注写作,回答他们对国际局势的需求,记录这个时代的发展。
随时间推移,我发现随着影响力的逐渐扩大,能够分享的真实内容开始减少,尤其是在辛苦写完一篇文章后,发现第二天这篇文章又消失,这种现象发生两三次后,我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换一种记录时代的方式,或者进入下一个阶段。很多老读者开始觉得公众号变成了一个播客文字稿的发布平台,我说,可能是因为我懒了,而写文章的过程总觉得没有录制播客来的轻松。可是,这种轻松并不是只需要坐下放空就能做到的,现在录制播客的过程也需要很多准备,且依旧需要仔细查找资料。通过与朋友的对话,更加自然地回答问题,令我反思在写作中,脑海中常常有一个“另一个自己”,不时提醒我怎么让文字更优美。
有一本书叫《写出我心》,作者是纳塔莉。她提到,在写作的时候,脑海里其实有两个声音,一个是创作者,另一个是编辑。其实,甚至可能还有更多的声音,比如评论家。创作者的声音可能没有占据那么多,更多的是编辑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会时常自我质疑:“这一段写得好不好?”评论者则会关注文章是否够美观,以及未来的阅读量等。这些声音可能会很强烈,甚至占到70%甚至更多。
当我们去录制播客时,无论是自己录还是和别人一起录,这些声音就没有了空间,自然就变得简单明了。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的身份变得突出,而其他身份则被隔离开来。这种说法非常有趣。如果让我现在写一篇公众号文章,我依然会像孟老师刚才说的那样,脑中会浮现出几个小人,需要把事情用最合适的方式讲出来,而且讲得要吸引人。每个人创作的目的都不一样。
最近我又尝试了一个新的系列,想从不同的角度讲讲资产配置。我认为在2016年至2017年,那时还有P2P等金融产品,同时也有一些比较可靠的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那时普通人也能享受到许多投资机会。作为在机构里做了多年的投资者,我知道那个时期是非常短暂的。迟早,大家会发现这样的投资方式有其局限性,收益、安全性与流动性三者之间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
当这个时期真的到来时,我发现大家一个是没有做好准备,另一个是中国市场始终是牛短熊长。然而,当资本市场高涨的时候,谈论长期配置是没有意义的,一旦进入不好的周期,提及这些也无人问津。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大家安心度过这个阶段,并逐步树立资产配置的理念,减少对资产增值的焦虑呢?其实,这是我想记录“大时代”这一主题的初心。同时我也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建立这种心态。
这其中实际上有两种模式。我听您和简七那期的节目时提到的那种最简单有效的模式是很好的,即股债配置。此外,我也在投资长线产品。我去年答应宇白,一定要投资于这种产品。这样的方式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我认为了解更多资产类型,并为不同资产进行分散投资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配置模式。至于这两种模式,或许可以指引我们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更稳妥的方向。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投资者在市场中待的时间越长,理论上只要是理性的人,应该会因为经历了更多的周期,看到更多的市场情况而变得更加保守或更有经验。确实,积累经验是投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每天拼命地学习各种投资知识。相反,你需要在这个市场上持续待足够长的时间。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你需要明确自己在市场中具备的竞争优势。
例如,我是在2005年进入A股市场的,依靠各种投资产品赚取了一些利润。最近,我开始思考赚钱的根本原因,回到刚才说的那句话,我的大多数能力其实应该集中在某个专业上,我无法与他人比拼。但是,我确实有一些细分的领域是我能够获得成功的,可能80%的原因在于我具备一定的波动容忍度。正如A股市场波动很大,很多人长期投资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此外,我对错过一些上涨的免疫力较强,不会因为别人的收益而感到烦恼。这是我认为我能超过大多数投资者的地方。
除此之外,我还擅长于捕捉一些市场机会,如分级基金和可转债等特定的投资产品。虽然我在选股上有一定的成果,但我并不认为这完全归功于我的能力,更多的是运气使然。查理·芒格曾说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他强调投资中许多重要的因素其实源于个人性格而非单纯的知识。我认为性格的优势在于,投资种类众多,适合某种投资品种的性格可能不够适合其他品种。比如,有些人适合买股票,而另一些人更适合做期权或投资房产。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式。
我在2007年入市,虽然比许多人晚了两年,但已经有17年的经验。从投资的第二年开始,我就做了详细的记账,回顾自己在股市上赚到的钱相对来说并不算多,可能不到十分之一。赚取的更多资金主要来自分级A和可转债,剩下的则是一些短线机会。我擅长捕捉这些机会,但对于一些传统的A股投资,比如美股期权,我通常不在外部表达,因为我认为这些投资存在极高的风险,往往也有运气成分,不能作为体系化的投资方式去对外传达。
