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了解洗钱,它能玩得有多花?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2023年8月15日,新加坡警方突击搜查了多个高档住宅,抓捕了10名嫌疑人,并查封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赃款,这起案件是新加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洗钱案。
  • 2. 全球每年洗钱的规模估计达GDP的2%到5%,约超过2万亿美元,许多看似普通的经济活动可能会隐藏洗钱行为。
  • 3. 洗钱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安置(将钱进入金融系统)、分层(通过多次转移使追查变困难)和整合(将钱合法化)。
  • 4. 常见的洗钱方法包括利用艺术品、房地产和黄金等高价值资产进行隐匿转移,其过程涉及大量复杂的交易和伪造证件。
  • 5. 新加坡加强了对银行和房地产的审查后,吸引了一部分富豪将资产转移到香港,显示了全球反洗钱监管与金融市场竞争的复杂关系。

别看他今天穿得白白净净的,我们给你讲点脏事吧。2023年8月15日晚,超过400名新加坡警察同时突击搜查了9个新加坡顶级高档住宅。这是他们经过数年暗中侦查后展开的大规模收网行动。其中一名惊慌的嫌疑人试图逃窜,从家里二楼的阳台上直接跳下来,结果手腕和脚踝全都扭伤了,他一拳一拐地躲进了下水道,最后还是被找到了。当晚共抓捕了10名嫌疑人,豪车、艺术品、加密货币资产、名表、奢侈品包包、现金等,总计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被查封。其实这次的嫌犯总共有27人,但这一轮收网只抓捕到了10人,剩下的17人还不在新加坡境内,目前在逃。最后一统计发现,这笔赃款合计超过30亿美元。

这笔巨额赃款主要来自一个基于东南亚的非法线上赌博平台,还有一部分来自一些非法借贷业务,包括线上诈骗等,最终在新加坡洗钱时暴露了马脚。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新加坡洗钱案,毫无疑问也是新加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洗钱案。那么,这个案子究竟是怎样的,钱又是如何洗的呢?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再聊。不过,今天我们的视频可远不止是这些。我想展开一个我个人认为更有意思也更宏大的主题。

根据联合国的粗略估算,全球每年洗钱的规模将达到GDP的2%到5%。注意,这里说的是全球GDP的2%到5%,大概超过2万亿美元。我们身边的许多看似稀松平常的经济活动,比如艺术品、奢侈品、房产的买卖,企业的投融资,甚至普通的存钱和转账,都可能暗藏着洗钱的勾当。为了准备这期视频,我查阅了上百种洗钱的方法,分析了无数个经典案例。起初,我觉得这些内容乱七八糟,有些摸不着头绪,但慢慢我就理解了其中的关键。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洗钱的事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洗钱肯定是违法的,所以我们不能支持洗钱。这期视频的目的主要是科普,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洗钱,同时能够更有效地防范洗钱,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则。为了不让视频变成一个教学内容,我会略去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法,点到为止。洗钱,简单来说,就是把罪犯所得的赃款经过一系列手法合法化,让钱看起来光明正大,好用。也就是说,把脏钱洗干净的过程。

或许有人会问,赃款直接花不就得了,干嘛还要洗呢?如果是一点三五千块钱,甚至三五万块钱,确实可以直接花,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手里有三五百万、三五千万,甚至三五个亿的赃款呢?就像有个小学生,咱就叫他小坏蛋,有一天他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万块钱。这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可算是巨款,小坏蛋产生了一个邪恶的想法,想把这笔钱给花掉。但如果他直接拿这笔钱去买个新款的iPhone,回到家被妈妈问起,那可是麻烦大了!因此,理想的情况是,这个小坏蛋想在妈妈眼皮底下光明正大地花掉这笔钱,就需要合理地解释这笔钱的来源,所以他就需要“洗钱”了。

等到脏款的数额变得庞大时,洗钱就非常有必要了。作为一个拿到巨额赃款的罪犯,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要尽量让这些钱变得难以追踪,避免被追查;另一方面要让这些钱显得合理,因为很明显,普通员工月薪两三千块钱,突然买了一亿的游艇是绝对不合理的。因此,洗钱就是为了同时解决这两件事:消除痕迹和合理化收入。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些经典而简单的洗钱手法。我们知道,在早期,许多犯罪分子,比如毒枭,赃钱一般是以现金的形式出现。

