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自然选择》,我是谢莫超。我是范刚,大家好久不见了,确实好久不见,主要是我在忙一些其他的事情,也感谢各位听众在各个渠道催更。昨天我还看到苹果播客下面有一个听众为了催更特意给我们打了五星好评,谢谢你!我们现在算是满血复活了,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听的话题或者想请的嘉宾,也可以在各个渠道留言并打五星好评。
今天我们想聊一个已经不是新闻但仍然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大约在7月份,JAMA(即美国医学会院刊)旗下的JAMA Network Open发表了一篇文章,引用国内媒体的标题:“近40万人的研究显示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不会延长寿命,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这个结论还挺吓人的。而且这个杂志并不是水刊,影响因子相当高,去年还曾达到13,今年也应该有10吧,影响因子两位数的杂志自然是不错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个研究包含的参与者数量达到了40万人,确实不容小觑。毕竟不少人家中都有复合维生素,这让我们今天想聊这件事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我们请来了之前在节目中广受好评的嘉宾果壳网的主笔窗桥宇,窗窗可以跟大家打个招呼吗?大家好!那么我想先问问,你们吃营养补充剂吗?我现在没有吃复合维生素了,之前吃过一段时间,但总是忘记,后来就不吃了。疫情期间我买了两瓶,至今还没吃完,有时想起来就吃一粒。小时候我因为视力不好,妈妈常常给我买一些补充品,比如鱼油和一种巨大的复合维生素片,彩虹标志的那个,不知道听众们有没有吃过。
关于今天的讨论,我想先聊几件事情。第一,这个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说服用复合维生素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死亡风险,这与许多人对复合维生素的看法存在冲突。实际上,相关话题已经被许多媒体报道过。因此,我们更想探讨的是普通读者或听众应如何解读这些最新的研究,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此外,作为在科学传播领域工作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它其实也是某种流量密码,我们或许也可以把它视作“营养密码”。接下来,我想聊一聊关于某知名营养补充剂的“黑历史”。最后,我们会讨论到底是否应该服用膳食补充剂或复合维生素。
范刚,能否简单给大家讲讲这个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研究从结论出发,主要观察在一群人中死去的人数,使用的专门术语是“全因死亡率”,这个指标涵盖所有的死亡原因,包括意外事故等。虽然事故死亡率相对较低,但这并不影响研究结论的权威性。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采用了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这种设计是前瞻性对照研究。首先,观察研究是指只观察而不进行干预,这意味著研究人员不要求参与者做任何可以改变研究结果的事情。与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观察研究的特点在于它没有对照性。对照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来得出结论,而观察性研究则通过观察群体的自然行为来最终形成结论。
而对列研究的意思是,一开始就选择了一组人,然后持续追踪他们的健康变化。这种研究设计能为后续分析提供更清晰的数据,这种前瞻性研究在医学研究中质量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它的设计非常严谨,为后续数据的收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而在这项研究中,实际上使用了三个对列,这些对列原本是为其他研究目的所设计的,研究人员顺便从中获取了关于复合维生素的相关结论。
在医学领域,前瞻性研究相当常见。这类研究的参与者通常在研究开始时就已经选定,主要是为了统一数据以便支持多项研究,帮助更多的博士生顺利毕业。这三个队列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来自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这三个人群在美国国内也算是中等或以上的收入水平。美国的农民整体情况与我国的农民有明显不同,美国农民通常是小地主。因此,这种研究中的参与者不太可能包括那些非法移民,因为这类人群通常不会参与如此规模的研究。因此,参与者主要是那些不愁吃穿、生活较为富裕的群体。
这三项研究基本上都是始于90年代,平均进行了约20年,参与人数总计达39万人。可以说,这是一项相对长期且样本量庞大的观察性研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研究,收集到丰富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研究者明确指出,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吸烟、教育程度、饮食和BMI等。他们排除了这些可控因素后,开始对问卷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询问参与者是否摄入复合维生素,以及具体摄入量。随后将这些信息与死亡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研究初期结束时,吃复合维生素的参与者死亡率反而增加了4%,这一结果是统计上显著的,而在20年结束时,尽管死亡率再次上升,但其统计学意义不再显著。因此,从结论来看,作者指出复合维生素似乎对健康没有益处,但并不足以证明其有害。