相较之下,我更倾向于多种投资工具的使用,尤其是将各种投资工具与个人性格相匹配。许多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往往对多种工具不了解,因此我希望能够推广这些工具,让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比如,像集思录这样的平台,聚集了许多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而雪球则代表着另一种投资风格。了解这些工具的特性后,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逐渐寻找适合自己的“武器”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就应该集中精力使用它,而不是分散注意力于众多其他工具。尽管没有标准答案和完美的方法,但我想分享的是,许多工具可能会让接触者产生误导,因此反而可能带来伤害。例如,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点往往被忽视。对大多数人来说,基础的资产配置,如股债配置和个人金融资产配置,可能更为合适。通过这些基础工作,投资者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提升个人技能或优化现金流,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投资的本质,也思考为什么市场的表现与之前截然不同。这样的思考使我意识到,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真的应该更加节制,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投资上。智者知止,超越某种界限后,你的优化所带来的收益往往是负的。
你还耽误了很多可以去做你更擅长的事情,或者更享受的事情的时间,对吧?是的,我补充一点,就是刚才我在说我的投资账户里赚到的钱是来自于这个、这个、这个。但如果再往外来看一层,我工作这么多年赚到的钱中,投资给我带来的收益可能不到三分之一。没错,更多的钱还是来自于工作,或者是来自于别的途径。因此,我常常会跟身边的朋友说,想要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资产的巨大飞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么说,进行资产配置也好,投资也好,其终极目的无非就是让你的资产能够实现保值,不会被时代的通货膨胀过分抛弃。然而,绝对不应该寄希望于此致富,这确实是很难的。虽然不能说不应该,因为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我只能说,这件事非常难。
就像刚才孟老师您提到的,困难在于你越努力,可能越往后退。因为越努力未必会产生正向的结果。我总觉得,频繁地说这些话让人觉得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似乎没有很好地帮助大家解决他们亟想实现的目标,对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理念一定要传达,因为就像旺仁您刚刚所说的,必须让大家明白,学得越多、对投资的了解越深,可能会导致一些妄念的产生。若不及时提醒,往往需要经历很血淋淋的教训,才能让您认识到这个结果。
另一方面,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那些简单的投资产品了,所以我们要帮助大家找到一种相对能保值并且能够让我无后顾之忧的方式,从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应该投入的领域。找到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不太喜欢用“投资者教育”这个词,每次提到时都感觉很别扭。确实,不同的预期和愿望使得这件事情相当困难。
在我们喝茶的时候,你提到过工作的状态。我思考了一下,确实我大多数时候都会做很多计划。我可以和你分享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在每天的无数事情中,我脑海中通常只会保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我会将其排除掉,因为不会占用我的精力。这些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我的工作来说,今天只需专注于这三件事,它们就足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我会专注于那些只有我能推动或解决的问题,或是那些需要我去处理的难题。因此,我每天始终围绕这三件事进行思考,其他的事情在我的脑海中几乎不存在,这让我能轻松地放下它们。
我认为,创业者或相对成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你提到的合作伙伴也有类似的经历。他是一家200人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尽管每天面临无数的任务,他依然能够在编程时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在此期间,他会自我隔离,不想其他事情,因为太多的事情攪和在一起反而会让工作变得困难。虽然他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每天只留三件事情,但这种专注的方式是非常相似的。