这种手法确实存在局限性。首先,你自己必须有一个实体的业务。例如,如果你经营一家餐馆,但这家餐馆一天的客流量很少,那么你怎么能合理化地说自己每天能赚十万元?因此,这种方式非常依赖于实际的业务量,洗钱的效率也很难提升。试想一下,哪个毒枭会真的全心投入经营他的洗衣店呢?最后,毒品卖得不好,反倒洗衣店做成了实业家,这未免太搞笑了。随着犯罪洗钱的量越来越大,监管也越发严格,这种手法最多只能作为洗钱链条中的一个入口。这些罪犯为了隔离风险,一般也不会亲自持有资产,而是选择代持或利用一些空壳公司。

此外,还有一种经典的利用现金交易的方式,即赌场洗钱。并不是说你自己开个赌场,而是通过去赌场来实现。赌场很容易为那些莫名其妙的收入来源提供合理的解释,并能接纳大量现金。很多人会带着钱去赌场换成筹码,然后象征性地玩一玩,赢一点或输一点,最后再把这些筹码换成现金或支票,便将脏钱洗干净了。假如以后有人问你钱从哪里来,你就可以说自己在赌场运气不错,赚了300万。以前,这种赌场洗钱的方式还比较流行,但据我了解,近二三十年来,大型赌场的规章制度越来越规范,监管也更为严格,直接用现金去赌场的行为几乎相当于直接去银行,因此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现存的多是小额洗钱的案例。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几个洗钱手法,实际上是利用资产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极大增加监管机构追踪资金的难度。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艺术品洗钱。一般的艺术品拍卖会对买卖双方的隐私保护做得非常好,很多也能接受现金交易,这就很适合洗钱。此外,艺术品的价值波动极大,它可能值一万,也可能值一个亿。这使得许多洗钱活动隐藏在大额艺术品拍卖之中。2012年,墨西哥政府推出了一项反洗钱法,严格限制艺术品交易中的现金使用量。结果,这项法案一经实施,原本蒸蒸日上的艺术品市场直接腰斩,许多冉冉升起的艺术新星的作品也因此无人问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品交易都是洗钱的工具,但其中确实可能隐藏着脏钱。一般来说,犯罪分子对艺术的欣赏并不强烈。他们常见的手法是先低价购入艺术品,比如用十万元买一幅画,然后请专家鉴定,结果被评价为值一千万,再以一千万的价格卖给自己的空壳公司,这样便合理地将九百九十万的脏钱转化为合法的艺术品投资收入。此外,很多人还会使用艺术品进行贿赂。直接给现金贿赂不太好,而送艺术品既显得有品位,又不容易被发现,变现时也可以隐秘进行。在巴西,这种通过艺术品进行贿赂和洗钱的方式还相当常见。

另外,还有一种变种玩法,比如犯罪分子想贿赂某人,可以找他女儿的一幅画放到拍卖行拍卖,然后犯罪分子注册一家公司,假装来这幅画是“达芬奇转世”,以千万的价格竞拍,随即联系资金进行贿赂,整个过程就被搞定了。当然,我们所提到的价格只是举例,实际操作中情况可能不会如此极端。除了艺术品,还有一种资产几乎所有洗钱活动中都会涉及,那就是房地产。虽然房地产的价格不像艺术品那样波动剧烈,但犯罪分子却普遍青睐于此,因为房产不仅可作为享受、投资,还能进行洗钱。

例如,在新加坡的洗钱案中就涉及到207处房产,而这可能只是全球洗钱活动的冰山一角。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就有两人在迪拜拥有价值超过3100万美元的房产。在洗钱过程中,房地产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最直接的,房地产可用于消费现金。在一些国家,甚至可以接受人们用一大捆现金直接购买房产,并且不会对人的收入和身份进行审查,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以色列。所以,房产在洗钱中有时更像是一个终点站。买下房子后,如果再将其出售,这样获得的钱便成为了合法收入,大多数银行在你存入这笔钱时,也不会深究你之前购房时的资金来源,因而手法相对隐蔽且有效。因此,可以说这些洗钱犯非常热爱房地产,他们愿意肆意加价购买,而这种需求也推动了迪拜、新加坡、香港、伦敦和纽约等地房价的上涨。

