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博士生「向上社交」攻略:社牛嘉宾教你从0开始发展学术人脉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在社交场合中,建立关系需要主动打招呼、倾听和分享关心,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和印象。
  • 2. 参加系里的活动、学术研讨会以及休闲聚会是增进彼此理解和感情的良好机会,尤其在学术界中有助于职业发展。
  • 3. 职业发展中,多参与服务性活动并在简历上记录这些经历对今后求职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申请Tenure Track职位时。
  • 4. 任何健康关系都需要互相帮助,共同提供支持,特别是在学术环境中,可以通过互助增进联系和友谊。
  • 5. 在与教授或学长交流时,事先了解他们的研究背景和成就,并巧妙真诚地表达赞美,可以有效打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我见到一个人时,通常会主动打招呼,随后开始一段尴尬的交谈。当时我心想,伊凡却并不是在研究青桶期,似乎有些距离。我好奇他接下来会怎么说,结果他竟然说:“任何感情,没有物质支撑的感情犹如一盘沙子,风一吹,几步就散了。”在这样的场合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让气氛不再那么尴尬,而不是看起来功利呢?我认为,建立感情就像是一砖一瓦的积累,让关系紧密而稳固。你感觉到对方对你好,于是自然而然也想对他好。也许到了会场之后,你会觉得如鱼得水,而我却在那瑟瑟发抖。这种在学术场合与陌生人交流时,一定要注意其重要性。

哈喽大家好,欢迎回到 Grand Lounge!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社交。之前我们的节目中也提到了社交,尤其是学术会议中的社交以及交朋友的技巧。然而,由于我和G-Lan都是这方面的菜鸟,聊社交时难免说服力不足。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请到了社交达人伊凡作为嘉宾来分享他的经验。欢迎一凡!哈喽,大家好,我是两位主持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也是一名忠实听众。今天能够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我感到非常开心,同时也期待与大家分享我多年来的心得体会。

非常感谢伊凡的到来!其实他与我和泽渊都颇有渊源。我和伊凡是博士班的同门师兄弟,而一凡与泽渊则是本科同校同专业的朋友。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伊凡广泛的社交面和人脉,我先分享一个小故事。我平时在博物馆工作,期间经常接待我们领域的学者和博士生来馆中参观藏品。每当提到我们的学校时,大家总会说:“我知道,我认识你们学校的伊凡。”这样看来,伊凡可真是学术圈的明星和社交达人!因此,今天特意请他来和我们分享如何灵活地社交,以及如何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其实,这主要还是靠好看吗?当然,善良也是重要因素。我们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接下来,我想问一个问题,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向上社交,现在正值申请季,我们的听众们可能很关心,是否应该和教授进行“套词”,以及如何进行。伊凡,你在申请美国的博士项目时,有尝试过和教授套词吗?你觉得有效果吗?

我觉得当时的情况是一种不自觉地被裹挟入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然而,当你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体会后,回看自己曾经的经历,可能会有许多启发。特别是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怎么扩展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接下来可能还有机会详细讨论同校同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它的优势或能带来的帮助扩展化,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

我记得伊凡当时来到我们学校时,他比我低几级。那时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我们的研究生阅览室里,我们经常在那自习。伊凡与同系的博士生关系非常好。因为同门之间的关系比较自然,大家的研究领域相同,平时也常一起上导师的课或一些其他的课程。然而,与非同门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是非常难打破的。如何与非同门建立良好的友谊是我非常好奇的问题。

谢谢Jillian的夸赞。如果你身处美国这样的大环境,还是要适应一些基本的社交原则和习惯。因此,跟非同门的同学建立联系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习惯美式假客气。例如,见到他们时主动打招呼,赞美对方,同时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以及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在社交中,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只是单方面输出,而要成为一个倾听者。你说了几句自己的周末经历后,可以马上问对方最近过得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对方对你留下良好的印象,让他们觉得你是容易相处的人,从而在有更多机会深入交流时感到开心和接受。

其次,参加系里的活动也很重要。这类活动有很多形式,有些是博士生私下组织的休闲活动,比如一起到附近的餐厅吃饭,或秋天去采苹果。这些都是增进彼此了解和感情的良机。还有一些则是学术类和服务类交织的活动,例如系里的学术研讨会或外部讲座,这些活动通常会有博士生参与。多年前,哲元组织了一个会议,效果很好,吸引了很多校内外的同学参加。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与系内同学的了解,还能促进合作。

此外,参加这类活动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如果你想留在学术界,Tenure Track的教授通常会有服务的要求。多参与服务性活动并将这些经历写在简历上,对以后找Tenure Track工作非常有帮助。在作为研究生时,就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会给未来的招聘者更大的信心。最后,我认为任何关系都不可单方面付出,互相帮助尤其重要。我们可以给彼此提供帮助,但同时也要适时寻求对方的帮助。