在作者的最终总结中,明确表示这个研究只能表明复合维生素对健康没有显著好处,并未证实其有坏处。此外,他们还强调,这里的“没有好处”主要是指无法降低死亡率,并不排除其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其他影响的可能性。此外,研究的因果关系本身也存在挑战,观察性研究提供的信息量相对不足,可能影响死亡率的因素过于庞杂,难以完全排除。例如,复合维生素的摄入本身可能反映了参与者的健康焦虑,而这种健康焦虑与真实的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此外,还有许多社会因素需要控制,比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这些因素相对容易控制,但教育程度和家族癌症史等可能就难以界定。
因为该研究包含了三个不同的队列,对复合维生素的问法也并不完全相同。研究者在方法部分需说明如何将三组不同的数据统一整合。这一过程虽然经过细致的讨论,但仍无法完全保证不会引入意外因素。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BMI被作为控制因素引入研究,但BMI这一指标并不十分理想,当前有更为先进的标准来评估体质。在90年代时,仅有BMI的数据可收集,而如今若想像体脂率或腰围等更有效的指标重新开展研究,又需等待20年的时间。因此,研究有时难以与时俱进,尽管研究者的努力可以理解。
长期的网上冲浪让我们知道,期刊的影响因子通常被视为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那么,既然这项研究并没有得出明晰的结论,为什么还能发表在这样的高影响力刊物上呢?实际上,此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印证了医学界普遍的共识,即复合维生素并无实质性作用。这一结论得到了先前质量更高研究的支持。所谓质量更高的研究,通常指的是随机对照试验(RCT),这种方法通过随机分组让参与者分别摄入复合维生素或安慰剂,从而更精准地分析效果。此外,通过双盲设计,参与者无法得知自己所摄入的是否为安慰剂,从而有效避免了安慰剂效应的干扰。总之,虽然本次观察性研究的结论力度有限,但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已有研究成果。
反正就是先吃俩对,就是双盲的。这个“双”的意思就是你吃的参与者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给喂的人也不知道,这样可以保证实验者不会因为自己的预期而导致数据出现问题。如果最后摆出一副很有期待的表情,可能会被人误解。同时,在处理数据时,有一批没有直接参与这个实验的人来处理,以防止过于主观。关于这种复合维生素片,已经做过这种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著名的一个研究是由美国老年男医生进行的,当时参与者有14000人,使用了安慰剂,研究持续了11年,结果发现没有明显区别。另外还有COSMOS研究,随机找了2万名美国老年人进行为期4年的研究,同样没有发现区别。心脏保护研究则针对2万名有心脏病风险的英国人进行了5年的观察,结果也没有发现明显差别。
总之,相关的这些研究数量庞大,有些研究认为复合维生素确实有些微妙的好处,但也有部分研究提示它可能有些微妙的坏处,但整体的幅度都非常小,最多也就是百分之几。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这种补充剂至少不会救人,也不会害人。因此,这个研究的结论可以说是用大样本的观察实验验证了我们传统上认为的标准答案,而现在这个标准答案依旧成立。虽然如此,但人们仍然在持续使用这些补充剂。根据2019年的一项统计,超过30%的美国补剂销售中是复合维生素,确实使用的人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会食用复合维生素。而且在美剧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光鲜亮丽的人,睡前都会准备一小堆维生素。由此可见,这种情况让人感到有些讽刺,更倾向于使用复合维生素的人往往是那些看起来不需要补充的人群。研究显示,喜欢使用复合维生素的人基本上都是女性,并且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高,同时他们也拥有更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BMI指数较低。并且,这些人多为美国西海岸的上层人士,理论上来说,他们的饮食就已经很好了,因此不太需要额外的补充。
但是,尽管饮食是改善健康的最佳途径,很多研究却发现,通过饮食补充的营养有效性较高,而单纯通过维生素片补充效果却较差,甚至完全没有效果。整体来看,健康领域有很多类似的马太效应。这种现象让人感到困惑,因为这些相对富裕的人群已经拥有了较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甚至有更多的时间来锻炼和休息。越富裕的人似乎越倾向于使用这些补充品,而实际上他们又并不需要它,这种矛盾确实值得思考。
这也反映出一部分医务专家对维生素补充剂的强烈反对态度。虽然在营养素缺乏时,补充确实有意义,但他们认为,这种补充很难真正触及到缺乏营养的那部分人群。与此同时,大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招募参与者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却是阴性结果,他们对此颇感不满,并认为这种研究是浪费资源。有医学期刊上的评论指出,干脆停止这些无果的研究,将资源投入到改善膳食中,显然是更有效的做法。