我们之前提到了艺术品与房地产,现在第三种非常常见的资产转移方式就是黄金洗钱。

黄金的好处在于其便于运输和携带,流动性也明显优于艺术品和房产。最重要的是,黄金的买卖过程相对简单。举个实际的例子,来看一个摩洛哥洗钱团伙如何帮助英国毒贩洗钱。首先,在英国,这个毒贩每次都会在汽车的后备箱里放置数十万现金。他通常会选择一个公共场合,比如星巴克,去与洗钱的对接人A会面,两人会通过眼神和暗号传递信息,比如“天王盖地虎,欧塔震河妖”。接着,毒贩会将汽车钥匙悄悄交给A。这位看似不起眼的机场清洁工,随后就会开着装满脏款的车,开始洗钱。

A将这些现金物理上从英国运往巴黎。在巴黎,他把钱交给一个街头人B,也就是一名救护车司机。B会将钱交给他的哥哥C,C的任务是点钞,由于家中有点钞机,他会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现金清点完毕,并将其打包成一捆一万块。整个过程中,他们十分谨慎,确保门窗紧闭,还会故意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来掩盖点钞的声响。随后,B将点完的现金交给两个中年女子D和E,她们开车把钱带往比利时,找到一家黑市的黄金商人F,将现金兑换成黄金,并提供一些伪造的收据。这样手持黄金,就不那么显眼,甚至在海关检查时也显得不那么可疑。

然后,D和E将黄金从比利时飞往阿姆斯特丹,再从阿姆斯特丹飞往迪拜。正如之前提到过的,迪拜被称为“黄金之城”,他们会在这里将黄金兑换成干净的现金,并逐步存入世界各地空壳公司的匿名账户。你看,这整个流程复杂且隐秘,显示了极高的专业性。几年来,这个团伙利用这套方法洗钱了2.5亿美元。至于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步骤,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大抵上是为了规避不同国家的监管规定,但底层逻辑其实很清楚:利用现金的物理搬运,国境线的隔离,以及现金与黄金之间的资产形式转换,来消除痕迹,增加监管的难度。

那么,这么隐秘和谨慎的方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实际上,当链条越长,潜在破绽也越多。当时安永的一名审计师在审查迪拜一家珠宝巨头Coloti的账目时,发现这个公司每年花费如此巨额现金购买黄金,超过3吨的黄金,显得极其可疑。警方在受理报告后,顺藤摸瓜,最终在2017年揭开了洗钱链条,抓捕了27名团伙成员中的25人。不过,这个团伙的两个首脑至今仍未被抓到。

我们刚刚提到,洗钱者可以将钱转换成艺术品、房地产和黄金等形式,实际上,洗钱还有其他很多方式,诸如奢侈品、钻石,甚至是充值卡等。近几年,NFT也开始流行,这种形式的资产,在转换的每一次调查中,其难度都会呈指数级增长。罪犯必然会选择可以匿名交易的方式,尽量减少留下痕迹,甚至还要躲避监控摄像头。在这里,我们可以再举个例子,比如那个小坏蛋要合理化一万元的收入,他可以对妈妈说这是他给同学补课赚来的。

这种收入的合理化方式五花八门,甚至显得个性化。理论上,任何可以用匿名形式进行的投资,比如利用赃款购买咨询公司、贸易公司、餐厅等,最后通过这些实体所赚取的钱都可以是“干净”的。只是通常为了洗钱目的进行的投资往往太急功近利,参与者并不打算将实业做大做强,而只是希望通过这类经济活动尽量提高现金流。例如,利用影视公司洗钱就是一个方法。犯罪分子会以某公司的名义投资拍电影,但实际上找自己的公司去搭建场景,然后再炸掉,称这项成本为500万,而实际只花费了100万,剩下的400万就可以轻松洗白。

当然,类似的手法并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通过足球队洗钱。比如有位名叫土尔斯基科夫的商人,在2014年收购了葡萄牙一家陷入财务危机的俱乐部莱里亚,这支球队便成为了俄罗斯黑手党洗钱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球员转会、电视转播权交易或博彩活动,他们进行了洗钱。2016年,葡萄牙警方展开所谓的“俄罗斯套娃行动”,突袭了这支足球队,抓获了三名俄罗斯黑手党成员。警方对此的怀疑其实是基于球队老板的奢华生活与俱乐部破产之间的强烈对比,因此展开了调查。