很多机会是通过互相帮助实现的。例如,我们这些非母语者可能在语言写作上面临挑战,可以找个研究方向不同的同学帮忙审阅自己的写作。我知道Gillian有位朋友专注于欧洲艺术,他经常请另一位同学帮他审阅作品。这样的互助不仅促进了关系,也让对方更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我读博期间,也受到了很多非同门同学的帮助,尤其是在申请奖学金和工作的过程中。有同学曾获得某个奖学金,我向他请教申请时的经验,也有同学问我要我的申请资料。这种互相的过程能增进大家的联系。

在申请工作时,我的非同门同学还主动提出要帮我进行模仿面试,他们在找工作和申请奖学金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这样的支持可能出自于非同门关系,因为你们的领域不同,能带来非专业的视角。有时,读者和观众往往并非来自同一研究领域,这正是帮助的一个优势。同时,彼此之间的直接竞争可能较少,这样的尴尬也会减少。例如,一个研究欧洲的同学帮助一个研究亚洲的同学,反而能创造出更开放的交流环境。

我觉得同学们取得进步后,不会感到尴尬,也不会拒绝分享这份喜悦。这种互相帮助的态度非常重要,不仅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与了解,还能最大化利用各自的优势与能力。最后,我认为建立任何长期、健康的友谊都需要不断的投入。因此,这种关系的维护不仅限于我们在博士期间,毕业后也同样可以继续推进。我虽然刚刚毕业,但在毕业之前,我已经尝试过一些方法来维护与同学们的联系。例如,我知道A同学毕业后去了某个城市,而我在那个城市里认识一位学姐,于是就帮他们联系,让他们得以相识。此外,参加活动时,我也会主动联系在那个城市工作或学习的同学,邀请他们见面,互相更新近况。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毕业后仍然有很多合作机会,尽管我们不一定有许多共同发表的机会,但可以在会议上组建小组,或在撰写论文集时考虑合作。因此,我认为这是维持健康、可持续友谊关系的好方式。

在社交方面,我觉得应放下对尴尬的顾虑。许多人可能会因为太久未联系而感到不安,担心邀请老友见面会造成尴尬。但我发现,对方通常是非常开心的,尤其是在小城市时,与老朋友相聚更显亲切。我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去小城市参加活动时,见到一个以前的同学,他非常高兴地表示欢迎,仿佛见到了老家人一样,热衷于叙旧和分享近况。所以,我鼓励大家主动提出见面邀请,因为这样的交流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我必须提到一凡的牵线能力,真是令人惊讶。前不久我去纽约,见到一位朋友时,他提到我们是通过一凡牵线相识的。起初我对这个印象很模糊,后来才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在一个研讨会上认识的。这样的事情说明,一凡的牵线习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自己也乐于做这类工作,因为我曾受益于他人的帮助,愿意将这种善意回馈给朋友和同行。当我们讨论非同门之间的友谊时,同门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尤其是与导师的关系。在过去的播客中,我们也曾探讨过导师对博士申请的影响。我知道,硕士阶段的导师对我未来的博士申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也想知道博士阶段的导师人脉对于我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在同门群体中,尤其是与一些像Jillian一样的同学,我们在课堂上交集的经历使我们熟识。而对于一些未曾同学的同门,彼此之间的了解则相对困难。不过,通过同门关系,我们可以在许多场合,包括会议和活动中,互相联系、一起聚会。这种同门关系就像是一种天然的社交网络,能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因此,我认为可以好好利用同门,特别是师兄师姐们,挖掘他们身上的资源。记得去年在波士顿开会时,Jillian安排了一次博物馆的参观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和联系。除了同门群体,我还希望能更加利用与导师的关系,对此我常常感觉有些尴尬。但在面对陌生的学者或导师时,我会主动提到我的导师,强调其在学界的影响力,这能帮助我引起对方的注意,建立联系。

我觉得这可能是在社交中破冰的一个关键。尤其是如果他们之间关系比较好,或者说他们有一个学长关系,作为导师的晚辈学者,他们可能会对你给予更多的尊重和重视。毕竟,作为某位大牛的学生,你应该不会太差。此外,这个话题我们可能可以后续深入探讨。我认为,在我读博期间获得的一些机会,其实是基于我导师在这个行业多年的耕耘,他所种下的一些善果,让后来的学者,当然也包括我这样的前辈学者,受益匪浅。这是一个“回馈”的过程;虽然这些学者并没有直接回馈我的导师,但他们将善意传递给了我。虽然这可能是我的个人理解,但我觉得在这样的情谊中,有一种无形的联系。

最后,还有一点,我的导师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社交机会。因为他自己在业内非常活跃,但有时也很喜欢为我们提供一些机会。例如,我们艺术史专业经常邀请外部学者和艺术家来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导师会给我们发邮件,告知某位学者将在某个时间来访,询问我们是否想一起吃饭,或者有没有什么参观博物馆的机会。这种安排无形中创造了与校外或更高层次学者接触的机会。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我个人也从中获得了很多帮助,感受到导师在社交层面给予的直接和间接支持。