这其实也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一个问题。无论是《Nature》《Science》还是《Cell》,这些大出版集团都在追求盈利。而它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订阅费和文章的出版费用。传统期刊通常依赖机构订阅来获得资金,但个人订阅的成本非常高。随着传统订阅费用的不断上涨,很多人认为这影响了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因此,开放获取模式逐渐流行,然而作者在发表文章时仍需支付高昂的审稿费,这使得发表的成本大幅增加。例如,《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发表费用可达5000多美元,这对于许多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尤其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研究者,面对这种高额费用,常常感到无奈。而在影响因子的计算上,感受到的差异也很大,比如医学领域的影响因子13并不算特别高,因为像《JAMA》这样的旗舰刊物,影响因子可能已经达到65左右,而一些著名的刊物如《柳叶刀》则高达八九十,因此,影响因子的高低与该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引用频率息息相关。
如果研究者的基数很大,他们的影响因子自然会很高,但对于小领域来说,情况可能就不太理想。例如,在古生物学领域,如果你在一个影响因子为2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可能只能发表在一些顶级期刊如《Nature》或《Science》中。除此之外,影响因子为2的期刊在该领域内已经算是较高的水准。归根结底,如果某个领域的研究者数量不多,或者对特定期刊的投稿和引用有限,影响因子的高低实际上反映了这个领域的繁荣度。影响因子主要是指发表后的两年内,引用该文章的数量,最终通过期刊整体的平均数来计算。因此,研究者越多,期刊的影响因子自然就越高。虽然影响因子为13并不算非常高,但也并不低。
近年来,旗舰杂志的开放获取趋势逐渐兴起,许多原本的顶级期刊也纷纷设立了大量的子刊,其中很多都是开放获取的。这些顶级期刊的开放获取子刊通常质量也不会太差。例如,《JAMA》本身是旗舰期刊,而其下属的《JAMA Network Open》也表现相当不错,类似的还有《Nature》的相关刊物。现在的杂志数量众多,这些子刊特别是开放获取的子刊更是数量激增。这使得即使没有什么注册手段,或者朋友从学校帮忙下载,大家也很容易就能从网上找到这些刊物的全文。现代的AI工具和其他翻译工具,使得理解这些刊物的内容变得更加容易。
这种现象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公众号分享新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为了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看到一些说法,比如某种食物可能增高死亡率,就会急于转载。两位专家在这个领域工作多年,你们怎么看待这种行为?是否觉得有问题,或者有什么解决办法呢?我认为,如果是正式媒体发文,仍然需要用词谨慎。不过个人行为就比较难以管理。大家在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是否在意呢?实际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对新研究指引生活的风潮非常关注,这在某些圈子里尤为明显,比如新出现的各种饮食食谱,许多都宣称有科学依据,尤其是抗盐食谱的兴起。因此,这种风潮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科技圈,很多所谓的“生物黑客”会用类似黑客的方式去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文化影响显然是有其风潮的,另外,患者在生病后也极其关注自己的病情,很多患者会紧追最新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新研究是否真的适用于他们的具体情况,这其实是个大问题。
回到我们最初提到的问题,两位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关注这些新的研究?或者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背景才能理解这些新研究呢?我认为不看新研究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健康与医药领域,新的研究层出不穷,单个研究的证据通常是有限的,而且很难直接推翻或证明之前的研究。另外,一项独立的研究是无法孤立存在的,它总是需要在广泛的背景下理解。因此,如果你没有持续关注某个领域,单凭一篇新文章很难进行合理的评估。临床医学上有个标准说法是证据等级,不同证据在影响力上是有差异的。虽然证据等级划分的方式有很多,但我个人习惯将其分为三大类,并进一步细分。
第一类是整合观点,包括临床指南和中速,这些通常整合了大量研究结果;第二类是具体的研究,这其中包括了随机对照试验等,而在这些研究中,类型也有强弱之分;第三类则是个案报告或专家意见等较弱的证据。此外,还有一些动物实验的数据也属于较低的证据等级。虽然有这样的划分,实际操作中,即使掌握了这个大框架,具体研究的质量判别仍然是一个挑战。很多时候,即使是专家,在面对特定文献时,由于上下文信息不足,解读也会显得困难。论文中并不会详细列出所有的原始数据及实验方法,很多信息可能隐含在文献中,不易提取。