此外,我也觉得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可能会促进个人成长。就像健身一样,频繁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也与个人性格和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我身边有很多朋友经历了抑郁,我意识到现今的时代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经济下行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同时,我和朋友们也分享过,生活中的痛苦已经够多的了,我们需要减少一些苦楚,少一些纠结与自责,不要过于担忧未来,专注于当下的事情,这可能会让生活变得稍微轻松一些。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像孟老师那样具备处理事情的独特性格。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容易为一些事情思考过多。在工作比较顺利时,任何目标都能顺利向前推进,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内耗。我是通过物理上的环境切换来摆脱这种状态的。当我搬到日本后,回想起从英国回来后在上海租的第一套小房子,突然感到心情变得清晰了许多。这次搬家让我对未来的计划有了新的想法,比如学习日语、对日本公司的看法等,这些都与我之前的工作有一种天然的隔阂。因此,我的心态也得到了调整。
经过两三个月的适应,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这段时间让我感觉就像重回了一块干燥的海绵,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我思考,如果无法进行如此大幅度的切换,那么即便是换个城市或一个小范围的环境,也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起点。这种空间上的变换帮助我们进入新的状态,当我们走出原有的背景,再回头看那些苦痛,或许它们并不再显得那么沉重。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痛苦的根源往往与我们反复思考某些事情有关。在头脑中不断回旋的念头会激活我们的神经元,导致内耗。切换到新环境时,这些刺激逐渐减少,内心的烦恼和在意也随之减轻。很多人喜欢旅游,尤其是去全新的地方,这种方式的确能够从日常中抽离出来,接触到新事物,进而冲淡内心的焦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转换并不总是能持久,回到原本的环境后,很多人又会重新陷入以前的状态。
总的来说,我非常认同你说的,通过一些物理上的手段帮助自己进行状态切换,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我给你举一个其实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比如对我来说,我会做一些挺好玩的事情,我可能以前在播客里讲过。我通勤上班时,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度过,比如我可能开车,或者骑电动车。在骑电动车的时候,我就会听播客。这两天由于我的腰有点受伤,所以我选择坐地铁和公交车。在坐地铁和公交车时,我会观察身边的人,他们都在做什么。这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需要搬到日本去,才会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新鲜,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太多的标签和印象,难以打破这些固有的看法。如果你心里也能像物理上搬去日本那样,打破那些刻板印象,那你每天来到办公室时,对宇白、小杨和同事们会有一个崭新的视角。这其实就像你新搬到了日本一样。但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以及对固有观念的放松。我觉得,大家常说“对人的尺子宽”,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足够放松。面对脑海中形成的那些观念,我并不那么执着。我愿意接受新的信息,而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不断变化的。
我特别喜欢我的一个榜样,微软的CEO纳德拉。我常说,这个世界上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比得上创始人,纳德拉一定是其中之一,甚至是最优秀的一个。他的自传名字就叫“Refresh”。我觉得,去日本的过程就像是一种“refresh”。当然,对大多数听众来说,可能没有这样去“refresh”的机会。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在生活中用其他方式来“重启人生”。