一个字,绝再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叫做“贸易洗钱”。它甚至都有自己的缩写,叫做TBML(Trade Based Money Laundering)。贸易洗钱为什么常见呢?一方面,贸易的量可以很大,意味着资金的量也可以很大。与此同时,海关对货物的实际检查也很难做到精确清点。此外,贸易洗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资金跨境流动。方法其实也不复杂,比如说你可以不开发票。如果我让国外寄给我一吨木材,这个木材的实际价值可能就一万块钱,但我可以说这是上等的木头,然后我花一千万买下来。海关根本不知道这个木头到底好不好,所以如果说一千万就是一千万,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或者我可以反过来操作,比如我进口了一批上等的木材,实际上价值一千万,但我只花一万块钱,然后在国内把这些木材卖掉,卖价一千万。这样一来,这一千万就变成了合法的收入。

当然,在这个例子中,跟我进行贸易的对家肯定也是我的犯罪同伙。而且我们举的例子数字也比较极端,现实当中可能不会是如此大的差距,像五十万开一百万的发票这种情况可能更普遍。许多国家都有跨境的资本管控,因此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跨境交易的洗钱手法。其中一招还挺阴险,叫做“镜像交易”。2011年到2015年期间,一个名叫沃尔科夫的俄罗斯经纪人,频繁联系德意志银行的交易部,帮助他用卢布买入价值约1000万美元的俄罗斯股票。

与此同时,沃尔科夫又会让交易员帮助他在一个境外账户(比如注册在维京群岛的账户)以同样数量的股票卖出,将其转成美元或欧元。这两笔交易是同时进行的,价格几乎一致。对于沃尔科夫来说,国内买入股票,海外卖出股票,实际上是抵消的,但他在国内花的是卢布,海外卖出后得到的是美元。德意志银行在中间也赚了一些手续费。这种交易持续了四年之久,直到2015年被发现时,已进行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转账,沃尔科夫的经纪公司成了一个俄罗斯地下的转账机构,帮助很多俄罗斯富豪或寡头将资产转移到海外。最终,德意志银行也因此被罚得很惨,被英国金融监管局罚款1.63亿英镑,美国金融服务部又罚了他4.25亿美元。

这种操作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将资金转换为某种资产,然后在境外将其出售,实际上完成了一次跨境换汇,又避免了监管的限制。实际上,这样的手法不光局限于股票。在之前的报道中,新华网指出,一些犯罪分子会利用游戏币或游戏点卡进行类似的洗钱操作,以规避大陆的人民币外汇管制,累计的洗钱金额已接近400亿人民币。前面提到的合理化收入和资产隔离的洗钱手法,其实我有意隐藏了一种常见且可以说是当代洗钱手法的核心——利用空壳公司洗钱。

什么是空壳公司?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实际业务的公司。一般而言,这些犯罪分子会在避税天堂(比如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匿名注册大量公司,然后以这些空壳公司的名义在银行大量匿名开户。注册公司在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只需在网上点击几下,通常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就能注册成功。企业的负责人可以雇个当地人就行,有代理帮助办理这件事。即使出事,基本也不会查到个人头上。银行开户可能稍微麻烦一些,需要找个代理人或者成立信托公司来帮助开户,但总的来说,建立空壳公司和银行开户都是相对简单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个人信息。

犯罪分子通过注册大量空壳公司及其银行账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资产网络,实质上就是他们的洗钱网。大部分经济活动都依赖于这些公司和银行账户。例如,1990年代,墨西哥的黑帮利用空壳公司洗钱的套路非常常见:首先,他们把大量的赃款在卢森堡以一家海外空壳公司的名义存成定期的大额存单,然后用这个大额存单作为担保,以另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的公司贷款,最后将资金转到毒贩控制的巴拿马空壳公司的名下。这样一来,监管机构如果想调查毒贩,首先需要搞清楚巴拿马有哪些空壳公司,而巴拿马又有银行保密法,调查难度大大增加。

不过,看到这里或许有很多朋友会疑问,既然那么多犯罪分子在利用这些空壳公司进行隐匿操作,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些空壳公司呢?直接加以禁令不行吗?其实,空壳公司在合法经营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对于公司的管理架构,有的合伙人希望控股一个公司,可以借助空壳公司进行控股;在税务规划上,可以成立不同的空壳公司进行交叉控股,这点我们在之前关于避税天堂的讨论中已有详细介绍。总的来说,空壳公司在当代商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罪犯在利用空壳公司进行不当操作,但其问题并不在于空壳公司本身的机制,这就好比,犯罪者也经常在账户间转账,你不能因此就禁止所有转账活动,对吧。