在科学研究中,虽然问卷调查等方法能够提供一些数据来源,但实际的实验操作却往往涉及大量隐性知识。这种知识难以用文字表达,导致即使两位研究人员遵循同一实验手册,结果却可能截然不同。很多细节超出了可通过文字传达的范围。此外,由于论文篇幅的限制,很多重要信息可能未能充分阐述。例如,数据处理过程中常出现许多干扰因素。最近,我看到一项有趣的新研究探讨了斯美格鲁泰(Semaglutide,JLPE药物)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发布后,这项研究引发了不少争议,主要是因为它似乎忽略了一个显著的统计假象——不死时间偏差。
不死时间偏差是指,在实验选定参与者并开始观察的过程中,患者服药前总会有延迟。这段时间内,一些患者可能已经去世,因此那些能吃到药物的人自然是在这个期间未去世的个体。换句话说,这项研究中,可能由于一开始就挑选了一些病人,导致那些状况最重、即将去世的患者完全被排除在药物服用的群体之外。这使得接受药物治疗的群体在一开始就具备了不公正的优势。虽然论文的数据暗示了这种现象,但内部对此却没有详细讨论。因此,外界难以判断作者是否对这种偏差进行了纠正。网上的争论虽热,但由于原始数据处理过程的不透明,最终的结论可能要等上几年的时间才能明确。
现代学术界越来越依赖论文发表,这也引发了关于论文出版模式对科学进步是否仍具有效性的讨论。学术界长期以来建立在一种夸张的信任基础之上,研究人员在看到陌生人的论文时,依然需要信任对方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然而,随着假论文数量的增加,科学界的信任正在崩溃,尽管这一现象已经被提及多年。面对这样的信任危机,科学家们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达成共识呢?
我曾看到一场美国的听证会,议员们询问科学家是否存在共识。科学家却用幽默的方式回应道:放三个科学家在一个房间里,他们也不可能达成一致。科学界在是否能达成一致或朝着共识的方向前进上,面临许多挑战。现今医疗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召集一群专家对论文进行同行评审以及同行讨论。例如,在探讨维生素是否能够延长寿命和预防疾病时,专家们会把所有相关研究汇总并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分析,这一过程被称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这种方法被认为在证据等级上是最高的,但仍有其局限性。如果所挑选的研究本身存在问题,即使进行系统的分析,也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简单来说,就像做菜一样,食材的质量决定了成品的味道,缺乏优质的素材,即便是精细的评价,也无法得出可靠的答案。
许多科学问题处于证据尚不充分的阶段,因此专家观点可能存在分歧。基于同样有限的证据,有些人会认为某些补充剂可能略有帮助,不妨一试;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有效性,何必尝试呢?这两种观点均源于相同的事实,但由于证据不足,最终得出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我身边也有人讨论类似问题,从医务工作者或行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决策往往基于相同的事实却展现出不同的判断。这种现象不乏其例,尤其在探讨一些营养补充剂时,常有人提出“没有证据证明其有效,但也没有证据证明其无效”的观点。
关于科学界达成一致的问题,科学哲学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科学陈述的五层模型。这个模型从最基本、最可靠的层次开始,即理所当然的事实——这些事实不需要提及,因为在科学家之间进行争论提及这些是对其智商的侮辱。接下来的层次是专业内部的事实,再往上是一般科学宣称,此外还有试探性的科学想法和纯粹猜想。纯粹的猜想仅在私下沟通中提及,而不会在论文中公开讨论。通常在说“相信科学”时,我们的潜台词实际上是认可其第四层和第五层的内容,即相信至少是专业内部的事实,最好是理所当然的事实。然而,这五层之间的陈述实际上是相互关联并且在不断变化的。许多科学内部的争论常常伴随着不确定性,科学家的目标就是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专业事实,因此在撰写论文时,努力把内容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评审的任务则是反驳其内容的可靠性,最终论文呈现出的结果可能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的层次,外行人看到后可能将其视为科学事实,而实际上科学界内部可能认为它仅是第三层乃至第二层的水准。
这种背后的变化在科学传播中经常被忽视,而实际情况是科学界的内部不确定性相当大。刚才提到的科学家间的争论,确实是一个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发表在知名期刊上的研究似乎是权威的,但专业领域内部对此的理解可能并不一致。尤其是当某种药物或分子变得非常火热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研究的涌现,导致误解。例如,二甲双胍的研究出现后,似乎立刻被视为可以治疗所有疾病的“万灵药”。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并非完全是因为资本运作。科学家们也在关注热点研究,看别人做什么,争取在这个领域有所尝试。
然而,科学家撰写论文时,确实受到资助方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公司愿意资助容易获得资金的研究。因此,热门研究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经费,比如维生素的研究便是如此,因为相关公司会不断支持这类研究。而参与的研究,诸如Cosmos研究,虽然最终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有利于复合维生素,但背后仍然隐含着食品公司利益的驱动。营养学研究领域在这一点上也有很大问题,因为产品和其背后的商业利益影响深远。研究者并不需要直接造假,只需选择性资助或发表研究结果便可能助长某些产品的影响力。
