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第一期播客!一开始要开启这个过程,我其实是有一点不好意思的,因为你需要克服内心的障碍。不过,我觉得很多时候事情的真相是,我们做了之后,才会发现可能事情会变得更好一些。只有当我们做了某件事情,才能提高对这件事情的熟练度。因此,虽然我现在的准备并不充足,我的麦克风转接器也还没有收到,所以只能用一个比较简陋的麦克风来进行录制,但我想,先开始做了,再看下一步该怎么去做。
今天我想围绕“诚实”这个关键词,展开一些讨论。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作为我播客的第一期呢?其实是因为我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合来谈论这个。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完全诚实地对待自己内心是什么时候吗?有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已经不再能把真实想法表达给他人听,甚至连对自己也难以坦诚相待。我常常把巨大的期望放在与他人之间的对话中,觉得别人能够通过回应来让我更了解自己。可我后来发现自己有点社交恐惧,即使是和比较亲近的朋友,我也并不会说出所有的想法。
而且,我始终在意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障碍,比如:我说这句话给他听,他会接受吗?他会不会觉得我与他想象中的自己不符?我害怕打破别人对我的印象。这些恐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诚实地表达自己。所以我想,既然我们想要做到诚实,那么先学会对自己诚实才是更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自如地面对他人。
说实话,今天的播客让我感到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这种新鲜的尝试。很多时候,我只是作为一个听众存在,从来没有在不写稿的情况下自由地发言。但播客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写太多发言稿,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写好的内容,再用播客的形式表达,那就显得不自然了。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过程促使我们去思考,明确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播客最终的成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录制过程中,我对自己想法的理解。
不过,我对播客的理念还是存在一些怀疑。我的哲学学习告诉我,一个人很难从自己身上获得超越自我的视角。如果我一个人在录播客,那是否意味着我只能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或许只能起到整理内心的作用,这也是我犹豫了很久才决定录制播客的原因。不过,出于对自我内心的疗愈,我开始认为,把播客视作内心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录制播客,我不断明确自己的想法,这非常重要。
播客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自己,从而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所有的交流方式都源于对自我的明确理解,因此,我认为播客是一个很好的入口,无论对谁都是如此。或许它的效果,甚至超过心理医生的建议。因为心理医生从外部观察我们的反应,而播客则是从自己出发,因此我们可以更容易接触到真实的自我。最终的目标是尽量把心里想的东西说出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接下来,我们回到刚刚提到的话题,诚实。诚实是一个非常复杂却又重要的话题。它的量化标准很难确定,不像工资或考试成绩有明确的分数来衡量。诚实的美德难以用数字来表示,有时候我们无意识地会掩盖自己真实的一面。掩盖可能带来了心底的羞耻感,出于对真实的恐惧,很多时候我都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常常担心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显得奇怪,这也与我对自己的评价有关。
我不觉得这是件好事,现在互联网的信息让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教导其他人尽量不要诚实地面对别人,因为你无法知道别人对你的真实想法。或许你听过那种经验之谈:不必把自己取得好成绩的信息告诉室友,因为对于你来说这是好消息,但对室友来说,可能会激发他们想要伤害你的心思。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意味着我真的这么想,但这种有界限的关系正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诚实是有代价的。诚实是一种血淋淋的东西,需要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而这必然伴随着风险,哪怕是仅仅展示自己的成绩而已。这只是简单的信息泄露,根本没有进行到任何内心层次上的沟通,更不用提要更深层次地与别人交心,分享自己最深处的想法或创伤。
这样的每一次沟通,如果能够达到诚实的程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说出平时不说的话,我觉得都是很珍贵的。可是像现在这样子,我一个人说出很多自己可能不会与别人分享的话,我在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不诚实的一个表现是我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掩盖的方式是什么呢?当别人问你时,你总不能不回答吧,反问又太尖锐。然而,如果我反过来询问别人问题,似乎就意味着我能处在一个安全的地位,去窥探别人的心思。这真的是我超级坏的习惯。在与别人交流时,我会尽可能少说话,扮演一个倾听者,观察对方的情绪,等着合适的时机回应。这是我习惯并擅长的对话方式,但这种方式久而久之变得太孤独,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发言的空间,对方也不会给我留下机会交流。于是我就只能蜷缩在自己的角落,依附于对方的情绪,而这种状态让我感到非常可怕。