说到这个吃饭,你还记得当时东亚系请学者讲座的事情吗?会发邮件通知大家,谁想要中午一起去跟学者吃饭。我相信你肯定参加过,对吧?其实大家主要是为了免费的食物,而不是真正的社交。事实上,外部学者的来访也成为我们校内社交的重要层面,这种方式相对经济且时间成本低,不需要走很远去开会,反而是在我们这里接待对方。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校内社交方式,既能社交,又能享受美食,而且还可能有机会找大牛签名。我还真的干过这事。

我们刚才主要讨论了校内社交,因为校内社交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我们的一个大本营,这也是我们社交活动的出发点。不过,在从校内社交出发后,我们还会面对许多校外的社交机会。我认为,校外社交的主要机会之一就是参加学术会议。其实,在第二期时,我和泽渊也提到过这一点。总的来说,我们做了四期节目,学术会议这一主题在其中是相当重要的。我和泽渊作为节目主创,从我们的角度聊了参加学术会议怎样进行社交,以及如何维持友谊。

我不知道伊凡作为一名艺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之前和你一起参加过会议,感觉你与我完全是不同的风格。你在会场中的表现如鱼得水,而我则是有些紧张。你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就像每个人都非常熟悉你一样。因此,我很好奇,伊凡是如何通过学术会议与这么多同辈建立起友谊的。刚才两位主播提到这些学术会议的经历,我个人印象也深刻。今年三月份,我去找工作面试,在那个城市时,前一天晚上我就边听你们的学术会议节目,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我由衷地感谢你们制作关于学术会议的几期节目。它们不仅干货满满,还能提供情绪价值,帮助他人舒缓紧张情绪,这让我非常感激。此外,我觉得读博期间的社交活动相对封闭,很多时间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所以,当有机会参加会议或研讨会时,就如同是“鱼儿进了大海”,我会感受到了半年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常用的技巧。

在前往新城市之前,我会提前调查一下在那儿是否有可以结识的人。比如,我在读博期间到伯克利开会时,就感到那里对我而言是个社交荒漠,周围一个人都不认识。于是,我想到我的一个朋友在加州,他可能认识一些人。经过一番沟通,我了解到他在伯克利有位社会学的朋友,朋友答应帮我介绍。结果,我在那里顺利地认识了一个人,他在会间带我游览学校,也因此在学术和职业发展的路上给了我不少帮助。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因为我对于孤身一人去一个陌生地方而感到不安,因此通过提前与朋友联系,了解当地人脉,真的能减轻我的心理负担。

然后最后一步,我觉得就是加个微信,留下联系信息。当然,如果是中国的同学,我通常会主动提出,我们可不可以留一下微信,我觉得这样比较自在。但是如果是中国的教授,我就觉得微信有点私人化,跨越了更加个人的层面。我不会主动跟教授说加个微信,但有些教授会主动邀请你加微信。曾经我遇到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第一次见面时就提到要加微信,我感到非常惊讶。这个联系的方式需要大家权衡一下,加微信在国内被视为非常习惯的举动,但在美国这样的环境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合适的。

我想起在会场上遇到的一个朋友,希望他没有在听我们这期节目。这个朋友几乎是逢人就提要加微信,甚至同学之间也是如此。他的口头禅就是“加微信”,我觉得这样可能不太合适,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人来说,可能不太习惯这种直接的联系。比方说,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就问留个电话号码,会让人觉得有些过于突兀。大家应该考虑一下,哪些人适合加微信。对于中国人来说,微信还是比较方便的。如果不加微信,我建议可以直接去他们的网站上找电子邮件,发邮件是一种更专业的联系方式,确实是更为合适的。

最后,留下联系方式是为了今后更进一步的学术合作或发展友情,这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如果你遇到的对象是研究生,但是不是中国人,比如美国的研究生,我觉得加他们的其他社交账号也是合理的。比如加个Facebook或者Instagram,我觉得这是普遍且不存在特别不礼貌的行为。在艺术史领域,大家加Instagram的情况确实比较常见,毕竟大家默认都有一个Instagram账号。我还遇到过一个台湾的艺术史学者,第一次见面就提议加Facebook。如果对方主动提出加,那就更好;如果没有主动提出,你可以适当衡量一下,选择哪种联系方式更合理和礼貌。

说到这里,我想起之前和Jillian一起做友情那期节目的时候聊过,很多时候我们通过会议相识,尤其是外校的研究生,建立起的友谊。有时候我们在会场上聊得很愉快,结束后却不知道如何维持这样的关系。其实维持关系并不容易,毕竟日常交流并没有那么频繁。有可能一年或多年后才再次想起,那时再去联系对方,这种久未联系的感觉也不太好。因此,我挺好奇一凡你是怎么维持这种因为一次会议或机会而认识的关系的。我的做法是选择性地推进友谊。我认为在学术界交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在众多的人中,我特别想和某些人建立更深的友谊。