问题所在仍然是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对空壳公司的监管,特别是那些避税天堂和一些群岛。诚然,这些地区的监管力度十分有限,以保护隐私的名义妨碍了反洗钱的调查,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和业务。然而,2017年之后,出于美国和欧盟反洗钱的压力,它们开始逐步加强反洗钱的监管力度。总的来说,情况是你推它一下,它就往前挪半步,并且是十分不情愿的。你发现没有,这里面有一个非常主要的特点,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监管规则的差异。如果所有空壳公司都集中在一个国家,政府就能相对容易地进行监管,但一旦涉及到跨国交易,就会变得十分复杂。实际上,这些监管部门如果真的想查,也有办法追查下去,但层层查找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洗钱者与监管者之间本质上是一场猫鼠游戏,洗钱者想尽可能比监管者跑得快、跑得远。

据我了解,国内一种常见的“叠buff”方式是,犯罪分子会先在国内开设多个银行账户。理论上,这些账户需要实名认证,但他们可以盗用他人的信息。即使被盗用信息的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名下有这些账户。因此,如果大家在手机或邮箱中收到需要确认开户的消息,务必要提高警惕,这有可能是身份信息被盗用的信号。当这类诈骗犯的赃款到账时,例如,北京的一位老大爷被电话诈骗了30万元,这笔钱会在犯罪分子名下的多个账户中转几轮,以此来拖延时间后,再转移到境外,比如进入巴拿马的某个银行账户。这样一来,追回钱款就变得极为困难。即使这位老大爷立刻报案,警察也可能很难联系到巴拿马政府来查询这30万元。此外,只有涉及恐怖组织、大毒枭或者一些大贪污犯的案件,才会引起各国联合调查。

洗钱的过程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安置,意即将钱进入金融系统;第二步是分层,即通过多次转移使得追查变得困难;第三步是整合,将钱合法化,转到自己的账户或花出去。之所以没有深入介绍这三步,是因为实际案例往往难以完全符合这三个步骤。并且,这些术语本身对于理解来说有些晦涩。其实,大家只需了解两条底层原则:消除踪迹和合理化收入。其中,空壳公司之间的转账便是消除踪迹的有效手段,与分层手段相契合。类似的,通过金融转账进行分层洗钱还存在一些变化模式,洗钱犯不仅可以盗用他人身份,甚至可能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诱使他们协助洗钱。

例如,作为普通人的你,洗钱犯可能会通过某种手段让一笔钱在你的账户中经过一次。具体操作上,他们会先将钱打给你,随后再转回他们的账户,利用这种方式将你卷入洗钱的过程。为了能够引诱更多人参与,洗钱者通常会将这种操作包装成充值活动,如充值游戏币或话费等。洗钱者会以充80得100的诱人条件吸引参与者,容易让人误以为资金流向合法渠道。实际上,参与者的钱却流向了洗钱中介,后者会将赃款与其他非法资金进行匹配,形成一个闭环。因为对接赃款需要时间,这种方式便被称为“慢充”。中介表面上会以排队、拥堵等理由来解释到账延迟,而实际上,在暗地里,可能在进行更多欺诈行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洗钱中介可能会伪装成各种充值形式来诱骗他人,因此大家一定要警惕这种小便宜,避免日后造成账号被封或者法律问题。

空壳公司的转账,实际上利用了国境线作为屏障,借助隐私保护机制进行分层以消除踪迹。而所谓的“慢充”洗钱,通过不认识的人的账户走一圈,同样也是消除踪迹的一种方式。更高阶的洗钱模式则是,款项之间的转移涉及到不同的人,比如你把钱打给A,结果是B再把钱转给你,而A和B实际上是同伙。这种隐秘的操作使得监管更加困难,地下钱庄便是一个隐藏的银行系统,拥有大量个人或企业的账户,表面上与彼此没有关系,实际上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地下钱庄的存在,使得监管机构面临极大的挑战,因为其利用了人际间的信任关系,官员很难通过客观数据、转账信息等手段发现线索。

