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大学生该做出怎样的抉择,才能走出内卷的阴霾?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自由职业者的经历表明,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是浅层的,深入学习和多方尝试可以拓宽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 2. 职业和兴趣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工作可以从个人爱好中延展,但将兴趣转为职业可能会失去最初的快乐。
  • 3. 在选择实习和未来的工作方向时,重要的是关注团队的实际运作,而不是公司表面的名气和规模。
  • 4. 考研并不是解决就业困难的万能钥匙,读研应考虑个人兴趣和行业前景,而非仅为提升学历。
  • 5. 在面对职业选择时,与其随大流,不如积极行动和尝试新事物,逐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普通超人》,我是王小乐。 我是阿喜疯子。自从成为自由职业者以来,我们在各个社交平台上以不同形式记录了我们的创业经历,也常常收到许多有趣的私信。因此,今天这期节目中,我们会挑选五个常被问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正在学习艺术和设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但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是非常永恒的,也值得反复讨论。最后,我要特别强调,我们的回答将会基于个人的经历,因此答案会比较主观,希望大家听听就好,尤其是我。

第一个问题是:有一些粉丝留言问我们,他们对目前的专业不太满意,特别是一些学设计的小伙伴。听说设计行业经常需要熬夜、加班,薪资水平也没有那么高,因此他们感到挫败。同时,还有很多粉丝问我们,他们有其他想尝试的方向,却又没有勇气转专业或者转行,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对此,我们有什么想法呢?我有一个感受:在本科阶段,四到五年的时间去学习一个专业,其实是非常浅层次的。如果你未来想从事某个工作或者继续在当前专业深造,那么这一切都像挖坑,逐渐把这个坑挖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

当我选择建筑学的时候,我的理解其实是很肤浅的。我当时认为,它结合了理科思维和艺术设计,正好适合我。当时,我的选择是基于一种刻板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意识到,建筑学的领域其实可以延展出许多不同的职业和具体的工作。我的大学经历中,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事情,比如在地产售楼部卖房子,了解地产行业的同时挣钱,也在网上发布自己会的技能,参与设计竞赛,做了一些落地项目。这些经历让我发现就算是学习建筑学,也会拓展出很多职业的可能性,而这些职业之间也会相互交叉与生长。

我前老板也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从同济大学的建筑学本科到硕博,一直参与城市的建筑修缮。他在完成建筑修复后,又转向了大规模的区域规划,后来对城市生态产生了兴趣,现在从事的是城市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的景观项目。这让我感受到,即使身为建筑师,其实他的职业发展也在不断拓展,就像我前老板现在还在学习生态学,平时又喜欢鸟类摄影等,这些都丰富了他的生活。职业的定义越来越模糊,我觉得未来的工作和爱好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不是那么清晰。

确实如此,我们的专业选择数量是有限的,但社会上的工作千千万万。以18岁时的粗浅认知选择专业,随着深入学习,我们会发现专业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叉。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追求自己的兴趣,发展出一份爱好。就拿我来说,我是一名业余的健身爱好者,每当有空就会去健身、跑步或做瑜伽,并乐于拉着其他人一起运动。前几天,我和老公讨论过工作的定义。在小区里,有位退休的大爷依靠退休金过得很好,他热爱摄影,却从不以此为生,这让我思考工作和爱好的关系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探讨。

在公共区域,周末时会举办业余老年人的摄影班。老年人们在一起摄影后,老师会教他们如何使用摄影设备以及一些简单的修图技巧。在讨论这个活动是否算作职业时,我们认为要看这个活动是随机进行还是每周固定举行。如果是固定的课程,那就可以定义为这位老年人的工作,因为工作的定义在于需要定期进行。虽然我认为工作是为了赚钱才算作工作,但很多人,比如说理财的人,也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虽然这可能并不算工作。此外,还有一些人可能创造了一家公司的产品,但公司最后出现了亏损,这也让我们思考,亏损是否就意味着这段时间的工作就不算工作。