如果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会主动出击,我倾向于在友情和学术交流方面迈出第一步。比如像Jillian,既有学术追求也有好性格,我非常想和她交朋友。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时不时地去联系她,比如分享一些有趣的信息或者相关的会议、讲座机会。当然,我会根据她的反馈来判断对方是否也希望与我交朋友。曾经我也遇到过一些情况,主动联系对方却得到冷淡回应,这时我就会选择稍微退后一步。如果双方都有提高友谊的意向,我会进一步推进,例如如果我有多余的书,可以考虑送给和我交流的朋友,尤其是对方研究领域相关的书籍。

我认为感情的维持不仅需要信息上的交流,偶尔也可以通过一些物质的方式去深化这种关系。比如,我不会随便送贵重物品,而是寄一本书或杂志,希望能对对方有所帮助。这是我比较常用的方式,通过这种小举动来维持和增强友谊。同时,我认为任何关系都是互相的。你主动迈出第一步之后,尤其是送完礼物,应该思考从对方那里能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我觉得这是健康稳定关系发展的必经之路,朋友之间的互相付出非常重要,我在这样的交流中也得到了很多来自学术新朋友的帮助。

在写作和申请方面,我从外校通过会议认识的朋友们得到了特别的帮助。有些人甚至直接将申请材料发给我,完全不用我主动去要。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我可能用了一点小心机,跟他们说:“哎呀,我最近在申请这个奖学金。”或者“我真是要崩溃了,今年要找工作了,太困难了。”我想,他们应该听懂我暗示的意思,意识到我在寻找帮助。于是,有的人主动提出将他们的资料分享给我,这种方式可能更加简单。毫无疑问,这种支持基于我们之间的友谊,因为他们愿意伸出援手。同时,我的性格也使我更倾向于回馈他人的帮助。比如在过节时,我会给他们送上祝福,或者寄一张明信片,这些小举动无疑可以增进我们之间的情感。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小技巧,我非常有体会,常常会在节日时收到朋友们寄来的贺卡。

提到伊凡,他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尽管有时我想邮寄卡片,但总是因为忙碌而再三拖延,错过了时间。而伊凡几乎从没有忘记,逢年过节一定会向朋友们寄送卡片,这让我觉得非常感动。他的行为也常常激励着我,让我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回馈朋友们。我认为,如果有朋友为我付出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我会觉得压力很大,时常担心自己无法给予相同的回应。

在社交的时间分配上,我发现我大约把80%的时间投入在社交上,而剩下的20%则用于开玩笑和放松。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是有问题的。与人建立联系,尤其是与教授和学术界人士的交流,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我曾经与伊凡一起参加会议时,发现不光是博士生,许多教授也都认识他,这让我深感震惊,难以置信。尤其是在学术圈,我们的同辈有时也许会觉得有距离感,更何况是教授。但伊凡却能与他们迅速拉近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不必对与教授的交流感到恐惧。尤其在人文学科领域,我接触到的很多教授其实都非常友好、平易近人。越是有成就的人,往往越谦逊、待人友好。我觉得,大家在与教授交流时,首先要对他们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更深入的交流。自我介绍后,赞美对方是个不错的开场白,让他们知道你很欣赏他们的工作和贡献。适当的夸赞不仅可以拉近距离,还能让对方知道你对他们研究的重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赞美的方式和程度因人而异,过于夸张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别有用心。

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术研究,并非只是闭眼瞎说。还有一方面,我觉得可以顺便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讲述自己的研究和对方的关系。我认为这样比那些纯粹盲目的吹捧更能让对方接受,也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对于一些年轻学者,可能他们还没有出书,此时我会提到:“你最近在某个顶尖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特别喜欢。”或者我会问:“你的书进展怎样?”表现出我对他们的关心。我认为在推介自己的同时,也需要让对方有机会表达自己,进行互动。这也是我喜欢用来赞美对方的一种方式。

刚才我们提到了自我介绍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与知名学者交流时。我觉得大家可以稍微训练一下如何在一分钟内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或亮点,因为知名学者肯定没有那么多时间听你详细讲述五分钟。用最简洁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一个年轻有为的学术新星正在从事相关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忘记提到,如果能有一个擅长社交的朋友陪同,可以帮助你进行介绍,比如:“这是我的朋友Jillian,他/她从事的是……”。这样就可以减少尴尬和困难,让交流变得更加自然。

关于自我介绍的时间问题,一般来说,介绍不能太长,控制在一分钟以内。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我通常会介绍自己的研究焦点和亮点。我觉得这种短暂的自我推介能力,大家在平时可以多加练习。因为在学术生涯中,很多场合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不能只是一句“我研究中国艺术,关注20世纪。”这样的表述没有效用,尤其是在求职时,面试官通常会问“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研究。”如果能够在不断完善研究计划的过程中,一点点去想如何在短时间内突出自己研究的亮点,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博士阶段,自我介绍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往往会在提及博士论文时,因内容众多而滔滔不绝。他们可能觉得难以用几句话简洁地概括出论文的核心内容,我记得在读博期间,研究生院组织过旨在教授如何进行简短电梯演讲的工作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一分钟内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研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能力。大家不妨可以把自己视作一个销售员,思考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硕士和博士期间,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尤其是在申请奖学金或求职时,能够以简洁而亮眼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研究变得更加关键。