当你一直停留在某个轨道上,情况还算不错。但最可怕的就是突然的跌落,或者与原来的状态产生巨大的反差。因此,这群人的焦虑感相当重。反而金融行业,虽然现在状况艰难,但大家对周期的起伏已有所见识。只要能够坚持住,或许还能迎来新的上行周期。我相信,这一定会发生,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我们这一代人能否看到,那是另一回事。不过,大家都需要相信,总会有重新向上发展的时机。希望我今天聊到的一些方式和方法,能够对那些感到焦虑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想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我本来想录一期播客,但因为最近不太想自我表达,这个计划暂时搁置了。我最近思考了一个方向,英文称为“gap”,中文可以理解为“空隙”,更准确的说法是“知识的空隙”。我认为任何知识领域都有很多空隙可以去填补。举个例子,最近的迈阿密大师赛,我和我的好朋友张本东老师一起看比赛,尽管我们在看同一场比赛,但我们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同。我的理解可能只有480P,他的却能达到4K。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他对网球规则的理解、对运动员过往经历的掌握,甚至对裁判的了解,以及对网球观赛礼仪的认知,都让他能从比赛中发现更多的细节。
很多人的工作实际上很难做到“硬刷新”,无论是换工作、换亲密关系还是搬到新城市。但从深度上讲,我们的知识深度是无穷的,比如投资者教育这一行业,就存在着无尽的空隙。有些人可能会说,孟严你做了创新。在中国的公募基金和金融投资领域,我认为问题的本质是我看到的空隙比大多数人多得多。这让你在询问相关问题时,往往无法触及我所思考的深度。即便如此,我回过头去看与简七的讨论,或者五年后再听我们的对话时,我确信自己会发现更多的层面和细节。
如果从某个角度无法进行“硬切换”,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当下事物的分辨率,实际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去挖掘,找到更多的空隙。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说到这个,前几天我与唐老师Jason去吃饭,录制了一期美食相关的节目。我们吃同样的菜,但我看到的和他看到的完全不同。他对食材的理解可能是我几倍,于是他从那顿饭中体验到的精彩与细节完全不同。同样的道理,我去年偶然接触了柴犬,我对柴犬的理解和你可能差距很大。你对柴犬细微特质的理解,可能会对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广度,看不见的地方也有非常深厚的潜力。我们应从深度维度为自己进行一些切换,这也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回到我们最初的讨论,这让我想起我在记录这个大时代、陪伴投资者的过程中,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每当我回过头来看自己五年前写的那些“大时代”文章时,发现自己对一些写作技巧有强烈追求,想要故事始末形成闭环,甚至希望在其中注入一些巧妙的小构思。这些都是我当时努力构思的东西。
最近我写了一篇关于日本投资者开始购股的文章,过程平平淡淡。一次与日本朋友的饭局,促成了我们的一些交流。我发现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找到了更简洁流畅的叙述方式,朋友反馈看起来十分舒适,尽管没有那些复杂的笔法,依然能激发读者的启发。我觉得,从时间维度和思考深度的积累中,会让我们在某些时刻,找到不同的切换方式。
用写作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人的一生与其说是掌握某种道理,不如说是对某个道的探索,而无论是写作、打网球还是围棋,我觉得我们感知这个道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生命短暂,而这个道则是无穷的。我记得腾泽秀行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祈道一百,我只知七。”这句话意味着,如果道的满分是100分的话,我可能这一辈子能理解的也只是7分的道理。
我记得当AlphaGo问世时,科杰或其他某位棋手曾表示,当AlphaGo打开围棋的大门后,我们发现我们之前认为的7%可能连1%都不到。对吧?在这短短的小小棋盘上,我可以去追寻、思考我所看到的差距,观察细节。其实,围棋的深度是非常深的。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这些局面。我们究竟是在重复已有的思维模式,还是在进行创新?对吧?你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今天特别感谢孟老师的时间,我觉得他解答了我很多的疑惑。我希望这些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再次感谢孟老师,祝您一切顺利!谢谢,再见!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不知道孟严在节目中提到的“投资第一课”是什么,请下载我们的应用“有志有心”进行免费阅读。如果没有时间,你也可以访问视频版本,直接在B站搜索“投资是怎样赚钱的”就可以找到。我们的应用“有志有型”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财务工具,比如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家庭资产记账功能,以及更进阶的投资账记录功能。如果你和大卫峰一样有记录投资账的需求,我强烈推荐这个功能,它也是我们用户中获得好评最多的功能之一。此外,我们全员持有的“长文海三兄弟”分别对应国内的权益投资、稳健理财及海外投资的需求,欢迎在“有志有型”APP中进一步了解。这里是知心小酒馆,每周五晚8点,我们一起关注投资,更关注如何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