我认为,工作与兴趣的界限在于对生活的影响。比如,如果在疫情期间失去工作和收入,那对生活的影响很大,而单纯的兴趣和爱好则不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很多朋友在老家中会坦言,虽然工资偏低,但他们对工作很满意,因为家里并不指望他们养家,而收入并不是他们追求工作的唯一目标。这样的看法让我联想到,许多人在将兴趣转为工作后,往往会失去原本的快乐。我并不觉得这样,因为我认为我的兴趣和特长能够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有位朋友曾热爱健身,成为健身教练后却发现,这与自己独自健身是截然不同的。他需要维护客户关系、拉客源,还要销售一些他并不喜欢推销的产品。这使得他最后选择辞职,觉得独自健身更加快乐,因此,健身对他而言更适合当作爱好,而非工作。这样的情况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我认为,不论选择什么事情,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这时我们就要反思自己放弃的原因,是因为不想面对挑战,还是因为发现原本的事情并不值得继续投入。

我目前还在努力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虽然在某个阶段我可能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从小到大始终坚持的事情真的不多。我觉得生活是动态的,无需太过焦虑,我们还年轻,前路还有很多选择。有些朋友在大学实习时会纠结于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以及是否要在专业领域内实习。对此,我觉得选择公司时,更应该关注团队的实际运作,而不是被表面的名气所迷惑。

我的第一次实习是在设计院,实际工作与我之前的印象有很大差距,让我感到巨大的冲击。我反思现实中我们往往过于理想化地看待一件事,而忽略了更为实际的层面。在实习时,我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了解团队在做什么上,而不仅仅是关注公司大小。至于在大学期间的实习,试错的成本非常低,想尝试什么就尽情去做,不必过于顾虑。我的大学生活中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并在设计院实习过,受益颇丰。

社会组织的实习让我有机会去感受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及其合作机制。现在回想起来,我会尽量避免用标签化的语言来形容某种工作。例如,我不想粗暴地说设计院就是加班多、项目接踵而至、高周转速度快。这种说法忽略了工作中的许多细节。我在各种组织中工作过,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拓展了我对自己的理解。我在认识自己擅长什么和希望的工作状态方面,积极尝试新事物总会让我对自己有更深的领悟。同时,这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我逐渐变得不那么容易轻信别人随意给出的建议,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给我下定义的意见。现在我有了一定的力量去打破社会对我的限制。这也是我认为多尝试会有的各种好处。

有时候,我们在等待别人给我们答案,生怕犯错。实际上,纠结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做,正如我母亲所说:“试过就不后悔。”在大学期间,我去过大公司和小公司。虽然单纯去一次并不能概括什么,但我曾认为事务所会不错,不用加班又轻松,大家的关系也很好。实际上,不同事务所之间差别很大,所以这种尝试只能让我相对更了解,而具体到将来的工作,仍然需要非常慎重,最好咨询学长学姐。我记得我曾经特别纠结。曾有一段时间,我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想在这一领域贡献力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去北京找到了一个古建筑修复的设计院,并立刻坐高铁去实习,感觉找到了人生方向。

然而,在硕士研究期间,我发现自己对古建筑并没有那么大的热爱,也无法像我的老师那样投入全部精力去保护研究古建筑。回望我自己的学术能力,发现读研期间许多人信誓旦旦要读博,而到研三时,真正选择读博的人却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我并不后悔尝试与古建筑相关的工作。因为尝试过后,我可以坚定地说我不后悔。如果没有去尝试,或许这一生都会在心中留有遗憾。虽然我在某些方面走了弯路,但对我而言,这都是值得的。读研期间,我也参与了一些兼职,比如儿童建筑教育,还参加了很多建筑工作营和竞赛。尽管这些经历当时看似没有明确的结果,也未必对未来工作有直接帮助,但回想起来,我并不后悔,因为我都曾尝试过。

我越来越重视在做决定时,内心是否真的想做这件事,而不是着眼于事情的最终结果。如果现在有人让我去某个地方实习,承诺可以升职加薪,我会认为这个承诺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承诺会成真。所以,如果我对此事不感兴趣,我就不会去做,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去。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去实习时不同专业的门槛都很低,大家对新人的包容度也非常高。但是,工作后再想转行就难得多了。例如,我的闺蜜之前在房地产公司做会计工作,虽然辛苦,但她现在想转行往新媒体发展。然而,由于她大学期间没有积累实习经验,现在找到新工作的机会非常有限。