关于与不同教授的交流,一凡提到他能迅速了解教授的全名、近期发表的文章及其背景等信息。我认为这非常重要。相较于最初不太主动收集这些信息,后来我意识到,这确实是极其重要的能力。身处这个领域,就必须了解行业的动态。如果在学术会议上遇到一位教授,却对他所提到的话题一无所知,难免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没有共同话题,仿佛是个路过的行人。而如果能了解更多信息,大家会更愿意与你交流,因为学术圈也希望听到一些学术动态。

这种能力在博士生的职业发展中显然重要,尤其是在与其他研究生交流时,越了解对方,交谈就越轻松。此时,我也想到自己在刚到加拿大读书时,身为学术小白的无助感。我深知,在这个阶段,获取信息和积累社交经验是最为关键的,至少要把80%的时间用来收集情报,而不仅仅是社交。

虽然年纪一大把,但我依然是个学术小萌新。有一次,我问一个教授关于硕士论文的写作,他就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讲到某个题目时,他提到“你可以做这个题目,但谁谁谁在做相关研究。”我当时很崇拜地想,教授真是无所不知。他随口说出这些信息让我意识到,这肯定是他经过多年积累后才能做到的,能够对自己的领域了如指掌。因此,我认为作为博士生,拥有这种意识非常重要。此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这个领域相对小,要比理工科的研究大得多,尤其是在美国,文科研究的体量比较小。掌握这些信息的难度也相对降低。

说到掌握信息,我自己有一个特别的偏好,就是喜欢看教授们在网上发布的个人简历。很多教授在网上有链接,可以查看他们的CV、出版物和奖学金等信息。我主要关注两点:首先是他们的publication,特别是对我有帮助的论文;其次是他们获得过哪些奖学金。我会想,是否也可以申请这些奖学金。我可能显得有些功利,总是想着钱,但在了解学术版图的过程中,我确实有意外的收获。

提到我的兴趣,我在看别人的dissertation时,并不一定会读他们的introduction,但我非常喜欢读他们的acknowledgements。在acknowledgements中,通常会提到受益于哪些人的帮助,这让我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学术人脉。例如,在读我一位同事的博士论文时,我发现他感谢了一位之前主动加我微信的教授。我们一聊才知道,原来他和那位教授在同一个办公室实习过,经历过共同的项目。这让我意识到,学术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网,大家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有趣又令人惊讶。

在学术会议中,哪些场合比较适合社交呢?我们都知道,报告之间或是小组讨论期间的茶歇是常见的社交机会,但是这种时间有限,可能只有15分钟。如果想找刚做完报告的人,通常会发现他被其他人围着,没法聊天。此外,大家在茶歇时还要喝东西、吃东西,甚至赶往其他会议场地,这就使得这个时间在社交上有一定局限性。我想知道,除了茶歇外,哪一些场合适合进行社交?

在我看来,除了茶歇时间,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其实会考虑到大家的社交需求,所以在会议日程上创造了许多机会。例如,很多大型会议会有接待会,欢迎会等。我觉得这些场合适合参与,尤其是大型会议中提供的研究生接待会,参加的压力会小很多。此外,一些小型学会和期刊也会举办接待会,给想投稿的人提供交流机会,认识编辑。因此,确实有许多正式的社交机会可以利用。我去年参加了AS搞的几个关于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工作坊,主题各不相同,这些都为大家提供了不错的交流平台。

有这样一个主题,我觉得大家对相同的话题感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机会。还有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刚才泽元提到的panel间隙,我们艺人也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我想起有一次参加panel时,我去得比较早,旁边坐了一个人。我想上去打个招呼,于是主动和他聊了几句,后来发现他是我想要介绍的一个朋友的共同朋友,这样就更容易互相了解了。常规操作,加个微信,随后就约定了几天后一起逛博物馆。虽然最后因为他身体原因没能成行,但我觉得如果旁边坐了一个人,还是要主动说一句话,比如至少打个招呼。这样能稍微打破那个尴尬的氛围。

我还想到一个让我感到特别可怕的场合,那就是会议酒店的大堂。那次我去的时候,被吓到了,所有人都在睡觉,只能默默观察。我其实只是想跟一位之前见过的教授打个招呼,但为了说上话,我得先跟十个人聊,最终才能够接近他。这真是有挑战性的场合。如果大家想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可以去会议酒店的大堂,比如每次会议结束后的晚上,有些人会约在那边见面,甚至一起喝酒,这是一个比较松散随意的聚会环境。