另外,近期刚好经历了与“神药”相反的情况,如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人声称不同药物可以治疗新冠。这段时间内,各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D,被反复试验,但其中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乐观。然而,由于维生素产业的推动,负面结果也并未阻止研究的持续进行。科学传播的困境在于,普通公众往往难以区分热度与实际有效性之间的界限,导致对科学研究的接受度产生误解。
有人说维生素是一种浪费钱的东西,但事实上,维生素C的作用却被广泛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准备这个话题时,我常常使用一些关键字进行搜索,如“维生素”和“死亡率”,通常会弹出关于维生素C的各种故事。曾经有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称赞维生素C,认为它是治百病的神药,甚至可以防癌。我想今天我们就聊聊维生素C的故事。如果刚才的话题让大家感觉枯燥乏味,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故事,我们请本台的故事大王范刚来分享一些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
我小时候看到《十万人》时,就知道维生素C与大航海和坏血病有关。没错,在科学教育中,维生素C常常被认为是治疗坏血病的秘方。那个时代的人们并不知道维生素C的存在,大家的说法是吃橙汁和橙子,这种药方被传承了下来。比如在《英雄联盟》中,有一个著名的角色船长,他的技能是吃橙子,吃了之后可以解除所有负面状态,这与这段历史有关系。在《大爱世代4》中,也有类似的角色,帮助人们理解坏血病的治疗。不过,我们对维生素C和坏血病的关系理解非常简单,实际上这个历史非常复杂。让人怀疑的是,我们被教育说维生素C可以治愈坏血病,这是否影响了我们对维生素的真正理解?
当我想到维生素C时,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幅图景,那些海员因为缺乏维生素C,身体变得虚弱,甚至快要“烂掉”了。然后某个船长从口袋里拿出一堆橙子,吃下去后精神焕发,能将船开回西班牙。范刚,你能告诉我们这其中的误解吗?你刚刚描述的场景来源于18世纪,有一个名叫林德的外科医生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将12个海员分成了几组,分别给他们不同的食物。其中吃橙子的人很快就好了,因此他证明了维生素C的效果。然而,尽管有了这个实验,实际上当时没有人受到说服,甚至英国海军在50年后才开始在成员中推广吃橙子。
那么,为什么英国海军没有被说服呢?林德自己也并没有完全信服。他的实验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他认为坏血病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而不是缺乏某种营养素。他认为,正常人通过消化食物将废弃物排出体外,但在恶劣的海上环境中,这些废弃物没法被排出,最终导致了身体的虚弱。对于他来说,改善环境是第一要素,而饮食则是改善消化系统的第二要素。他并没有意识到,缺少的某种营养素才是导致坏血病的根本原因。尽管他看到橙子能够改善症状,他只认为这是应急手段,掩盖的不是真正的治疗方法。
林德进行了饮食研究,他又得出了一个关于饮食多样性的结论,并没有考虑到单一食物的成分能够解决坏血病的问题。他曾写过一本大约400页的书,其中提到他的实验时只用了几段,最后得出了“橙子似乎对症状有用”的结论,便再也没有提到维生素C的治疗作用。对于他来说,橙子并没有在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他并没有把这个现象与坏血病的根本原因联系起来。而在50年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对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重要性。早在16世纪时,航海家们记录了新大陆探险中,海员因坏血病而得到当地居民赠送的饮料,证明了新鲜果汁的价值。由此可见,维生素C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演绎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就算我们提到18世纪末英国海军采纳了橙子的因素,但当时他们对橙子的有效性仍然不确定。虽然这种橙子可能帮助他们打赢了拿破仑战争,但直到后来北极探险时、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以及淘金热期间,依然有人发病。克里米亚战争时,即使后方远道运来了新鲜的大白菜,结果在前线也都被扔掉,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食品的价值。在20世纪初,还有孩子因饮用经过消毒但却破坏了营养的巴氏奶而生病,甚至出现了坏血病的案例。影响因素实在太多,谁都很难锁定核心原因。虽然答案一直就在果篮里,但真正明白它是答案的人却不多。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缺乏这种框架。
比如著名的库克船长,他在远航期间对抗坏血病时,虽然他的手下几乎没有人得病,但他一直认为船上的干净水和新鲜食材是最重要的。尽管他没有使用橙子,却选择了泡菜,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泡菜的重要性。此外,英国海军在最初是推荐使用橙子的,但大约20年后,他们改用了更便宜的青檸。这个转变部分原因是青檸在拉丁文中带有“medica”一词,似乎更具药用价值。然而,青檸的维生素含量仅为橙子的50%,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加热,造成营养损失。因此,在缺乏理论框架的情况下,很难辨别出真正的原因。