可能都是从最低层做起,但对于他来说,这并无所谓,工资低一点也无妨。然而,他今天面试的公司却真的很奇葩,首先要求他交1万元的学习金,然后接下来每个月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他。如果他工作不满半年,这笔钱可能还会扣掉一部分。总之,这种操作让人感觉离谱。如果大学毕业后再想转到其他行业,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而且还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我现在也有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我正在拓展我的团队,接触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同时,我的老公因为打算跳槽,也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这样就产生了对比。我的角色相当于在招人,而他则是在求职。

最近,他的面试都在家进行,我无意间听到了,就用招人的心态去关注他的面试内容。当他提到一些情况时,我意识到确实存在许多“坑”,例如双方的不信任导致一些公司会提到如果在半年内离职,他们会有相应的机制来保护自身利益,可能会造成离职后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

我们进入到第三个问题——考研。许多人认为,毕竟本科生找到好工作的难度较大,薪水起点较低,所以纠结于是否要继续深造。而考研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呢?在建筑学领域,我认为读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主要是行业前景和个人能力要素。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他们考研大多是为了提升学历和薪水,然而研究生毕业时,往往遇上了行业寒冬,甚至工资还不如本科生毕业时好。这种影响真的很大。

尽管当今的就业环境艰难,但我身边的朋友在转行后依然不后悔读研,因为他们认为读研带来了许多利好,比如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参与更多的活动并拓宽了视野。实际上,本科教育通常是广泛的学习,而研究生阶段则更为专业,可以深入研究感兴趣的领域,参与更具实践意义的活动。读完研后,机会也随之增多。许多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特别是我身边考工的同学,对于研究生身份十分满意,因为他们的学历让竞争变得更加有利。

然而,这种现象也推动了内卷,有的人为了重新获得应届生身份,选择考研,这让我思考是否真的要走这条路,或者只是随意挑起竞争。有时,即便本科毕业后很迷茫,读研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缓冲期,你可以继续探索、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知识,同时享受学生身份带来的社会宽容度。这让我不太希望大家把读研当作万灵药,我更希望的是,未来我能出于真正的兴趣去学习,而不是寄希望于获得某种竞争优势。

我想分享一个比喻,摘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书中提到,一座乡间教堂的入口处挂了一块电子啤酒招牌,因为教堂出租给了酒吧。一些人对此提出抱怨,而负责处理这些投诉的神父对此十分不耐烦。他认为,这些人对什么是真正的教堂一无所知,难道他们认为磚墙和彩色玻璃代表教堂?或是屋顶的形状才是教堂的象征?这种虚伪的虔诚正是教堂所反对的物质主義,这栋建筑并非圣地,一旦失去教堂的使命,啤酒招牌就注定要挂在酒吧前。读到这个故事时,我觉得很多人往往只看到符号的学校,而不是实际的知识。人在社会的框架下双向被束缚而前行。

如果他通过读研究生能够减少自己的负担,或者解决一些问题,尽管看起来略有功利,但我认为这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话,他未来的人生可能不必再为这些烦恼而纠结。在决定读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动机,不要仅仅把读研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有时需要降低自己的期待,因为读完研后,你依然是你自己,很多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期望通过读研得到更高的学历,来改变一些东西,这种期待有时会落空,它不会像你想象中那么高。因此,我还是比较推荐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去读研。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类似的问题,很多人经常会问关于设计相关专业,比如建筑专业的出国留学问题。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很多人渴望出国留学,但可能父母不太支持或自己内心纠结。那么,有些人会问是更推荐毕业后直接留学,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这个问题我也有我的看法。我在本科期间曾在英国待过半年,旁听了一些设计专业的课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研究生课堂上的学生年龄和职业背景五花八门,尤其是欧洲的学生,他们通常在工作几年后才来读研究生。这主要是因为学费高,需要自己攒钱或者申请贷款,因此他们在选择读研时非常慎重。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想要在专业上更深层次地发展,或者对其他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探索。在与这些人沟通或合作时,我发现他们的处理能力和专业技能相对较强,且他们对这个选择的确定感很强。所以,他们愿意为这份学业付出更多努力,相较于那些靠父母资助来读书的亚洲学生,他们的动力可能更为强大。这样以来,他们就不会有“今天学这个有没有意义”的迷茫感。