当然,监管机构正在不断升级其监测技术,举例来说,新加坡就运用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手段,力求将各类支付系统联网,实现交叉检查,从而发现一些可疑行为。例如,如果一个设备在短时间内登录了几千个账户,或是多个设备和账户同时连接到同一个WiFi,甚至两个账户总是进行反向交易等,通过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监管者能找到一些规律。今天我们讨论了许多洗钱方式,不妨回顾一下最开始提到的新加坡最大洗钱案。乍一看,这些犯罪分子似乎并不高明,他们首先将赃款在全球各个空壳公司之间打来打去。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是如何绕过新加坡银行监管审核的。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他们通过伪造证件来实现这一过程,例如伪造了国内某大银行的对账单作为财富证明,还伪造卖房的证明,声称这些钱是通过卖房获得的。甚至连企业高管的任职证明也作了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造假行为实际上是洗钱的一种常见伎俩。

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手法在我看来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刚刚提到的那些手法在这里也是可以忽略的。接下来,他们将这些资产转移到新加坡、迪拜、英国等地,购买上百套房产、豪车、游艇以及加密货币等。然而,最终露出马脚的正是这套造假证件。2021年,有一家银行在众多财产证明中发现了造假,才开始着手调查,这一起事件牵连出27个人,涉案金额高达30亿美元的惊天洗钱案最终被揭露。最终被捕的10个人被判处13到17个月的监禁,没收了95%到100%的财产。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今年的5月至7月之间,因为表现良好而被提前假释出狱,并被新加坡永久驱逐出境。新加坡所判的刑期,仅针对他们在该国的洗钱行为,而并不包括他们的诈骗和非法赌博等其他罪行。被没收的资产则通过拍卖等渠道出售,进入新加坡政府的基金中。从这个案子来看,狭义上讲,新加坡政府确实获利颇丰,没收了数十亿美元。但实际上,这样的大规模洗钱案对于新加坡来说,造成的社会成本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新加坡迅速加强了对银行和房地产的审查,修订了《反贪污、反洗钱法案》。

特别是加强了对海外富豪资产的审查,导致如今很多富豪想将资产转移到新加坡或在新加坡开设家族办公室变得非常麻烦。这就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近一两年,香港的家族办公室成立逐渐火热,甚至有些富豪选择将资产从新加坡转移到香港。这一现象吸引了大批资金流入香港。引人深思的是,我并不是说这些富豪转移资产到香港就说明他们的钱是脏钱,实际上,许多在新加坡和香港从事私人财富管理的财富管理经理提到,富豪们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嫌麻烦。最初选择新加坡和香港,就是希望资本能够自由流动,提升效率,然而如今新加坡却施加了诸多监管要求,这使得一些人最终选择了香港。

这从侧面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避税天堂对全球反洗钱的推进显得相对不配合。咱们讨论了洗钱,顺便又扯到了全球博弈的问题。现在的全球反洗钱系统,尤其是在金融发达地区,像一个气球,看起来似乎密不透风,闭合得很完美,但实际上,一旦捅破,就可能瞬间崩溃。反洗钱的第一原则叫做“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 KYC),这对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尤其是欧美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谓的“了解”,其实也就是要了解到客户的业务和意图。这一要求本身显得合理,因为洗钱手法日新月异,银行的监管规则很难跟上洗钱的演化速度,只能依靠第一线的客户经理进行主观判断。

这中间产生了很多漏洞,想想看,怎么可能有一个30亿美元的洗钱案,仅仅因为几个假证就差点蒙混过关呢?我们刚才提到的镜像交易中,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知情不报,致使洗钱犯罪分子能够跨国买卖。从表面看,这样严密的银行监管其实是依赖于第一线的客户经理和销售人员,期间出现的利益冲突非常有趣。作为客户经理,我的业绩需要通过拉客户进来来提升,而反洗钱监管则要求我不断追问客户,查阅各种资料,这显然对客户的诱惑是有碍的。当一些银行的合规部门试图推行反洗钱审查时,客户经理往往是第一个表示不满的,因此,他们有时可能不会严格执行,甚至会松散执行。这其中的主观性极高,可能反而导致监管的模糊。

在这样的复杂利益博弈中,洗钱依然在全球肆虐。最后我再次强调,洗钱是犯罪,这是违法行为,绝不可碰触。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洗钱的本质和背后的复杂事情。