后来,20世纪的科学哲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杜赫姆-奎因论题。该理论指出,科学家无法单独验证一个孤立的假设,任何实验都涉及一系列紧密相关的假设。如果实验结果不如预期,那么只能说明假设群中的某一个有误,却无法确定是哪一个。这意味着,带着不同理论立场进入实验的人,可能会看到不同的错误。因此,当今我们认为显而易见的“吃橙子是为了提供阻止疾病的营养成分”的思维,对当时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他们并没有这样的理论框架,无法想到这一点。这种情况也是受到当时西方传统医学理论的影响,他们认为所有疾病应归因于一种简单统一的原理。
例如,四种体液的平衡是影响健康的关键。林德一直试图寻找这样的理论风格,因此他很少去考虑食物中的某种成分,而更倾向于认为是人体本身的某种神秘平衡。这种传统思维很难被打破。尽管如今我们已摆脱了这种思想,但在未来的200年,人们可能也会对维生素问题产生新的看法。
提到维生素,在20世纪有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人莱纳斯·鲍林,他并不专注于维生素领域,而是理论化学的开创者。鲍林晚年突然对维生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达痴迷的程度。他的几本畅销书中提到,超量服用维生素C,比如每日摄入3000毫克,远高于推荐的100毫克,可以抗感冒、预防癌症。他在去世前声称自己活得长寿,归功于维生素的摄入。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鲍林是个卓越的化学家,许多化学教材中都会提到他的名字。他的主要贡献包括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等内容,确实让学生们感到棘手。鲍林对维生素C的关注源于一次演讲后的一封信,信中建议他大量摄入维生素C以延长寿命。这给了他强烈的动力,随即开始了推崇这种饮食的运动。
而且他的学术地位非常高。就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或这一系列领域不太了解,仅仅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可能会觉得他是个特殊厉害的专家,那么如果他发表了意见,就会引发大家的关注。然而,不幸的是,鲍林作为诺贝尔奖得主,表现得相当“入世”,他后来花了很长时间从事反战宣传,因此在媒体上出镜特别多。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因而他不光是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还同时获得了和平奖,成为唯一一个两次单独获奖的科学家。从现在的说法来看,他可以算是KOL级的科学家。他的社会影响力非常大,因为他经常发表演讲,很多人都相信他的言论。
然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对鲍林的言论并没有异议吗?事实上,医学界对鲍林的观点还是存在不少质疑的。鲍林后来发展到亲自带领团队进行临床试验,称要测试维生素C的抗癌效果。他所做的实验虽然发表出来了,但医学专家一看就发现这些实验设计得非常糟糕。他并不是医疗专家,完全不知道临床试验应该如何设计,所招募的癌症患者之间癌症进展的阶段完全不一样,因此根本无法进行比较。发生了许多类似的问题,但由于他的研究发表在了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这虽然不是专业的医学期刊,但依然是影响力较大的科学期刊。他的知名度使得杂志愿意发表他的研究,而美国科学院刊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给院士们留有发表的特权,简化了审核流程。
这导致他发表的许多论文在医学专家看来都是非常错误的。这样的现象似乎就如同我们学校的校报,确实如此。虽然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存在,但对于学术论文的理解在百年之前与今天完全不同。实际上,这种院士特权的渠道后来也发布了相当数量的不靠谱文章,直到几年前或十几年前才终于被取消,但这无疑是该刊物的黑历史之一。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显然不知道医学研究该怎么做,也不知道鲍林在化学和医学领域的区别。但是我知道,他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许多其他奖项,这让普通人更难分辨他所说的是否可靠。媒体广泛宣传诺奖得主的观点,确实会对普通人造成误解。
普通人很难判断医学研究的设计是否合理,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例如,样本量的标准,大家都知道样本量越大,通常结果越好,但样本量也不能过大,具体多少算合适实际上很难判断。此外,各个细分领域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因此这确实需要专业的知识。科学中有大量隐性的知识,只有从事此行业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因此很难向外界传播。再谈到维生素C,作为一种安全性很好的物质,鲍林自己也曾过量服用,有时他每天摄入高达18,000毫克。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人体内很难积累,过量摄入也会被排出,像是“昂贵的尿液”,并不会造成明显的毒性。