我想起一个故事,胡萝卜与鞭子的故事。很多教育方式像是胡萝卜与鞭子的结合,造成了一些学生的思想惰性,就像一头驴,只有受到刺激才愿意工作。有趣的是,如果这头驴被要求去拉文明的车子,虽然行动缓慢,但如果我们认为人类文明的前行完全依靠驴子,那实在是一种悲哀。有人曾提到,或许可以考虑废除分数和学位的概念,让学生们在没有这些束缚的情况下自然成长,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尽管一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若他们对某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会去探索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以一种自驱的状态去学习。

最后一个问题是,大家在毕业后面临选择是出国留学、读研,还是直接工作时,往往会感到纠结。尤其是在大三、大四时,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或作品集,有时会感到焦虑,因为自己还没有清晰的目标。这方面你有什么建议?我想从我个人的经历讲起。在我们上大学之前,大家的路线基本相似,就像一个分数线,把人们归类,但上了大学后,各自的道路开始变得不同。此时,似乎突然失去了方向感,令人感到慌张。大家的道路虽然可能不完美,但至少是已知的,而自己选择的未知领域通常既刺激又令人犹豫。

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尽量多与自己比较,而不是和别人比较。与他人比较会让人疲惫不堪。以我个人为例,虽然我并不觉得自己很优秀,但如果和自己的过去相比,就会感到良多。我童年时成绩不好,还非常自卑,而现在我活泼积极向上。与那个时候相比,我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如果我能回到小时候,我会抱抱自己,告诉他放轻松,不用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你20多岁时会非常快乐、乐观,不必觉得和周围人相比有劣势。

所以,我的建议是,与其厌羡别人的选择,不如积极行动,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往往一旦行动起来,焦虑感就会减少许多。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正如路遥所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因此,我真的很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个让我非常热爱的事物。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但我觉得这种寻找的过程本身也很美好。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到底热爱什么,所以就可以尝试许多不同的事物。对我而言,大三和大四那段时间,我常常感到因为恐惧未来而焦虑,充满了未知感。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我会选择随大流,看着室友们准备考研,我也跟着准备;有时候会听从父母的建议,比如考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这种选择往往是在缺乏对自己负责意识的前提下,顺势而为的决定。回想起我2019年毕业的时候,正好遇上疫情爆发,那段时间我正在找工作。一方面,我希望能为这个全球性的危机做点实事,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很多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此刻,我的个人烦恼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想到,如果我的生命明年就要结束,那我现在一定要做一些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因此,那时候所做的选择让我在后来的日子里,基本上没有为自己做不认可的事情而感到难过。我本科的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住在宿舍,而是在校外租房,和室友们同住的时间里,常常感受到他们备考的压力。但是,后来我明确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至于我现在下一步要做什么,我比以前清晰多了。即使周围人都忙碌,我也能坚定自己的选择。深入一件事时,我越来越不感到孤独,因为我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其实我发现,在选择专业或者大学毕业时,常常会被问到:“你如何确保你的未来?”在重大决定面前,给出明确答案其实很难。如果你选择了与他人不同的道路,答案往往就不那么清晰。我认为,很多人因为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害怕,于是选择随大流。其实,只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可以了。我希望大家如果心中有想法,就一定要去追求,不要留下遗憾。你觉得考公务员能给予你什么保障吗?没有吧?生活中没有保证的事情,只有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如果只是因为同辈压力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决定,将来又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呢?我认为即使选错了也没关系,勇敢地转身去追求新的方向也很好。

我有个朋友一直换工作,因为他在每份工作中都做得不好。直到三十多岁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且能做好的事情。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很棒。如果他早已经做得还算一般并且坚持下去,那他可能会错过真正的热爱,真是太可惜了。好啦,以上就是本期播客的全部内容,感谢你的收听。如果你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也热烈欢迎以各种形式与我们互动。再次感谢你的收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