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真正跟别人交流,真实的想法永远埋藏在心底,而那些情感并不会消失,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伴随你,终将以某种不好的形式爆发出来。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阴暗而且狡猾,狡诈到你可以轻易地获取别人的秘密,只需付出极小的代价。这对谈话的人也很不公平,但我很难打断别人。我觉得打断别人的话会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假如对方是一个非常会说话的人,他可能会持续讲上一个小时或更久,倾听似乎并不算糟糕,可是其实倾听常常比发言更简单。这导致我总是在一旁静静地听,偶尔见缝插针地补两句自己的看法,比如“我觉得你说的很对”,“那件事确实挺让人难过的”,只是简单的情绪反应。但这让我感到不快乐,甚至觉得有些奇怪。
这种奇怪的感觉首先源于,我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对话中。对话双方应该互相交流,可事实是我只是扮演一个倾听者,几乎没有参与到这个过程。这甚至让我不敢和别人进行真实的对话,更别提交锋的观点了。很多时候,我已经被朋友多次指出我过于善于肯定别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我总能抓住其积极的一面,让他们意识到。这样的无意识挑选其实使诚实变得难以企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诚实呢?是否存在语言的局限?或许是因为我们从小听到太多虚假的信息,导致我们根本不知道诚实到底该如何表达。
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告诉我们要诚实,但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不诚实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例如,如果规矩不完善,或学校的考试制度宽松,那么作弊可能会比诚实考试获得更好的结果。尽管作弊的风险很大,但它的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现象其实是一种不诚实的入口,是一种收益与回报之间的比率关系。由此看来,很多人总是倾向于选择相对容易的道路。在如今公共话语匮乏的时代,我认为我们应尽可能追求诚实,然而,诚实这个词汇在很多时候听起来却显得空泛和虚无。我们听到“诚实”时,却依然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实践。
我觉得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时刻观察并保持对自己内心情绪的关注,意识到自己对于外界反应的真实感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感觉会变得迟钝和麻木,尤其是在男孩成长过程中,我们被教导要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一种对成熟的普遍定义。这种标签化让人们更不容易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而这也让诚实变得愈加复杂。
这种外在的要求往往会导致你无法真正认识到内心情绪的变化。因此,你可能难以对话做出良好的反应,常常试图用公式化的语言或套话来解释事情。这意味着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因此,第一步是了解自己。听起来似乎像哲学的言辞,但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理解自己听起来可能有些可笑,但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确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不论你多么想做好这件事,它始终都不简单。这也正是我创建这个博客的原因,或许也是我希望迈出的第一步。
我认为,人是通过不断交朋友、恋爱等途径成长的。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总会存在着一种对诚实的基本要求。你需要对朋友保持诚实,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大多数情况下,诚实地表达对伴侣或喜欢的人的心意,也有助于获得反馈。如果连诚实都做不到,这将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全面的影响。诚实是建立其他关系的基础,缺乏诚实往往使得其他对话无从进行。
当伴侣提出要求时,诚实并不一定意味着出轨或对他人的爱慕,甚至是对自己内心的相信。你需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你不敢对自己的话语负责,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就很难在友谊或其他关系中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因此,从小时候到进入大学,再到步入社会,诚实始终是人与人交往中不断深化的基本要求。随着交往的深入,诚实的要求愈来愈高,这也让你更感到不适,因为有时候你需要强迫自己多说出一些话,尊重自己的内心。
诚实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责任,尤其是在与朋友和伴侣的关系中。设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发散思维,从而使你的想法更加丰富,是建立更好自我的关键。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并不够清晰。与自己对话并不一定要超越自己。因此,你不妨把自己看作一个朋友。如果你可以将一本书或一个AI视作朋友,为什么不能将自己也当作朋友呢?这样一来,和自己对话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了。与自己对话是诚实的第一步,而这一过程其实并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