但如果是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过量摄入则可能会中毒。鲍林临终前并未感到什么不适,但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为肾脏的负担过重。正因如此,他能够大胆宣传大剂量的维生素C而不产生明显副作用,要不然中间出现的问题可能会让他的言论受到质疑。因此,关于科学家之间的讨论,是否应该让普通大众知晓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王小波曾比喻说,乡下人去城里看到电灯泡一拉灯就亮,回家就挂一个电灯泡,希望也能亮,但当然不行。这样的情境并不能直接给普通人创造理解,有时候科学家的专业知识若能适当地传播,则能减少误解。
当然,大家对此争论颇多,但至少从现在来看,外界对这一事件的认知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王小波曾说过:“既然乡下人已经听到了,我们城里人就得负责给他解释清楚。”这便是他的观点。因此,我认为目前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几百年前的科学传播已截然不同。在英国家皇家学会成立时期,科学传播的模式是:一位科学家在家中做实验,邀请其他人来观看。由于他是贵族,家中有土地和房屋,而前来观看的人也是贵族,彼此之间通常有交往,因此这种在贵族圈内部的交流对他们而言是自然的。
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试图维持这种封闭的圈子,我觉得是不现实的。因此,对我个人而言,不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研究感到焦虑。与此同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新闻媒体,确实有责任尽力阐明这些新发现,而不仅仅是将一篇没有上下文、没有解释的论文呈现给大众。比如,有的报道直接引用斯坦福团队的研究,结果却是“吃了就死”,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确实,很多现如今较为劣质的报道对研究的解读过于简化,甚至连研究做了什么,出处是什么都未能详细说明。传统的英文媒体在报道科学时有一定的规范,比如一定要邀请不参与研究的第三方进行评论,但现在这一标准常常无法得到遵守。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以前人们可能在语言、翻译或信息渠道上遭遇障碍,但现在使用AI搜索引擎,几乎可以轻易得到各种信息,无论信息是否准确。至于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我觉得需要在之后的讨论中详细探讨。
对于新发布的研究结果,我认为不必感到焦虑,生活也不需依赖这些研究做指导。尽管如此,参与讨论的人还是会对这些事感兴趣。首先提到维生素C,现在一个热门概念是抗氧化剂,有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充剂。我们真的需要关注抗氧化的概念吗?我们需要服用一些抗氧化剂吗?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其实与复合维生素十分相似,抗氧化剂在人体内确实是重要的生理成分,但额外补充抗氧化剂是否有效则存在较大争议。许多研究发现,抗氧化剂像维生素片一样,可能并无明显好处,甚至无法降低死亡率或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
因此,当前并不能推荐大家定期服用抗氧化剂。与其为此焦虑,不如通过丰富的饮食自然摄入这些成分。比如,许多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完全不需要特意寻找抗氧化成分的营养补充品。更重要的是,抗氧化剂背后的理论也经历了重大变化。起初,人们认为抗氧化剂可以对抗体内的自由基,消灭它们就能延年益寿。现在我们却意识到,自由基在身体内其实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单纯消灭它们并不能带来好处。氧化与自由基的平衡是身体所需的,对其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确实,有一些特定的人群在饮食方面会面临较高的维生素缺乏风险。例如,完全采用素食饮食的人,可能会缺乏维生素B12。针对这种情况,补充维生素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果饮食能够保持均衡,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些问题。然而,现实社会中仍有不少人面临饮食不均衡的问题。比如,在非洲,一些儿童因生活在贫困地区而营养不良。在城市中,有些人为了节食而选择奇怪的食谱。此外,某些特定职业的人也可能面临这种情况。我曾在学校听到一个笑话,关于斯坦福的学生因为过于努力学习,竟得了坏血病,只吃披萨而不摄取其他食物。虽然这种情况听起来极端,但维生素缺乏在发达地区依然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前几天,我在新闻中看到国外报道了一例坏血病的病例。虽然这样的极端情况并不多,但它的存在依然引人关注。
我曾询问过一位斯坦福的学生,是否真的有人得了坏血病,他说这个故事他曾听过,但在我们学校大家都调侃说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而实际上,英格兰过去确实出现过大学生得坏血病的病例,这显然是较为极端的情况。如今的外卖员,整天奔波在外,送外卖的同时,自己却可能饮食极其糟糕,仅靠几个包子度日。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缺乏维生素的情况不容易达到那么极端的程度。