另外,我特别喜欢去的场合是书市(Book Fair),我和金莲之前一起去过。在那里,不仅能遇到同学,还可以见到教授和编辑。如果有人有出版意向,那是一个很好的拓展社交网络的机会。此外,有些小范围的聚会也很有意思,很多学者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关系好的会搞聚餐,或者在当地朋友家办小型聚会。这些都是增加了解、交友压力不大的社交场合,有时你在聊天过程中,突然有人邀请你一起参加聚会,这种随机性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刚刚一凡提到的茶歇时间,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机会。虽然一场panel结束后人会很多,但紧接着下一个panel开始前的五分钟,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比如,正好有人坐在你旁边,这时你可以主动搭话。我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教授与我的一位同学相识,我就跟他说我跟那位同学是朋友。他则表示,很意外能和他的学生进行社交,顺便聊到了他最近在国内的研究。这样的切入点对我来说,不仅可以增进交流,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记得有一次和一凡在书市见到一个人,我当时并不认识他,但一凡看到他的名字后,马上认出他是某个非常知名艺术史网站的重要编辑,还当场赞美了他的文章。这让我感到震惊,因为一凡并不研究青铜器,但他还是能通过别人的作品找到交流的切入点,这种技巧真的值得学习。还有我之前遇到的一位教授,他的教材我之前并没有认真阅读过。但为了延续话题,我还是称赞了他的教材,并表示自己在教学时有所参考。虽然这种情况有一定夸大的成分,但我觉得在社交场合,适当的夸大是被鼓励的,只要不过分,就能推动交流的进行。

在社交场合中,结束话题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学术会议等快速节奏的环境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想与每个人深入交谈,甚至有时是为了与某个特定的人交流而与其他人聊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以礼貌且高效的方式结束谈话呢?我认为,尤其是在学术会议这样的场合,大家的日程安排普遍紧凑,因此可以适当装作忙碌,比如说:“不好意思,我接下来有个约会”或者“我还要参加另外一个活动。”这种说法不仅合理,而且表现出对时间的重视。如果与某位学者在场,我可以对周围聊天的人说:“不好意思,我需要跟这位学者说几句话。”这不会显得不礼貌,反而是对时间和交流的高效管理。

有时,对方其实也在思考怎样结束对话,因此,如果你主动提出结束,通常会让对方感到轻松和欣慰。在学术会议上,许多博士生都面对着同龄的研究生,这样的交流可能相对轻松,但与知名教授的交流会让人感到压力。研究生通常带着一些目的接近教授,然而,自己又很难回馈给教授。因此,这往往让人觉得难以开口,甚至忌讳接近。其实,教授们明白,博士生与他们接近是有目的的。我们应保持平常心,不必过于恐惧,避免因为担心而错失交流的机会。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一位著名历史学家高燕怡,他在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如果你认为老师对你有恩情,不要直接回报老师,而是把这份恩情传递下去。”这让我意识到,从教授身上获得的帮助并不意味着要强制回馈。他们曾经历过相似的过程,并不会觉得我们寻求帮助是一种负担。我们的能力目前可能有限,最好的方式便是专心做好自己的研究,这样不辜负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或许就是最好的回馈。

我在申请奖学金与工作时,也都会感觉给老师带来麻烦,但后来发现,教授们自己也经历过相似的申请过程,他们也曾请求他人撰写推荐信。因此,他们并不会将我们的请求视为负担,而是理解其中的相互支持关系。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社会网络,有时我们或许能为比我们更资深的教授提供帮助,尽管我可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地,但我相信交流与相互支持是学术界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我曾经在为导师搜集材料时发现了一份与中国壁画相关的独家资料,随后与导师商量后将其分享给相关教授,得到的反馈也是积极的。这种互动让我意识到,积极的交流可以打开更多的机会,形成更好的合作关系。

似乎有些帮助的对于他来说,每次我回国之前总会问他:“你需要我帮你带国内的什么资料吗?”或者在国内看到与他学术相关的书籍时,我会想起他,尤其是一些书。其实,在国内的书籍对美国的价格来说并不算贵,我会带回美国,寄给他。此外,我们在国内的学习生活中也可能有一些人际关系,比如我们认识的一些国内学者,可能在某些时刻能为教授或者比我们更资深的学者提供帮助。因此,我觉得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毫无能力,其实我们还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种关系是相互的。正如我刚才提到的,你可能有自己的能力为对方提供帮助,但在很多场合下,对方在帮助你的同时你也在协助他们完成某项计划。具体来说,比如在开会时申请panel,他们希望我们这个panel的组成比较多元,毕竟他们不希望一个panel里面四篇论文都是顶尖教授。他们期望有研究生、新手学者以及资深学者,这样多样性的组合往往能提高panel被接受的可能性。我记得我第一次申请升职时,看到了一则广告,就给他们写了信,特别强调我期待加入他们的panel,并为其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博士生,处于这个系统和生态环境中,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比如,我想起Jillian之前遇到的一个机会,一个教授找她合作撰写一章,那个教授可能看中Jillian在艺术史方面的训练。我们的能力在某些时刻可以为更资深的学者的计划提供补充,虽然我们的贡献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正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计划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向教授开口,或者认为无法回馈教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这其中具备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在不同学科间,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我们大多是在单一作者的领域,教授并不能真正从我们的文章中获得利益,但在一些合作性学科中,研究生对教授来说可能是有用的。这样的关系不只是挂名,还包括教授可能会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和成果,这使得双方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惠的关系。我听说过一种看法,向上社交时,教授在帮助你的时候最好是抱着不期待你回馈的心态。如果教授希望你之后能为他提供帮助,这种关系可能会变得复杂,因为未来他可能会希望你付出代价,而这样的代价可能是你不愿意支付的。很多时候,那些一开始就不期待你回报的人,反而可能会和你发展出更持续、健康的关系。

我觉得人文领域的教授往往是最无私的人。他们帮助我们时,似乎并不想从中获得什么,只是出于真心。如果真的要说,他们帮助我们,可能是因为希望我们在学术界越来越出色,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人脉的维持,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所以,大家在向他人提出请求时,也不必过于紧张,失败了也没关系,或许下次会有机会,另外也有很多教授可以帮助你。希望大家不要畏惧,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

刚才我们聊了不少关于向上社交的内容。我知道一凡通过向上社交获得了一些非常宝贵的机会,不知道她是否方便和我们分享一下,羡慕一下。其实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在攻读博士期间收到了很多资深学者的帮助。而且,之前的交流并没有想到会给我带来之后的机会。说起来就像“中瓜得瓜,中豆得豆”。比如,我想起之前提到的C教授。我曾经给他发送过一份与壁画相关的研究资料,虽然在那之后过了一年多都没有什么动静,但后来他突然跟我说,他现在是某本书评的编辑,而那本书评在我们艺术领域通常还是非常重要的。他问我是否愿意帮他写一篇书评,我当时十分感激,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机会。

他怎么会突然想到我呢?可能是我当时对他的一点帮助让他想起了我。另一方面,他和我的导师也挺熟的,可能是想回馈我导师曾经对他的帮助,同时也想回馈我当时对他的一个小小的善意。所以他找我写了那篇书评,那可能是我写的第一个书评吧。后来,这种互动还在不断继续。有一次,在开会时我又碰到他了,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告诉他我已经开始写论文了。那年的暑假我计划回国找资料,但对这个完全没有概念,问他能否在会后约个Zoom聊聊如何回国找资料或者做研究。

于是,我们Zoom了好久,我在会上问了他很多关于国内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获得高清图像,因为我们研究的是艺术。他也给我发了他那边有的高清图像,我觉得从他那儿得到了特别多的帮助。而且,他其实相对年轻,跟他的距离感小了很多。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他在搞一个某个主题的研讨会,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虽然我最后没能参加,因为实在来不及了,写论文打不过来了,但我一直对他能想到我感到特别感激,这种持续的良好关系真的很珍贵。

还有个事情是关于Jillian的,她应该比我更了解。我们刚才提到了一些学者来我们学校演讲,而通过东亚中心的安排,有一次来了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有名策展人。那次正好是我们导师要带策展人去看一个中国艺术品收藏,而我运气比较好,因为那天Jillian不在,她在外地进行Fellowship。我想,导师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找到了我,因为Jillian的研究与那批收藏更相关。而我当时只是二号人选。导师把我带过去一起看收藏。

突然间,我们看到某个艺术家的书法作品,我立刻来了劲。之前我在那边并没有太用心地记笔记,因为对那些作品不太了解,但见到那个作品后,我兴致勃勃地跟大家分享。我首先说这个人是我老乡,来自江苏,然后我的硕士论文正好写了他的作品。跟大家聊了很久,那位策展人也很nice地聆听我的介绍,虽然我写得也不是特别好,聊完后我觉得自己推销得算是成功了。

不过,没多久,他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他从网上找到了我的硕士论文,并且读了一下,觉得写得特别好。于是他问我,能否把我的硕士论文改编成一篇文章,因为他正在策划一个和园林、苏州园林相关的展览,而我的论文正好符合主题。我立刻答应了,心里想,天哪,没想到他这么认真,居然关注了我不经意间说的东西,还主动联系我。能参与到这个展览的Catalog写作中,我觉得非常幸运。

这次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前提是自己的研究要做好,不然他也不会偷偷来找我,如果我论文写得不好,他或许就不会提起这件事,转身就走了。后来我找工作时,也向他请了不少推荐信,申请奖学金时候也找他写。所以这段关系真是像连续剧一样,总在更新。我觉得人际关系中的连续性和不确定性都很迷人。