这让我感到有些悲伤。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可以帮助非洲贫困地区儿童降低死亡率,但想想那些饮食匮乏的儿童,他们的困境着实令人心痛。范提到的外卖员,每天忙忙碌碌,虽然有时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最理想的还是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让饮食尽可能丰富。饮食中还有很多维生素片无法提供的其他有益成分。
尽管我们讨论了许多关于营养补充剂的问题,依然有人觉得他们有必要选择这些产品。如果你确实有这样的想法,第一原则就是尽量不要花冤枉钱,先明确自己的预算再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在工作中,我通常会查阅一些专门的数据库和网站,这些地方有专家对文献进行总结和更新,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exam.com这个网站的设计特别好,使用简单清晰,可以查询到关于具体成分的帮助信息和建议,尤其是关于使用时的禁忌。
此外,还有一些付费服务,如up to date网站,主要面向临床医生,内容总结得很清晰,但需要支付费用。同时,我还推荐一个免费的资源,madeleineplus,这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药草和营养补充剂数据库。虽然在查询中常常令人大失所望,大部分信息表示这些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不确定,但仍然是一个值得访问的平台。范提到的媒药诊所也很不错,虽然是支付较高的私立诊所,但他们的网站也提供了丰富的患者向的内容,科普做得很好。
另外,我有时也会浏览一些以.gov为后缀的美国政府网站,它们也提供面向消费者和专业人士的信息。总之,现在获取信息已经变得相对简单。目前营养补给的主要原则是,如果觉得花钱购买营养补充剂对自己非常重要,不如把钱用在改善饮食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请个私人营养师,根据个人需求制定专属食谱。
对于我来说,我自身可能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论是吃还是不吃某种东西,都要考虑它是否有助于缓解你的焦虑。你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关于营养补充剂,我知道有些人非常坚持每天服用,而一旦忘记,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况。这种情况反而可能增加焦虑,那就得不偿失了。不过,我看到有一项研究显示,确实每天摄取复合维生素的人对于自己的健康比较自信。这项研究很有意思,不仅评估了一些客观指标,还让受试者自我评价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他们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客观指标却完全没有变化。
从我的生活经验来看,父母在你告诉他们要摄取某种营养时,如果他们愿意配合,可能会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调整,比如保持锻炼、少喝酒、少吃油腻食物。他们会觉得,既然吃了这种补充品,就应该让效果更佳。同时,这样也能满足他们提升健康的需求。我们今天聊的差不多了,本节目没有收到任何广告,也不会有银行补充机来做这种广告。总的来说,本期想和大家分享的主要观点是,当我们看到那些科学、科研、很高端的研究结果时,不要被其吓到,同时也不能去迷信。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新的方式看待这些问题。
接下来,还是按照惯例,请范刚和创创的朋友们再给大家做一些总结。希望大家保持平和的心态,任何单独的研究都无法得出明确的定论。我们都需要批判性地看待,不必过于受其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大原则始终是不变的,我们要坚持基本的运动和健康饮食,不要让营养补充剂替代药物或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如果在此基础上你希望追求更多,那也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过,我不能提供具体的推荐。
此外,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大家不要指望某种营养补充剂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就像老话所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你无法指望一次简单的干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情况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觉得鲍林之所以陷入维生素C的“坑”,可能是因为他作为理论化学家,过于沉迷于干净利落、简单的理论,以为这些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在现实的生命系统中是不可期待的。传统的维生素教育往往把维生素视为解药,但事实上,我们只能说严重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带来严重后果,而其他很多细微的情况,目前我们依然无法完全理解。
今天我们讨论了关于维生素的话题,虽然一开始的讨论是关于是否该服用复合维生素,但最后却引申到许多更广泛的观点,即我们如何理解当代医学研究,以及如何从整体上看待科学研究。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希望大家能够对科学的方方面面及其背后的细节有更全面的理解。感谢大家收听这里是自然选择播客,我是范刚,我是谢莫昌,感谢庄庄,希望以后常来,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