接下来,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向上社交需要做的事情,我想反过来问一下,有哪些是我们需要避免的错误呢?我觉得,刚才提及的与套路相关的一些问题,可能就提到了一个错误:比如群发信息,或者说你对那位学者毫无了解。若能有针对性、带有细节的内容,可能会更好。如果两位朋友有什么想法,觉得有哪些行为是我们应该避免的呢?我先说一个,这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第一次参加大型学术会议时,是我导师带我去的,结果我完全没准备就被架在那样的场合里,面对众多教授,心里非常紧张。

因为我导师在旁边,所以我不能表现得很冷淡,对吧?我也想尽量表现得热情一些,于是我跟其他人分享了很多关于我的信息,比如我的名字和在做的事情,讲了一大堆。我希望他们能记住我、记得我的名字等等。然而,后来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其实不太合适,因为对方并没有理由去记住我的信息、记住我是谁。如果我让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自然会记得,但如果没有的话,我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对方只是会觉得我很烦,觉得我在不停地说。也许如果过于打扰了他们,反而会让对方记住我,这样就不好了。

对于我来说,我想不到应该避免的社交错误。作为一个“爱人”,我觉得最应该避免的就是因为恐惧而不去社交。我只要迈出这一步,都是对的,只要勇敢向前迈一步、突破自己就好。但我觉得Jillian的社交能力其实很强。确实,只要你真正迈出这一步,和人聊聊天,对方的印象也会变得很好。让我惊讶的是,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Jillian其实是个相对内向、个子比较矮的人,和她聊天时我总觉得她特别能聊,也很幽默,完全没有意识到她是个内向的人。或许这就是她的神奇之处,能让自己短暂地变得开朗。

然而,两个内向的人刚遇到时,可能很难开启话题。举个例子,我和泽渊第一次见面时,我们的交流并不多。后来我们一起参加了很多活动,才变得越来越熟。最开始我们确实没有聊太多。在这方面,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和一凡第一次见面。那时我也不知道说什么,结果一凡上来就提到我们共同认识的朋友,我们就借着这个话题开始聊天了。因此,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我聊天的欲望。

大家普遍认为NFJ在内向者中是比较少见的性格,尽管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但确实有时候有人会觉得我并不特别像个“爱人”。这让我很好奇,难道你们内向的人平时就没有社交困扰吗?当然,内向者也会面临社交困扰。首先,我觉得社交确实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我总是小心翼翼,深思熟虑,甚至有时候还会涉及金钱。特别是到了我这个年纪,大家都时间、精力很有限,必须做出选择。你不可能说,我开了一次会,认识了十个人,添加了十个微信,然后每个人都要进行深入交流。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如果和对方有合作的可能性,或者我很崇拜的学者,我会更倾向于与他们深入交流。经过一轮筛选后,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速配约会”,我们还需要选出一部分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衡量一下。经过广撒网,做完一轮筛选后,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不要在社交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的直觉一般都很准,倾向于跟那些原因许多都适合与我进一步发展的人交流。

我还有一个困扰是,虽然大家都说“中瓜得瓜,中豆得豆”,但社交真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能从中获得什么。尤其是和一些优秀的学者、教授打交道时,这种不确定性让我有些犹豫,甚至可能让人产生抗拒。这种不确定性是否会让我感到害怕,当然对我来说没有,但大家还是需要考虑,不要把达成某个目标当作社交的唯一动力。有这样的意图当然是合理的,但也不要因为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而感到挫败。

最后,作为个人困扰,我有时会不好意思说“不”。在你与朋友的关系逐渐深入后,对方可能会找你一些事情,比如开会、借东西(当然不是借钱),或者请你看一下他们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觉得:“我们是朋友,我该怎么拒绝呢?”我常常担心拒绝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拒绝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个困扰。这不是说我不想帮忙,而是有时自己确实忙得焦头烂额,手头上有好几个项目。即使我很想帮忙,听起来好像我在找借口。因此,这让我感到困扰,似乎不符合我多年来一直经营的“好人”形象。

多年建立的人设就怕这一招就崩坏了。对对对,我觉得这可能可以作为另一个课题。也就是说,社交的机会多了,别人对你的请求也会随之增加。你可能想拒绝的机会也会增多,但又不好意思说不。确实,今天我们听了好多道理,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因此,我想今天的节目结束后,有一点是我们可以立即实践的,那就是如何礼貌地结束对话。

实际上,这期节目我真的非常想继续录下去。特别开心能够和一凡聊天,但实在没办法,因为我接下来约了一个人。说实话,这也是之前就约好的,因此没办法,我只能先撤了。对了,我还有一个酒会,马上就得去参加。此外,我还有几个亿的跨国并购项目等着签字呢,所以我也得先走了。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再次感谢一凡做客今天的节目,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社交干货。

是的,非常感谢一凡。我也非常感谢两位主播的邀请,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探讨这个话题,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有收获。那么,赶紧的吧,咱们别耽误了一凡这几个亿的大项目。对对对,这个大项目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